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營 廣西藝術學院
2020年9月,“散裝衛(wèi)生巾”成為微博熱門話題。這種衛(wèi)生巾沒有外包裝、保質期等正規(guī)標識,但是有便宜、量大的賣點,消費者可以一次性購買上百片,平均每片單價在2毛錢左右(市面上常見衛(wèi)生巾品牌的單片價格約為1~2元)。如此售賣散裝衛(wèi)生巾的網店在淘寶上并非個案,購買者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有顧客在產品評論區(qū)回復稱“生活難”“我有難處”,這種“摳門”行為會成為女性實現(xiàn)財務自由的主要途徑嗎?當代女性是出于怎樣的目的在省錢?這樣的“摳門”女性群體多不多?因此,微博超話、豆瓣小組、百度貼吧三個平臺中參與理財話題的女性群體成為可研究的對象。通過三個平臺對此理財話題的參與人數、發(fā)貼量、回復量后發(fā)現(xiàn),豆瓣理財小組的網絡文本最為豐富將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豆瓣理財小組中女性趣緣群體可以線上交流,也可以發(fā)展成線下的交往,但本文的研究對象限定在線上,因此將使用“網絡趣緣群體”這一概念?!爸^網絡趣緣群體,是指一群對某一特定的人、事或者物有持續(xù)過度興趣愛好的人,主要借由網絡進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和身份認同而構建的‘趣緣’共同體。”
有學者從文化層面、經濟層面以及社會層面三個層面分析了趣緣群體所產生的趣緣文化對的社會影響,認為真實虛擬的趣緣文化從身份認同、行為實踐和關系互動等多個層面,全方位地參與了人們日常生活方式的建構;由趣緣形成的文化“圈子”具備生產力、傳播力和消費力,并在長尾經濟和大數據經濟效應中推動著文化產業(yè)模式的重構;趣緣文化傳播亦是某種意義上的微觀文化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社會結構的變遷。除了宏觀的視角,也有學者進行了微觀視角的研究。首先是身份認同方面,學者認為群體通過展現(xiàn)自我興趣偏好實現(xiàn)自我認同,并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通過建立統(tǒng)一的標識與口號來增強群體的認同,強化與他群群體邊界:其次是有關網絡趣緣群體互動模式轉換的影響研究,研究認為網絡平臺發(fā)展為線下活動的互動模式變化給群體構成、群體分層、群體規(guī)范均帶來影響;對群體成員參與度、群體成員流動速度、群體成員互動頻率也產生了影響。
通過文獻綜述發(fā)現(xiàn),對于豆瓣網絡趣緣群體的研究較多,但大多都是一種宏觀的視角,沒有對微觀視角進行更多的考察,并且專門聚焦女性趣緣群體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將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fā)進行相關研究,利用網絡民族志的方式進行資料收集,提煉觀點,試圖呈現(xiàn)豆瓣理財小組中女性趣緣群體的特征。
網絡趣緣群體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借由網絡進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和身份認同而構建的“趣緣”共同體,因而群體成員更多遵循的是一種平等的“Share“而不是帶有炫耀性的“Show”。從豆瓣六大理財小組的簡介來看,人們可以在這里的目的是交流、探討各種攢錢經驗、省錢日常、投資理財策略等各種話題,而摳門攢錢、消費降級、投資理財三部曲成為豆瓣理財小組最核心目的。
通過對豆瓣六大理財小組的網絡民族志調查,發(fā)現(xiàn)六個小組人數龐大、活躍度高,并且無論是版塊設置或是精華帖標題都極具較高的互動性。通過對六大小組228條精華帖的詞頻分析,“攢錢”“自由”“基金”“消費”成為人們提及量最高的詞匯(見表1)。
表1 豆瓣六大理財小組簡介
“喪心病狂攢錢小組”的小組人數多達50萬,這些人為什么這么熱衷于攢錢呢?為什么這么熱衷于分享攢錢經驗呢?ID名為“財務自由之路”的小組成員發(fā)的《一個平凡女孩努力通往財務自由的路》恰好可以為我們答疑解惑。
財務自由之路:我之所以發(fā)這個帖子,目的有三。一是現(xiàn)實生活中沒法訴說,在網上尋求成功感。二是我真的想向和我一樣階層的女孩提供一下經驗,我真的不想要重復我們村女孩的悲哀,高中畢業(yè)后就得結婚生子,沒有經濟獨立沒有家庭依靠的女孩在男權社會下生活的好的都是幸運兒。三是也想做個記錄,見證自己的目標實現(xiàn)的過程應該蠻有意思的。
