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婧
(貴陽建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0)
在當下高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土地資源越發(fā)寶貴。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建設中無可避免地出現更多高層建筑。無論從解決建筑本身停車功能要求,還是建筑結構設計要求出發(fā),地下空間利用已經成為解決方案的必選項之一。地下防水系統可視為一種一次性成型建造工程,在后期很難利用開挖的方式進行修復,一旦出現了問題再進行修復,往往需要付出高昂代價。本文以如何提高地下空間防水一次性成型效果為出發(fā)點,從材料與施工這兩方面著手進行詳細的分析。希望能以此指導地下空間防水工程設計,使建設工程獲得更好的防水效果,提高地下空間使用和安全質量。
防水材料屬于地下工程中常用材料,其功能主要在于防止水進入工程中,減少滲漏現象,從而提高工程項目的綜合質量,避免出現因滲漏導致經濟損失等風險,保證人員使用安全和舒適。通常情況下,工程中可以應用的防水材料有很多種類。而不同種類的材料,其本身的效果也存在差異。剛性與柔性防水,屬于兩種常見的防水方式。工程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對不同形式進行選擇。
實際工程中,對防水要求較高的地下工程多為一些比較重要、投資較大、要求使用年限較長的項目工程,本文針對此類防水工程進行討論。上述類工程防水等級大多為一級或二級。在防水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為了保證防水質量,首先應當對防水的組成部分進行了解。結合地下室的構成,通??梢詫⒎浪譃閮刹糠?,首先為主體的防水,其次為節(jié)點的防水。不同工程情況對防水等級的要求具有一定差異。而在同一項防水工作中,具體的埋深等參數同樣會對防水設計造成影響。設計人員應充分考慮上述因素,根據各項條件,對防水等級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避免出現防水效果差的問題。在此期間,對防水材料進行選擇同樣較為重要。根據研究及實際經驗,止水帶、防水涂層與防水卷材在防水方面均具有較好的效果,工程可對其進行應用。
以下,結合防水部位特征、材料特性和防水節(jié)點構造措施,對地下工程的防水設計進行闡述:
在地下建筑工程中,建筑結構的自防水能力是基礎,是防水設計中的必選項,屬于剛性防水范疇。上述防水目的的實現需要依靠材料為基礎,混凝土便屬于其中必選材料。在應用時,應同時考慮添加膨脹劑等外加劑,從而有效實現對混凝土收縮的預防。利用上述材料防水,效果良好,且可有效減少裂縫問題,全面提高工程質量[2]。結構主體防水部位包括頂板防水、側墻防水和底板防水。各個部位的防水易滲漏部位不同,結合實際工程經驗,針對各部位的防水薄弱環(huán)節(jié)及原因總結如下:
(1)由于施工質量導致的結構混凝土剛性自防水效果不佳。
(2)防水層與結構墻板粘合不緊密,形成竄水通道,外部水通過防水破損點進入竄水通道造成滲漏。
(3)結構變形縫附近由于不均勻沉降作用發(fā)生防水層、止水帶拉斷失效以及縫內嵌縫材料開裂,形成滲漏點。
(4)防水保護墻與主體結構發(fā)生不均勻沉降,在沉降過程中由于摩擦、滑移等對防水層造成破壞。
(5)防水層收頭處處理不當出現翹邊脫落導致滲漏水。
防水材料分為剛性防水類和柔性防水類,剛性防水類防水材料主要有防水混凝土和防水砂漿(在此將防水混凝土歸為結構主體自防水范疇)等。其中防水砂漿的防水效果、韌性和強度以及耐久性遠不及柔性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中一般不采用。
柔性防水材料類型可分為三大類: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板材。
防水卷材是通過各種工序制成的可卷曲片狀的防水材料,根據具體材料成分,分有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類型。防水涂料是通過自身固化厚形成的防水薄膜來防水和保護建筑表面,常用的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無機防水涂料[3]。防水板材是通過單元式板材,經過熱熔焊接形成完整防水保護層,主要有塑料防水板和金屬防水板。
