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佳 夏躍虎
摘要: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廣泛應用新媒體、新技術,有利于促進政治高效復習教學。本文通過在高三政治復習課中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的實踐,分析其在促進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素養(yǎng)等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新技術? 高中政治? 教學方式
在高三復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的知識量都前所未有的增大,導致不少學生出現(xiàn)嚴重焦慮的現(xiàn)象,在學習上表現(xiàn)為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一是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二是教師的教學效率不夠高效,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不夠明顯。在高三政治復習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新媒體、新技術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助推打造高效復習課堂。
一、新媒體、新技術用于高三政治復習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新媒體、新技術對整個社會生活方式產(chǎn)生重要影響,我們的教學理念也應及時跟上時代步伐,將新媒體、新技術運用到常規(guī)教學過程中,用其打造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逐漸被顛覆,課堂上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被諸多教師所關注和挖掘。學生主體作用要想更為充分發(fā)揮出來,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很多時候語言引導不夠形象,可以借助新媒體、新技術,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進而建構起應有的知識體系,變“教”為“學”,達到少教多學的目的。
新媒體、新技術能夠助推高三政治高效復習教學也得到交叉學科研究成果的支持。近年來,教師在追求打造高效復習課堂時不僅僅關注自身學科教學,還從多學科角度進行研究。從心理學、教育學研究成果來看,學習過程要調動視、聽、動腦、動手等多方面的參與才會效果更佳,高三政治復習教學同樣需要使學生的視、聽、動腦、動手等方面的參與,新媒體、新技術運用到高三政治復習教學中給上述參與提供了可能。
二、新媒體、新技術用于高三政治復習教學的現(xiàn)實需要
新媒體、新技術運用到高三政治復習教學,既是其可以給復習課堂帶來高效的優(yōu)勢決定的,也是當前高三政治復習教學現(xiàn)狀迫切要改變的現(xiàn)實需要。當前高三政治復習教學現(xiàn)狀具有以下特點:
1.課堂內容較多,信息量很大。政治學科不同于其他高考科目,政治學科高三復習教學除了完成必修課程知識教學外,還需要完成一年來時事政治的教學,課堂教學內容之多是其他學科無可比擬的。同時,高三政治復習教學應該對標學科核心素養(yǎng),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所涉及內容往往不是單一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就決定任一政治知識復習教學時,其教學內容都不是對應單一知識點和某一核心素養(yǎng)的,通常信息量是很大的。以每年中央一號文件復習為例,其內容主要涉及農業(yè)、農村、農民,是每年高三政治復習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教學難點,原因在于其信息量太大,涉及《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等多個知識點,要想講授清楚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2.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理念滯后。筆者作為一名高三政治教師,也兼任縣級政治教研員,多次參與市、縣教研工作,每年聽課、評課多次,總的感覺是縣級學校與市區(qū)學校教學差距很大,當新課程、新教材、新課標在市區(qū)學校推行時,縣級中學和鄉(xiāng)鎮(zhèn)完中依舊沉浸在傳統(tǒng)考點教學中。課堂教學表現(xiàn)為教學方式單一,一支粉筆、一本復習資料一直講到高考;在課堂上以講授為主,甚至出現(xiàn)滿堂灌現(xiàn)象。學生主體作用得不到體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3.對新媒體、新技術認識不夠,運用較少。多數(shù)教師對信息技術進入高三政治復習教學仍停留在運用PPT輔助教學中,在高三政治復習教學中能夠較好地運用PPT展示文字、圖片等資源,但互交式課件應用很少。多媒體沒有在鍛煉學生能力方面發(fā)揮應有作用,微課、大數(shù)據(jù)分析等更沒有應用到日常教學和精準試題練習中。
4.學生參與度低,運用知識能力弱。受傳統(tǒng)影響,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聽課,很少有口頭回答問題和練習主觀類問答題的機會,學生參與度普遍不高。由于實踐和練習機會少,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很難得到有效提高,帶來的問題是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弱,考試成績不理想。
三、新媒體、新技術用于高三政治復習教學的創(chuàng)新途徑
人們關于新媒體、新技術如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有諸多嘗試,也在實踐基礎上產(chǎn)生不少成果,但具體在學科教學中如何運用,特別是對某一階段教學具體的指導較少。下面從解決當前高三政治復習教學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f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探究新媒體、新技術如何在高三政治復習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提高復習效率。
以學為主,轉變復習課的教學理念。
要使新媒體、新技術在高三政治復習教學中真正發(fā)揮作用,首先教師必須轉變復習課的教學理念,改變當前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huán)境”四個要素構成的。在這四個要素中,最近的傾向可以說都集中在“學生”這一要素上。要想改變當前高三政治復習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進一步發(fā)揮好新媒體、新技術的作用。
超越時空界限,加強集體備課力量。
發(fā)揮集體智慧,進行集體備課是當前諸多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高三政治復習教學也是一樣。但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時間沖突是制約集體備課常態(tài)化開展的重要因素。新媒體、新技術可以有效克服時間和地域局限,甚至不需要在辦公室即可開展集體備課。新媒體、新技術為高三政治復習教學開展集體備課提供兩種有效途徑:一是大家事先約好時間,利用騰訊會議或者釘釘在線備課,在家即可開展相關討論;二是事先確定主備人,將初稿發(fā)在群里,約定時間內大家修改完善,之后再討論定稿。發(fā)揮好集體智慧是提高復習課教學效率的前提條件。
錄制微課,建構高中政治知識體系。
新媒體、新技術不僅在集體備課中發(fā)揮作用,同樣可以用于錄制微課。前面我們論述了高三政治復習課的特點是內容多、信息量大,課堂時間有限,我們可以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整合不同考點,通過專題的形式錄制成微課,這樣同學們可以在課后利用零散時間,對課堂上沒有掌握清楚的知識點進行各個擊破。這樣既可以加快課程進度,又可以幫助考生及早建構高中政治知識體系。
運用交互式科技,創(chuàng)造學生動手參與的機會。
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是提高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具體到高三政治復習課中,可以運用交互式課件,在交互式課件中設計填空題、連線題,讓學生畫出知識結構圖。
(5)運用智慧課堂,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智慧課堂幫助學生練習政治論述題,通過發(fā)送題目到學生端,展示學生端提交的答案,進行集中點評,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或者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回答主觀題,教師通過拍照上傳、評分等方式,促進學生參與,以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
總之,新媒體、新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一場教學改革也在悄然進行中,我們只有搶抓機遇,才能在教學中占得先機,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M].李季湄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