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園
追求真理、辜負親恩的英雄
豪門叛逆者——張璋
張璋這個名字,對于今天的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陌生的。但是,一定有人聽過他家族的傳奇,他的祖父張樹聲——曾任清朝兩廣總督、兩江總督,是著名的淮軍將領。
張璋原名張鼎和,化名張曉天,1906年出身于合肥西鄉(xiāng)張新圩的一戶官宦人家,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31年10月,因為國民黨的血腥鎮(zhèn)壓,張璋被捕。多虧他的愛人吳昭毅四處奔走營救,張璋才得以獲救。
這年冬天,張璋帶著家人回到合肥。他立即同當?shù)攸h組織取得聯(lián)系,再次投身革命。他在城里活動后回到老家,以世家子弟的身份掩護革命活動。他根據(jù)中心縣委的指示,一面在地方組織互濟會,開展募捐活動,籌集經(jīng)費,支援鄂豫皖蘇區(qū),一面籌劃建立革命武裝,開展游擊活動。當發(fā)現(xiàn)頑固不化的土豪叔父家里有很多槍支時,他頓時心生一計。
這天下午,張璋匆忙回到家中,故意大喊大叫肚子疼,趁家人不備,將叔父的10支長槍和2支短槍偷偷藏在送他到城里治病的擔架上,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稻草,竟然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第二天一早,擔架抬著他去縣城醫(yī)院,這批武器就順利地到了游擊隊手里,壯大了革命武裝力量。
這件事很快被張璋的叔父發(fā)現(xiàn)了。叔父氣得捶胸頓足,呵斥道:“怎么會有這樣的逆子?”
讓叔父沒有想到的是,在張璋的心中,叔父已經(jīng)成為反革命的代言人。他決定給叔父一點教訓。于是,他趁叔父坐轎去合肥時,指揮游擊隊途中偷襲,導致叔父胳膊受傷。
氣急敗壞的叔父命令家丁抓到張璋,并將他五花大綁關在籠子里,然后用石磨捆在背上,投入河里。所幸,聞訊趕來的游擊隊迅速實施營救,張璋得以逃脫。
張璋知道,他與他的家族之間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不可逾越的鴻溝。為了革命,他成了家族的叛逆者。
雖然張璋從叔父手里逃脫,但是他沒有逃過軍警的追蹤。在安慶開展工作的時候,他不幸再次被捕。
張璋預感到這一次兇多吉少,因為與家人音信不通,又沒有紙筆可寫遺書,他就找到一個廢棄的香煙盒子,在背面給妻子寫了一份很短的遺囑。雖然只有短短16個字,卻飽含他對革命事業(yè)的無比忠誠、對自己子女的殷切希望和對家人的無限掛念。
10月里的一天,張璋在一群反動軍警的簇擁下,一路唱著《國際歌》,大義凜然地走向刑場。為了讓張璋下跪,行刑士兵用腳蹬他的腿部,張璋斷然拒絕:“快動手吧,大丈夫絕不下跪!”
軍警們被他的大無畏精神震撼了,端槍的手顫抖不止。張璋高呼口號,壯烈犧牲,時年31歲。
張璋選擇成為豪門家族的“叛逆者”,散盡家財,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雖然多次身陷囹圄,依然初心不改,信念如磐。
潛伏敵營、智勇雙全的英雄
武打明星居然是“間諜”——胡底
了解胡底的人都清楚,他的身上貼著許多標簽:上海灘著名的武打電影明星、國民黨特務機關天津站負責人、中共情報戰(zhàn)線“龍?zhí)度堋敝凶钅贻p的戰(zhàn)士。不了解他的人,對他幾乎一無所知。
胡底出生于1905年3月10日,家鄉(xiāng)在安徽省舒城縣干汊河鎮(zhèn)松元村。
他的父親胡緒章是當?shù)赜袡嘤袆莸牡刂?,家境殷實,衣食無憂。作為地主家的少爺,胡底和一些飛揚跋扈的公子哥有很大不同。他雖出身富貴人家,卻同情窮人,有時遇到農(nóng)民有麻煩,還會出手相助。
一次,一名佃戶與胡緒章在商討事宜時起了爭執(zhí),佃戶氣不過,一把火就把胡底家的房子給燒了個干凈。聽聞父親要寫狀子告發(fā)佃戶,索要賠償,胡底拉住父親:“人家賠不起的,不要告了?!?/p>
胡底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打小就在各方面都展現(xiàn)出天賦。他的求學之路很順利,幼年時跟著伯父胡繼章讀私塾,成績優(yōu)異,并在18歲時考入北京中國大學國文系。1925年,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因為胡底悟性高,李大釗很是看好他,將其視為自己的學生。
1927年,革命局勢大變,一時間,北京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這個時候,胡底對外的身份是演員。他以創(chuàng)辦的“光華電影公司”為掩護,表面上演著《燕山俠隱》,實際上是在為黨秘密工作。
后來,恩師李大釗犧牲了,反動派也嗅到了胡底的秘密,北京是不能待了。
“去哪兒呢?”
“去上海?!?/p>
不久之后,一艘從北方開來的輪船在上海碼頭靠岸,從船上下來一位個子高大、穿著講究、頗似大老板模樣的人。他就是從北京脫險、輾轉(zhuǎn)到滬的胡底。剛到上海,他就明顯感覺到這里反革命的恐怖氣息。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地下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胡底一眼就看穿了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國民黨特務、暗探,刺耳鳴笛的警車也不時從身邊呼嘯而過。小心謹慎的胡底在一家旅館住下,一面找職業(yè)掩護,一面積極尋找黨組織。
為了避風頭,胡底應組織的要求,加入上海影片公司,當起了武打演員。
演戲不過是胡底的職業(yè)掩護,作為一名紅色特工,胡底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在參與拍片的同時,他積極從事地下革命活動。國民黨達官貴人聚會的場合,他總是機智地擠進去,刺探重要情報;一些進步人士的身邊,也經(jīng)常看到他的身影,他千方百計用自己的言行影響他們;有時還能看到他在公園里悠閑漫步,那是他正在尋找機會與革命同仁接頭聯(lián)絡。
胡底憑借自己的細心和機智,在秘密情報戰(zhàn)線干得得心應手。但他活動太頻繁,還是引起了敵人的注意。
一天,他前去接頭時,被敵人的暗探發(fā)現(xiàn),反動政府派出大批軍警前往搜捕。胡底得知后,逃到松江和沿海一帶村莊,同鹽商混雜在一起,才得以脫離險境。胡底善于化裝和演戲,總能一次次在特務的眼皮底下蒙混過關。在此之后,胡底接到的任務一個比一個危險。
當時,蔣介石正準備對紅軍進行“大圍剿”。而蔣介石何時“圍剿”,如何“圍剿”,國民黨作戰(zhàn)的計劃是怎樣的,這些關乎紅軍命運的情報,均被胡底悉數(shù)掌握。他的情報總是讓紅軍在危急關頭及時脫險。
胡底的一生只走過30個年頭,卻把寶貴的青春都獻給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