結合現有研究和實際經驗,對于幾種常用防水材料的適用性選用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防水材料特性對比
從2.1、2.2中闡述的內容可知,使用單一一種防水材料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地下工程防水設計中,通常使用的是剛性自防水混凝土結構,同時結合涂料防水層,或是卷材防水層,這樣形成的綜合性防水設計,可以很好地起到防水的效果。涂料防水層作為第一道防水與結構結合緊密,避免形成竄水層,卷材防水作為第二道防水層,具有更強包裹完整性。板材防水材料更多適用于隧洞等抗?jié)B性要求較高的地下工程中。
對防水構造進行優(yōu)化控制,可有效改善工程的防水效果。在此期間,設計人員首先應當了解構造的節(jié)點,在此基礎上,從施工縫、穿墻管等多方面入手,達到防水的目的。工程經驗表明,后澆帶的部位同樣為滲漏發(fā)生的常見部位。因此,在防水構造處理的過程中,同樣應當對上述部位加以重視??筛鶕?jié)點的不同類型,考慮通過使用防水帶等方式,達到預防滲漏的目的。對于穿墻管、樁柱基礎、孔口等部位,可采用遇水膨脹橡膠圈、遇水膨脹密封條等做好收頭構造設計。
在選用時應根據實際使用部位,選用不同材料。如:對于施工時難以固定的中埋式止水帶,宜選用鋼板止水帶,以便在混凝土澆筑前將其牢固固定在準確位置,不發(fā)生錯位。同時,為保證地下室外墻防水的完整性,在方案設計時應盡量保持外墻外表面(迎水面)平整,減少轉折。地下室外墻與柱面以及不同厚度外墻之間的定位關系以保證外墻外表面(迎水面)齊平為宜,減小因主體轉折太多帶來的施工難度。
高質量的地下防水工程,除了要有合理的設計方案外,還需針對于施工環(huán)節(jié)中重點環(huán)節(jié)的過程進行把控。
3.1.1 混凝土結構自防水施工質量控制混凝土澆筑控制
工程實踐經驗顯示,混凝土結構之所以會出現滲漏問題,與混凝土本身的質量存在聯系。在使用壽命的過程中,上述材料很容易出現裂縫,裂縫一旦產生,必然存在滲漏。因此,為了達到預防滲漏風險的目,有關人員首先務必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控制。應當從澆筑入手,通過分層澆筑、嚴密搗實的方式完成施工,同時,還需要嚴格控制各層澆筑的間隔時間,從而避免出現質量問題,以免導致滲漏發(fā)生。
3.1.2 防水節(jié)點缺陷控制流程
在工程項目中,部分節(jié)點發(fā)生滲漏的概率明顯高于其他部位。因此,防水處理的過程同樣應當針對上述部分而進行。以施工縫、后澆帶為例,在實際工程中,上述情況不可避免。施工處理時應注意固定好止水鋼板位置,做好澆筑后保護,從而保證節(jié)點完成質量。
此外,對已澆筑部分的混凝土進行及時養(yǎng)護,并在養(yǎng)護期內做好相應保護措施也十分重要。
在防水施工的過程中,應從基層清表環(huán)節(jié)、防水層鋪設或涂刷環(huán)節(jié)、重點部位(卷材預留搭接甩頭、鋼筋穿防水層等)復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嚴格控制。
對于施工的基層表面,應保持堅實、平整的效果,避免出現一些尖銳、突出以及松動等方面的缺陷,以免影響整體的處理質量以及防水效果。鋪貼卷材前應在基層涂上基層處理劑,基層處理劑應與卷材和膠黏劑相容,待表面干燥后方可鋪貼卷材。鋪貼時應將卷材展平壓實,卷材與基面和各卷材必須粘結緊密,不留空鼓或氣泡。同時還應注意對環(huán)境溫度的控制,如冷粘法與自粘發(fā)施工工藝需要控制的溫度有所不同。涂料防水層要求基層表面干凈、平整、無浮漿、水珠和明顯積水,基層陰陽角應做成圓角弧形,鋪設時應注意控制防水層厚度的均勻性以及包裹完整性。對已鋪涂完成的防水層應做好防護工作。
綜上所述,在進行地下工程防水設計過程中,為了提高防水工程整體質量,從方案設計上考慮地下輪廓的平整需要選擇合理的防水材料相互配合,對相應防水節(jié)點進行構造設計,同時對施工過程提出控制要求,才能保證地下工程的整體防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