通過上述的網絡話語掃描,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分享成功感/成就感、作為女性的奮斗經驗、記錄奮斗過程成為“財務自由之路”發(fā)帖的目的,并且其抒發(fā)了作為女性的被壓迫感,并展現(xiàn)了對父權社會的抵抗??偠灾?,豆瓣理財小組女性趣緣群體的首要特征表現(xiàn)為一種為獲取認同感和成就感的目的分享,大多數的帖子表現(xiàn)為對瑣碎生活的記錄,一些帖子表現(xiàn)為對現(xiàn)實生活所感受到作為女性的壓迫之后“正能量”的傳遞。
讓·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提出“女性范例”,他認為在消費社會每個人都提醒自我取悅,要討好自己,而這種自我滿足的邀請尤其是針對女人的,是一種嚴格的討好及自戀式關切。喪心病狂攢錢小組里的“拔草求罵”版塊,摳門女性聯(lián)合會“我來拔草”版塊,“不要買|消費主義逆行者”版塊“不要買”版塊、“已勸退”都表現(xiàn)為對消費主義的抵抗。
在網絡趣緣群體里人們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數”,而是暢所欲言,為群體的智慧添磚加瓦。一些情感文章其實暗含對女性化妝、女性身材、女性容貌的刻板印象,使得女性產生外貌焦慮、身材焦慮,產生花錢=美,名牌=自信的錯覺,小組成員通過對文章的批判性分析來降低大家的焦慮,消除對這種錯誤思想的認同。
[已注銷]:有一些公眾號推文說“女孩你值得最好的,一個名牌會使你煥發(fā)出自信,會使你不斷變好以配得上這個名牌”這句話可能是對的,名牌的社會效應給你帶來了自信,但是你應當明白,一個人最好的名牌是自己。虛榮是無底洞。你的奢侈品對你來說是奢侈,對別人來說可能只是日常。你的日常也可能是別人仰望的奢侈。知足常樂。
正如讓·鮑德里亞所說,我們擁有的不是浪費而是“消費”,是永遠的被迫消費。打開APP時出現(xiàn)的廣告頁面、微信朋友圈的原生廣告、賣貨主播們極具煽動性的話語都在刺激人們對物的渴望,激起人們對物的占有欲。豆瓣理財小組女性趣緣群體有的通過傳遞對“物”的理解以及分析生活中常見的消費主義話術來抵抗消費主義,
Lileiser:不要用物件定義自己,消費奢侈品不會讓自己變得奢侈。
在記錄豆瓣六大理財小組228條精華帖的標題時呈現(xiàn)出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摳門男性聯(lián)合會”小組中52條精華帖出現(xiàn)了9條含“我”字的精華帖;而“摳門女性聯(lián)合會”23條精華帖竟從未出現(xiàn)過“我”字。可以看出男女話語之間的區(qū)別,女性話語多喜歡使用“姐妹”“集美們”(網絡流行語,姐妹們的意思)這種表示群體概念的詞匯,并且在語言措辭上非常的委婉,而男性則喜歡以“我”為主體來表達思想,語言更直接、自信、肯定。
這種性別語言差異體現(xiàn)了什么呢?話語是交際雙方身份、地位的體現(xiàn),受權勢大(即身份地位高)的一方支配,而權勢?。瓷矸莸匚坏停┑囊环絼t處于受支配地位。在父權制社會下,女性的話語權自然要小,經過女性主義的努力,女性從以前的“無權地位”積極爭取走向“男女平權”。女性主義認為社會是建立于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體系之上,女性長期處在一種從屬地位,使得女性在語言交際中總是被動并受人支配?!皩δ行远?,語言交流主要是進行信息傳遞以及在交往中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更傾向于借助指令權勢來顯示自己在談話中的自主和控制地位;而女性在談話中的意圖卻通常被認為是對對方感情的慰藉和撫慰,以處于從屬地位。”因為話語權的關系,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使用有助于配合對方談話的詞語,而男性一般更習慣于提出建議并期望受話者接受他們的建議。
簡而言之,豆瓣理財小組女性趣緣群體因長期處于話語權勢的弱勢地位,更常使用“姐妹”或“集美們”一種令人有集體感、共同體感覺的詞或是一些委婉的措辭發(fā)帖,更容易使人產生共情感;而相較于豆瓣理財小組男性趣緣群體,他們更常使用一些能直接表達態(tài)度或意見的詞語,給人一種自信和果然的話語特征。
首先,從“衛(wèi)生巾自由”引起的女性經濟問題,再到通過對豆瓣理財小組中女性趣緣群體的網絡民族志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以攢錢、投資理財、消費降級為趣的當代女性主要是出于一種“Share”經驗、“Share”日常生活的行為,用于獲取別人對自己的認同感或是抒發(fā)自己的成就感,表現(xiàn)為一種“目的性”與“情感性”交流特征;其次對消費主義的抵抗成為其消費特征;最后,重要話語特征表現(xiàn)為女性趣緣群體更常用“姐妹”等表示共同體的詞匯,而男性群體更常用“我”來直接表達意見和看法,性別語言差異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