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斌
【摘要】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將核心素養(yǎng)與數學課程相結合,提出數學學習核心素養(yǎng),應當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核心素養(yǎng)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影響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視。因此,本文選取了一道中考模擬題,通過一題多解,談談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一題多解;解題
一、試題呈現
二、試題評析
本題使用數學核心素養(yǎng)來揭示拋物線的本質,其背景是將平面幾何的基本知識與初中數學的二次函數知識相結合。該問題主要是從拋物線的三角形開始,研究拋物線,并畫出了二次函數圖像上各個交點的坐標,運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處理線段和線段之間比例關系,了解坐標的位置和圖形的屬性,并使用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疾炝藢W生六大核心素養(yǎng)中的“數學運算”、“直觀想象”和“邏輯推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抽象、數學建模、數學語言表達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三、解法探究
思路1:出現了與坐標軸平行或垂直的線段,建立直角坐標系,在直接坐標系下,巧妙地運用“化斜為直”的解題方法。
解法1:“化斜為直”處理:
四、變式拓展
變式題: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y=x2-3x+4與x軸交于點A、B,與y軸交于點C,點D在該拋物線上,且位于直線AC的上方過D作DE⊥AC,垂足為點E,連接CD,若△CED≌△AOC,求點D的坐標。
五、解題反思
二次函數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內容。多年來,廣東數學中考非常重視二次函數,很多中考題都涉及到二次函數這個知識點。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教學課程目標表現,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的數學問題,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實踐操作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數學的應用。意識的發(fā)展不需要專門再增加一個班級,它每天都在發(fā)展。
1.發(fā)展直觀想象素養(yǎng),感知數學世界
直覺的想象力是通過幾何直覺和空間來感知的,通過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狀態(tài),以及圖形的變化過程,區(qū)分物體的位置關系和形狀大小,發(fā)現狀態(tài)變化和運動定律,使用數字來解釋和分析數學問題。在形狀和數字之間建立聯系;人們總是以直觀而動態(tài)的圖像來理解,來識別抽象物體和靜止的物體。直觀感知觀察到的基本圖形,發(fā)現圖像的數量關系。而對于那些不完整或者和我們平時觀察的圖形不一樣,我們可以通過添加中線,或者作已知圖形的高線,或者連接兩點作一條或多條輔助線,來構造出完整的基本圖形。
2.發(fā)展邏輯推理素養(yǎng),分析數學世界
邏輯推理能力是形成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數學推理并不是學習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具體教育,但這對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和建立知識結構非常重要,以此掌握推理,了解數學知識,交流心得,并創(chuàng)建知識框架。它涵蓋了幾何知識的許多核心點,同時還包含許多幾何變化,這需要我們在過程教育強調數學思想和數學核心素養(yǎng),加強邏輯推理能力的發(fā)展和訓練,啟發(fā)引導學生,總結歸納以及積累問題解決方案的過程。
3.發(fā)展數學建模素養(yǎng),描述數學世界
數學建模的實際問題具有抽象性,但我們可以用數學語言來表達出來,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建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模型在數學和實際問題中充當著橋梁的作用,是數學應用的重要形式。
教學中,教師首先啟發(fā)學生仔細觀察基本圖形,引導學生發(fā)現相似三角形的一線三等角模型,學生理解圖形,能夠提煉出幾何模型,這道題便可迎刃而解。然后教師引領學生分析已知條件,由垂直的條件想到直角三角形、對稱圖形等知識點,添加合適的輔助線,構建數學模型。
4.發(fā)展數學運算素養(yǎng),滲透一題多解
培養(yǎng)數學人才的關鍵在于核心素養(yǎng)。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在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是在滲透數學思維方式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運用數學運算素養(yǎng)來解決本題關于二次函數和相似三角形的問題。從具體問題開始出發(fā),用具體的數字來考察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復雜的的代數運算能力。 教師要強調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掌握數學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訓練,解題應該是通過解一道題,歸納出這一類題的解題方法,來找到數學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一題多解并不是單純地尋找多種解法,它至少包含了兩個功能: 第一個功能是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對問題有更深層次的結構理解。二是利用一個問題把不同的知識相互聯系起來,進一步加深優(yōu)化了認知結構。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欲望。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門藝術,不是馬上就有效果,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以具體的知識為基礎,以多種方式滲透課堂。在教學中,應開設數學思想專題課,以數學思想引領全局,引導學生體驗相同的數學思想如何滲透到不同的知識點、不同的方法中。
【參考文獻】
[1]周振文.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解題教學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7) : 138.
[2]王燕.提升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探討[J].環(huán)渤海經濟瞭望,2016,12:70-72.
[3]唐春杰.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02:75-76.
[4]林崇德.21 世紀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29.
[5]胡運紅.新課程標準下的中學數學建模教學改革探索.數學教學研究,2010,63(11):52-57.
[6]孫傳松.對中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認識.西藏教育,2017(4):22-23.
[7]余文森.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