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吳雁 楊尾蓮 沈芳華 邱彩霞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以鼻黏膜腫脹、鼻分泌物增多、陣發(fā)性噴嚏、鼻癢、甚或嗅覺障礙等為主要發(fā)病特點,又稱過敏性鼻炎。多呈現(xiàn)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的特點,嚴重影響了患病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質(zhì)量,對其發(fā)育成長極為不利[1-2]。目前對AR尚無可完全治愈的療法,治療包括口服、外用、手術(shù)等方式,西醫(yī)多采用H1受體阻斷劑、糖皮質(zhì)激素和變應原免疫治療等,但存在長期使用的激素抵抗、嗜睡、手術(shù)治療風險高等缺點。而中醫(yī)藥治療變應性鼻炎方法多樣、歷史悠久,效果確切持久,相對副反應少[3-4]。本研究通過觀察67例AR患兒接受醒鼻凝膠滴鼻劑治療的臨床效果、嗜酸性粒細胞(EOS)計數(shù)及血清IgE等的變化,為外用中藥鼻制劑的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一定的數(shù)據(jù)支持。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兒科門診確診為AR患兒67例。納入標準,符合文獻[5]2010年《兒童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西醫(yī)診斷標準,癥狀:鼻塞、鼻癢、噴嚏、清水樣涕等,且出現(xiàn)2項及以上,前文所涉及出現(xiàn)的癥狀持續(xù)出現(xiàn)或累計出現(xiàn),頻次要求約每天1 h以上;鼻部體征:鼻腔檢查鼻黏膜顏色蒼白、腫脹,鼻腔可見水樣分泌物;實驗室指標:變應原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清IgE檢測2項中的任何一項陽性。符合文獻[6]《中醫(yī)診斷學》的風邪犯肺證辨證要點:鼻塞、流清涕或噴嚏、新起惡風、微熱、咳嗽、汗出、咽喉癢痛等,脈浮緩;年齡4~14歲。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ㄈ鐕乐氐暮粑?、消化、心腦血管、造血系統(tǒng)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等)需要緊急治療;內(nèi)分泌疾病、精神異常、腫瘤患兒;對所使用藥物過敏;同期采用其他治療方法,影響療效判斷。剔除標準:依從性差,不能堅持用藥,不滿足本研究要求者或私自加用其他藥物;不能耐受研究過程中治療使用的中藥或西藥或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無法進行臨床隨訪觀察。根據(jù)簡單隨機化方案分為觀察組(34例)與對照組(33例)。觀察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4~13歲,平均(7.24±2.33)歲;病程0.5~11年,平均(3.78±2.68)年;參照文獻[7]《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疾病嚴重程度分類,輕度20例,中重度14例。對照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4~14歲,平均(7.38±2.34)歲;病程0.5~10年,平均(3.83±2.55)年;輕度19例,中重度14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疾病嚴重程度等四個維度基礎(chǔ)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課題的臨床研究經(jīng)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兒監(jiān)護人同意參加本臨床研究及接受臨床隨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對照組 鼻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雷諾考特,阿司利康制藥有限公司,1.28 mg/ml,國藥準字J20090079)噴鼻,每側(cè)鼻孔1噴/次(64 μg/噴)。每日早晚各1次,4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1.2.2 觀察組 鼻用醒鼻凝膠滴鼻劑(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閩藥制劑Z20110006)滴鼻,每側(cè)鼻孔1滴/次,早晚各滴1次,4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1.3.1 鼻癥狀情況 參照文獻[8]鼻癥狀總積分(TNSS)對變應性鼻炎的鼻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價,主要是4個鼻部癥狀評價指標包括噴嚏、鼻塞、鼻癢、流涕。在治療前后,由患者根據(jù)上述癥狀嚴重程度[無癥狀記0分;輕度(表現(xiàn)為癥狀輕微,易于忍受)癥狀記1分;中度(表現(xiàn)為癥狀明顯,令人厭煩,但可以忍受)癥狀記2分;重度(表現(xiàn)為癥狀不能忍受,且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及學習等)癥狀記3分]進行自評,計算出累積分數(shù),累積最高分12分。
1.3.2 變應性鼻炎生活質(zhì)量情況 通過治療前后鼻-結(jié)膜炎相關(guān)生活質(zhì)量問卷(RQLQ)評分進行鼻-結(jié)膜炎相關(guān)生活質(zhì)量評價[9]。在治療前后,由患者根據(jù)患者治療前后實際問題、活動、情感、睡眠、鼻部癥狀、非鼻炎癥狀及眼部癥狀等相關(guān)生活質(zhì)量癥狀的7個條目困擾程度進行自評記分,累積最高分為42分,所得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差。
