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喜陽
詩仙李白很善于表達送別之情?!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边@句詩寫出了他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的動情場面。本期的詩詞漫游記,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李白的《贈汪倫》,看看詩仙是怎么寫友人送別自己的。
詩詞入場
李白一生愛喝酒,愛游玩,也愛交朋友。他為朋友孟浩然、杜甫寫過詩,為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huán)寫過詩,也為普通老百姓寫過詩。在他眼里,身份、地位不是最重要的,真摯的感情才是最值得歌頌的。安徽涇縣的縣令汪倫與李白素不相識,但一直很仰慕他,便邀請李白到?jīng)芸h游玩。李白與汪倫一見如故,臨別時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贈汪倫》,也使涇縣桃花潭從此聞名天下。
讀詩心得
李白在桃花潭乘船正要離開,忽然聽到岸邊傳來用腳踏著節(jié)拍唱歌的聲音。詩的前兩句敘事,講述李白乘船離開、汪倫踏歌送行這件事。李白聽到送別的歌聲,心里肯定很感動,覺得汪倫對自己真是情真意切啊。但是詩仙李白并沒有直接把這份感動寫出來,而是借著眼前的桃花潭來抒情:“縱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沒有汪倫送我的情誼深?!痹娋涿靼兹缭?,卻飽含深情。桃花潭里都是水,汪倫送“我”是情,兩者本無聯(lián)系,但李白通過一個“深”字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李白用桃花潭水的“深”來比喻汪倫對“我”的情誼“深”,這是比喻;而李白說桃花潭水“深千尺”,這就是夸張。他這個夸張是為了強調(diào)“汪倫送我情”比“千尺”水更深。水無論多深,都是有限度的,但情誼之深是無限的。
詩人來了
李白,中國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并稱為“李杜”,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不但想象豐富,而且意境奇妙;語言輕快,富有浪漫色彩;充滿才氣仙氣,故被后人稱為“詩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蹤跡遍及南北各地,寫了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李白的詩對后世產(chǎn)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詩詞中的文化
桃花潭在安徽涇縣,屬于青弋江的上游,因李白的詩《贈汪倫》而享譽中外。現(xiàn)在的桃花潭景區(qū)有踏歌岸閣、汪倫墓、文昌閣等風景名勝。登上踏歌岸閣,可以眺望桃花潭的勝景。桃花潭風景優(yōu)美,同學(xué)們可以利用假期來游玩,在岸邊也可踏歌一番,體會當年李白和汪倫的深厚情誼。
李白和汪倫的故事非常有趣。當時,擔任涇縣縣令的汪倫非常仰慕李白的才華,就寫信邀請他到?jīng)芸h游玩。汪倫在信中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蓖?,可以賞桃花,又可以飲美酒,太好啦!李白收到信后非常高興,立刻出發(fā)前往美麗的涇縣。汪倫見到李白后說:“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酒店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币馑际钦f,我說的桃花十里,是離我們這兒十里的桃花潭,并沒有十里桃花;我說的萬家酒店,只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一家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不但沒有責怪汪倫,還與汪倫一起在萬家酒店飲酒,共同游覽桃花潭。
自從李白寫了《贈汪倫》之后,桃花潭不再只是一處水潭,也成了詩人筆下一處寄托情感的人文景觀。宋代詩人楊杰寫過一首《太白桃花潭》:“桃花潭似武陵溪,太白仙舟去欲迷。岸上踏歌人不見,年年空有鷓鴣啼?!痹谠娙斯P下,涇縣桃花潭成了“太白桃花潭”。再如明末清初方文的《桃花潭短歌》:“桃花潭中春水深,桃花潭上春云陰。云陰不見古人面,水深曾照古人心。如何李白汪倫后,云水荒涼直至今?!鼻迥┲娙它S仲則所寫的七律《桃花潭》的結(jié)尾說:“我有新詩珍重久,只無人送踏歌聲?!边@三位詩人都感慨像汪倫這樣熱情好客的主人不再出現(xiàn),而敬仰和禮遇天才詩人的美好事情已經(jīng)成為傳說。
讀詩有問
什么是踏歌?
“踏歌”是一種歌舞形式,三五個人甚至十多個人手拉手,一邊用腳踏地打節(jié)拍,一邊唱歌。我國踏歌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青海大通縣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陶器上就有“五人牽手踏歌”的場景。相傳,漢高祖劉邦在位時,農(nóng)歷十月十五日那天,皇宮內(nèi)的人們會挽著手臂踏歌。這里的踏歌類似于一種歌舞。
踏歌在唐朝非常流行,唐朝詩人筆下有許多關(guān)于“踏歌”的詩句。如,“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笨梢娞一ù宓娜藗儚囊估锾じ璧教烀?“連袂踏歌從此去,風吹香氣逐人歸?!比藗儬恐滦涮じ?,風吹著薔薇花香跟著人回家;“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边@首詩寫的是女郎們牽著衣袖、在月下踏歌的情形。
舉行踏歌的地方叫“歌場”,踏歌常用于節(jié)日慶典。踏歌曾傳到日本,現(xiàn)在日本民間還有踏歌的習俗。
【小鏈接】
宗臣是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他在路過涇縣時,寫過一首《涇縣望桃花潭》。他把桃花潭比作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是對桃花潭極高的贊美。
涇縣望桃花潭
[明] 宗臣
桃花潭水近陵陽,
潭上春風滿石梁。
流水不隨仙客去,
秦人何必渡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