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豫
(綏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黑龍江綏化 152100)
(一)思政教育模式傳統單一。目前,我國聽障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學校開設的公共課程為主,例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這些課程主要是理論型課程,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的形式開展,因此導致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不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效果一般。與此同時,無論聽障大學生還是普通大學生對于思政文化沒有深刻的認識,加之在課上授課形式傳統,導致聽障大學生不能正確的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義。所以,在未來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個人修養(yǎng)方面缺乏內在驅動力。
(二)新時期對聽障大學生的新要求。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是構建全面育人課程體系的全新思路,是追求教育價值的嶄新格局。2016年12月,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中,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1]。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本科教育要推進“四個回歸”。第一,要回歸常識,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適當提升學業(yè)挑戰(zhàn)度,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和專業(yè)志趣;第二,應回歸本分,教師應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第三,要回歸初心,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促進專業(yè)知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傾心培養(yǎng)建設者和接班人;第四,要回歸夢想,傾力實現教育報國、教育強國夢[2]。
大學時期,是每個大學生的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無論是聽障大學生還是普通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多方面的引導。大部分的聽障大學生更重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筆者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聽障大學生的專業(yè)課程建設融合在一起,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不僅提升了專業(yè)技能,又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形成1+1>2的效果。“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的作用不僅是教書,育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強調思想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政治覺悟,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成為積極、樂觀、有理想的聽障大學生。思政教育不僅限于學生,對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也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一位聽障大學生。在聽障大學生的課程建設中,教師與學生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聽障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有所區(qū)別,他們有自己的特殊性。矢量圖形設計作為實踐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狀況,挖掘適用于聽障大學生的矢量圖形設計課程與思政教育相融合方法。
(一)聽障大學生的實際狀況。聽障大學生具有較敏銳的視覺觀察能力,對具體的形象事物感受力強,審視細致入微;聽障大學生有自己固有的形象思維和認識事物的方式方法。聽障大學生的這些認知特點,對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生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因為無論是設計實踐還是繪畫,它要根據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和生活經驗,以及不可缺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藝術的想象力,進行構思和創(chuàng)作,因此必須掌握聽障大學生身心特點,結合聽障生的語言障礙、全憑直觀感知世界的特點,挖掘矢量圖形設計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其重要性。從字面上看“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只是文字的順序互換,其實不僅僅于此,我們要深入理解和挖掘“課程思政”教育的內在含義,將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育人功能和矢量圖形設計課程的顯性育人功能充分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矢量圖設計課程特點?!妒噶繄D形設計》課程是對Illustrator軟件進行學習和靈活運用,實踐性較強,廣泛應用于廣告、多媒體圖像處理和互聯網頁面制作等領域。了解熟悉矢量圖形設計課程的特點及應用領域,掌握矢量圖形設計的相關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意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教學目標的設計不容忽視。教師要明確,課程所在專業(yè)的特色和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做出更合理更有側重點的授課內容。
聽障大學生的《矢量圖形設計》課程需要學生掌握軟件操作的能力,完成一幅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更需要足夠的文化底蘊和創(chuàng)意性思維。我們將思政教育與《矢量圖形設計》課程相融合,將藝術、技術與文化相融合,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德才兼?zhèn)涞男乱淮犝洗髮W生。
思政教育存在于我們的所有課程之中,區(qū)別就在于,授課內容不同,授課形式不同,所挖掘的育人因素也不同。矢量圖形設計課程屬于軟件操作類課程,在授課過程中,可根據不同的創(chuàng)作主題,充分挖掘思政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升思政育人能力等方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思政內容與教學目標融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向導。教師根據本專業(yè)的特色進行設計,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與專業(yè)的訓練,最終達到怎樣的成果,是教學目標的意義。我們將思政教育與《矢量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將思政文化、紅色文化等正面積極的主題融入到教學案例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以及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聽障大學生是特殊的學生群體,作為教師的我們既要教書也要育人。當然專業(yè)知識是培養(yǎng)一個人的專業(yè)能力,而培養(yǎng)聽障大學生的責任感、團隊合作和溝通協調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更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思政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價值和精神,提升思政教育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激發(fā)聽障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并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二)思政內容與教學內容融合。教學內容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核心,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聽障大學生《矢量圖形設計》課程是視覺藝術類課程,主要以講授軟件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圖形處理能力,學會用Illustrator軟件設計原創(chuàng)性的插圖、LOGO等矢量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空間,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挖掘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為聽障大學生的矢量圖形設計課程融入思政教育,拓展聽障大學生矢量圖形設計內容的表現空間,提升矢量圖形設計課程與課程思政融合的時效性。把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聽障大學生《矢量圖形設計》課程之中,分別在教學案例、課程實踐、主題討論等環(huán)節(jié)展開。聽障大學生作為特殊的學生群體,結合自身的特點及畢業(yè)適合的工作環(huán)境,將《矢量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成七個教學板塊,將每個教學板塊與思政元素融和的方式及意義詳見表1。
表1 《矢量圖形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融入思政元素設計表
(三)思政內容與課程作業(yè)融合。學生的課程作業(yè)需要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課堂所講授的內容相匹配,課程作業(yè)是對教學重點內容的鞏固,也是學生對知識接受程度的主要反饋手段。聽障大學生的《矢量圖像設計》課程是一門技術實踐類課程,課程作業(yè)往往以設計作品的形式呈現??梢栽谡n程作業(yè)中融入思政元素,思政教育資源包括豐富的物質文化(如先烈遺物、革命歷史遺址與紀念場所等)和非物質文化(延安精神、沂蒙精神、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等紅色革命精神)[3]。我們將這些思政文化融入到課程作業(yè)中,為聽障大學生的《矢量圖形設計》課程提供更多的思政元素,詳情見表2。
表2 《矢量圖形設計》課程課程作業(yè)融入思政元素設計表
(四)思政內容與考核方式融。在講授《矢量圖形設計》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教師更要關注聽障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例如: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精神層面的東西。教師在設計考核方式時可以采用參加設計比賽的考核形式進行課程考核,應當建立以“思政+專業(yè)”為主導的多元考核體系,例如:參加設計比賽一般都是2—3人組合的形式,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責任意識。以下是筆者帶學生參加設計競賽的主要內容,詳情見表3。
表3 《矢量圖形設計》課程考核方式融入思政元素設計表
在聽障大學生專業(yè)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結合聽障大學生自身特點和課程特色,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從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課程作業(yè)、考核方式四個方面去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聽障大學生自身的特點,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學生,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文化素養(yǎng),堅定“四個自信”。完成專業(yè)技能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總體目標。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對象,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學生,優(yōu)良的師德本身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在講授課程的專業(yè)知識外,要不斷總結,不斷探索,改進不足,力求將聽障大學生的課程實踐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做到極致。為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德才兼?zhèn)涞男乱淮犝洗髮W生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