李慧
摘 要:閱讀水平的高低能夠有效地反映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這也是當下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文章總結了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模式單一、思維素養(yǎng)教育固化的現(xiàn)象,并從主線式教學、思維素養(yǎng)教育和優(yōu)化閱讀實踐活動三個方面探討初中英語閱讀可行性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深挖教學文本,進而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自主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主線式教學;思維能力;實踐探索
一、 引言
閱讀能力作為四項語言能力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內容,重在使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全面改變英語閱讀教學方法需要多維度、多層次地深入探究,需要教學者研究運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目前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初中英語閱讀課程教學仍以掌握閱讀技能和提高英語知識能力為主,忽視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學習體驗、思維強化、實踐認知。當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困境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缺乏深度閱讀的能力
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單純地把教學目標聚焦在閱讀文本的重點單詞和語法上。翻譯英語文本變成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缺乏對文章的邏輯分析。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能力進行深層次的閱讀,也無法有效地理解閱讀文本的內在含義,這就導致了學生對英語閱讀缺乏興趣。
(二)未有效地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陳則航等在文章中指出:“英語學科應該關注思維能力的深刻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和開放性?!贝蠖嗾n堂教學中,教師僅僅強調英語閱讀解題技巧,忽視閱讀中多元化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陷于被動的狀態(tài),沒有自主思維能力。
(三)閱讀教學實踐活動僅限于文本
學生消耗大部分精力在機械記憶上,缺乏實踐性的閱讀策略指導。實踐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單一的閱讀教學形式使學生漸漸失去了對閱讀材料的好奇,學生也無法真正地體驗英語閱讀的魅力,更無法將所掌握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于生活中。
二、 運用合理的主線式教學方法
英語閱讀教材文本其實是作者和閱讀者之間的對話,不僅僅是一件事情或者一個現(xiàn)象的表述。索緒爾說:“語言系統(tǒng)是受社會關系影響,每個語言符號都是當下社會的共性。”文本也是語言組成的,要品味賞析語言、深挖深層含義、挖掘閱讀內在的妙趣。英語閱讀從本質上來說是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熟悉程度、理解能力及邏輯思維方式。主線式教學設計方法必須要立足于文本,梳理文本發(fā)展的脈絡,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閱讀文本的類型,從時間、地點和主體等角度對文本主線進行簡單提煉。之后,通過梳理文本的邏輯,構建閱讀文本的大綱,提煉出結構化知識要點,即分析各部分內容是如何構建起來的,及主線邏輯順序是如何發(fā)展的。然后,從語言角度解讀文本。就是關注語言本身,即詞匯屬性、語法架構、修辭手法等,分析這些部分是如何構成文本的。
本次教學案例選自外研版教材初三上第十一模塊,題目為“Visions of the city”。該模塊主要是對城市和鄉(xiāng)村的人口變化,及這些變化帶來的影響進行討論。首先,可以就文章的時間、地點及人物等要素進行簡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簡單的主題要素表,在分析文本基本要素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文本基本要素表見表1。
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組織發(fā)現(xiàn)文本要素的活動,讓學生找出文本中的基本元素,如時間、人物、地點等,讓學生對英語文本有個大致的了解,這個步驟較為簡單,學生容易上手。然后,結合這些簡單的線索,進行深入閱讀,抓住文本的發(fā)展邏輯,如,故事發(fā)展背景、情節(jié)、對比關系、結果等,激勵和啟發(fā)學生掌握文本的脈絡,發(fā)掘文本的深層內涵。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表1制作文本思維導圖(如圖1),通過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文本主線的掌握程度,教學者可根據(jù)這些情況進行教學調整。
通過圖1對文本內容的梳理,大致勾勒出該文本的主線,隨著時間的推移,鄉(xiāng)村發(fā)展為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利弊,利用對比的方法可清晰展示有關發(fā)展帶來的影響。此外,思維導圖使得文本變得可視化,使主線設計與閱讀信息結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由于本案例是選自population模塊中的其中一節(jié),所以資料信息可能有所不足,但是作為展示主線文本閱讀方法還是有效的。
閱讀文本框架構建完成后,教師進入語言教學階段,從語言角度解讀文本,為學生提供描述主體關系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刈x文本,找出單詞或者句子讓學生欣賞。
It is difficult to run a big city, and to protect people from crime. So it also needs more laws and more police, and more taxes to pay for everything.
教學者可以從Run這個單詞入手,引導學生理解單詞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Run的表層意思是動詞、奔跑,在這里它表示管理或者掌控。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的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這個單詞的含義,So表示后面句子是緊接著前句的結果,通過立法和稅收才能達到目的。
英語閱讀課堂主線式教學設計對于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及閱讀過程中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應在閱讀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理清文本脈絡,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層和多元的分析,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認知水平。
三、 培養(yǎng)學生思維素養(yǎng)
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之一,思維品質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化思維素養(yǎng),使他們能夠從多維度的視角認識世界(程曉堂,2017),教學者也應當引導學生理解閱讀材料的文化背景及內涵,開拓他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