1.3.3 變應性鼻炎療效評定 參照文獻[10]《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中的癥狀計分標準:分為1、2、3分三個分級,1分(噴嚏3~5個/次、流涕≤4次/d、有意識吸氣時感覺鼻塞及間斷鼻癢),2分(噴嚏6~10個/次、流涕5~9次/d、間歇性或交互性鼻塞及蟻行感鼻癢,但可忍受),3分(噴嚏≥11個/次、流涕≥10次/d、幾乎全天用口呼吸及蟻行感鼻癢,難忍)。(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100%;判定標準:≥66%為顯效,26%~65%為有效,≤25%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3.4 鼻腔分泌物EOS計數(shù)與血清IgE水平 兩組鼻腔分泌物采用HE染色,進行顯微鏡計數(shù),比較治療前后EOS數(shù)量;采用ELISA檢測治療前后血清IgE水平。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T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鼻塞、噴嚏、流涕、鼻癢等癥狀單項評分及TNSS總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鼻癢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NSS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NSS評分比較 [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鼻塞 噴嚏 流涕 鼻癢 總分對照組(n=33) 治療前 2.06±0.76 1.65±0.87 1.97±0.82 1.06±0.73 6.74±1.97治療后 0.65±0.48* 0.88±0.53* 1.00±0.49* 0.62±0.49* 3.15±1.26*觀察組(n=34) 治療前 2.03±0.86 1.88±0.87 1.85±0.88 1.18±0.71 6.94±1.81治療后 0.76±0.69* 0.91±0.66* 0.85±0.73* 0.35±0.48*# 2.88±1.37*
治療前,兩組RQL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RQLQ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RQLQ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RQLQ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n=33) 26.62±7.65 8.26±2.49 13.523 0.000觀察組(n=34) 24.91±6.25 8.21±3.57 13.306 0.000 t值 -1.010 -0.079 P值 0.318 0.937
治療前,兩組鼻腔分泌物EOS計數(shù)、血清Ig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EOS計數(shù)、IgE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鼻腔分泌物EOS計數(shù)、血清IgE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鼻腔分泌物EOS計數(shù)、血清IgE水平比較 (±s)
組別 EOS(個)IgE(IU/ml)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n=33) 31.05±3.06 15.43±4.01 17.789 0.000 337.52±52.77 290.16±53.56 3.618 0.000觀察組(n=34) 31.21±3.23 16.03±4.22 -16.656 0.000 340.71±50.17 291.12±55.57 3.862 0.000 t值 -0.208 0.596 0.254 0.072 P值 0.836 0.553 0.400 0.943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癥狀計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中醫(yī)學稱“變應性鼻炎”為“鼻鼽”,小兒鼻鼽的發(fā)病,以突然和反復發(fā)作的噴嚏、清水樣涕、鼻癢、鼻塞等為主要特點,常伴發(fā)過敏性結(jié)膜炎、支氣管哮喘、腺樣體肥大及睡眠呼吸障礙等疾病[11]。小兒鼻鼽的病因,目前比較統(tǒng)一的認識是,內(nèi)因與外因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的。劉完素《素問玄機病原式·六氣為病》將“噴嚏”出現(xiàn)的病因歸為“鼻中因癢而氣噴作于聲也”,而“鼻癢”又因為“癢為火化,心火邪熱,干于陽明,發(fā)于鼻……”?!豆沤襻t(yī)統(tǒng)》認為“鼻癢”不但在于熱,更是“熱則生風故也”,古代研究認為“鼻癢”“噴嚏”等鼻鼽癥狀,病因上與風、火、熱之邪偏盛有關(guān)。以徐長卿、蟬蛻、冰片為組方的醒鼻凝膠滴鼻劑,具有疏風清熱止痛、開竅醒鼻止癢等功效,是院內(nèi)外用滴鼻藥物制劑,通過鼻腔給藥,無明顯纖毛毒性[12],對變應性鼻炎患兒的臨床癥狀、鼻部體征等均有明顯改善作用[13-14]。組方君藥徐長卿,《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其“味辛,溫”,具有祛風化濕止癢通鼻竅止痛的功效,適合南方地區(qū)的氣候環(huán)境、生活飲食及相關(guān)痰濕體質(zhì)人群應用[15]?!睹t(yī)別錄》記載蟬蛻:氣味咸甘寒無毒,性涼,具有祛風散熱、通鼻竅、止癢作用[16-17]。而《本草綱目》中更言“……主療一切風熱之癥”。方中冰片,《唐本草》言其:“味辛苦,微寒”,性涼,《本草綱目》記載其具有“通諸竅”,有開竅醒神之用;“散郁火”,有清熱止痛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還證明其是鼻腔藥物吸收促進劑[18]。
本研究中,使用醒鼻凝膠滴鼻劑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癥狀計分低于對照組(P<0.05)。變應性鼻炎的癥狀評分對于變應性鼻炎的病情綜合判斷、療效評估等均有重要意義。目前TNSS、RQLQ為國內(nèi)外公認的整體病情評估及療效評估量表,本研究兩表聯(lián)用,對于病情的整體判斷及療效評價上效能更高,治療后,觀察組TNSS各癥狀積分均明顯降低(P<0.05),提示醒鼻凝膠滴鼻劑可以改善變應性鼻炎患兒的鼻部及伴隨癥狀,提高患兒的日常生活質(zhì)量。以上數(shù)據(jù)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說明了醒鼻凝膠滴鼻劑組方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EOS是AR發(fā)病過程中變態(tài)反應的主要炎性細胞之一,可作為兒童變應性鼻炎療效判定的指標之一[19]。變應性鼻炎的免疫反應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的IgE,與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表面上的相應受體結(jié)合,并使肥大細胞等效應細胞處于致敏狀態(tài)[20]。治療前,兩組EOS、IgE均較高,說明患兒存在一定的高敏狀態(tài),但經(jīng)醒鼻凝膠滴鼻劑治療后,觀察組EOS、IgE均明顯降低(P<0.05),提示醒鼻凝膠滴鼻劑可能通過減少鼻腔的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量和血清中IgE含量,減輕變應性鼻炎患兒的鼻腔炎性反應,降低高敏狀態(tài),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醒鼻凝膠滴鼻劑能減少AR患兒鼻分泌物中的嗜酸粒細胞計數(shù),降低患兒血清IgE水平,改善患兒的鼻部、眼部等臨床癥狀,提高患兒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