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樹林
[摘? ? ? ? ? ?要]? 目的:探索實施“有責任的談話”教學模式對改善中職學校學生學業(yè)情緒的效果,為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依據(jù)。方法:選取中職三年級80名中職生作為被試,組成實驗組(n=40)和對照組(n=40),在中職數(shù)學課堂上對實驗組學生進行每周8節(jié)有責任的談話課堂干預,對照組學生進行每周8節(jié)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為期4個月。通過《青少年學業(yè)情緒量表》并運用SPSS22.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和處理,完成干預效果的評估。結論:有責任的談話教學模式可改善學生的學業(yè)情緒。
[關? ? 鍵? ?詞]? 有責任的談話;教學模式;學業(yè)情緒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1-0200-02
一、研究緣起
德國學者Pekrun(2002)指出:學業(yè)情緒是指在教學或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學習過程中、考試中、得知學習結果后產生的驕傲、羞怯、愉快、希望、憤怒、寬慰、厭倦、失望和焦慮等各種各樣的情緒體驗。本研究所說的學業(yè)情緒應定位于學生體驗到的所有與學業(yè)相關的情緒總稱,其情緒體驗發(fā)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學生課前、課堂、課下的所有學習過程中。
一般來說,中職生學習動力不足,或者說根本沒有學習的愿望,情緒體驗極差?;谥新毥逃虒W和中職生面臨困擾的現(xiàn)實,研究者嘗試將有責任的談話介入中職生的課堂教學中。“有責任的談話”(Accountable Talk)是教師和學生對課堂上其他人所說的觀點做出回應和發(fā)展的談話,而有責任的談話教學模式是結合現(xiàn)有先進教學理念,將有責任的談話應用貫穿于教學全程的一種教學模式。研究者希望通過教學模式改革,幫助學生通過聆聽所有參與者的觀點,提問和綜合不同觀點反思自己的觀點,達到對知識的探索和理解,以讓學生進行快樂的學習、積極的參與,使學生變得自信、有尊嚴,也有利于目前中職學生學業(yè)情緒的提高,也為日后中職教育者的教育實踐提供重要的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選取中職三年級的2個班級80名學生進行施測,其中,每40名學生組成一個班級,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實施有責任的談話教學模式的教學,對照組繼續(xù)實施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文獻研究法、統(tǒng)計分析法。
(二)研究工具
發(fā)放《青少年學業(yè)情緒問卷》,問卷由董妍和俞國良編制,采用5點計分制,研究者用SPSS22.0進行信度分析發(fā)現(xiàn),該問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數(shù)為0.949,其中積極高喚醒、積極低喚醒、消極高喚醒、消極低喚醒的各分問卷的α系數(shù)分別為0.908、0.849、0.896、0.946,由此可見,該問卷信度很高,可為本研究所用。
三、統(tǒng)計分析
經獨立樣本t檢驗(如表1)發(fā)現(xiàn):有責任談話班級與傳統(tǒng)教學班級(對照組)在學業(yè)情緒以及各分維度上不具備顯著差異,P值均大于0.05。
經配對樣本t檢驗(如表2)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班級(對照組)學生無有責任談話教學的干預情況下,在學業(yè)情緒及維度積極高喚醒、積極低喚醒、消極高喚醒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維度消極低喚醒上具備顯著性差異,P<0.05。
研究者認為,傳統(tǒng)教學班級(對照組)消極低喚醒上的顯著性差異與學校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隨著學校各方面的建設逐漸完善和規(guī)范,學生有了更多疏導和自我療愈的機會。另外,學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和課外社團,也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業(yè)余生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不良情緒的心理體驗,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如表3)分析可知,有責任的談話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班級(對照組)學生在實驗后,學業(yè)情緒及維度積極高喚醒、積極低喚醒具備顯著性差異,P<0.05。在維度消極高喚醒上、消極低喚醒上不具備顯著性差異,P>0.05。
經配對樣本t檢驗(如表4)發(fā)現(xiàn),有責任的談話教學班級(實驗組)學生在干預前后學業(yè)情緒及維度積極高喚醒、積極低喚醒、消極低喚醒均具備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維度消極高喚醒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四、結果與討論
被試學生在干預前后學業(yè)情緒上的得分分別是3.224±0.431、3.468±0.510,其中P=0.006,說明學生在有責任談話教學模式干預前后的學生情緒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這一研究結果也正好驗證了我們的假設。
不過,研究者更多思考的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和釋放的情緒體驗并不是單一的,往往是多種情緒體驗的復合體。由于中職生自我約束和管控意識的薄弱,學生的情緒表達通常存在誤差,這就要求教師在處理學生管理問題的時候要進行換位思考,全方位地體驗和感知學生的情緒,尋求其本源,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一味地從表面判斷,得到的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另外,學生在學業(yè)情緒維度消極高喚醒上P=0.737,不具備顯著性差異,這可能與中職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成長過程有關,這也有待研究進一步深入。
五、研究不足與展望
(一)樣本的選擇
樣本要更多樣,更具代表性,要從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學校甚至不同區(qū)域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二)統(tǒng)計結果的分析
本研究用SPSS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的方法只用了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t檢驗。待研究推廣深入后,可考慮采取更多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分析統(tǒng)計,以減少其他無關變量對實驗組的影響。
(三)有責任的談話教學模式的系統(tǒng)建設
教學模式系統(tǒng)建設還不夠完善,如有責任的談話規(guī)則的設定、有責任的談話干預的方式等。
參考文獻:
[1]簡健萍.有責任的談話:讓智慧在言語中傳遞[J].福建教育,15(24):262-265.
[2]Lauren Resnick.“有責任的談話”能夠塑造學生的心智[N].文匯報,2014-03-27(012).
[3]王麗.教師如何與學生談話[N].云南經濟日報,2017-10-30(002).
[4]王娟.責任性談話的理念與實施[J].江蘇教育研究,2018(1):3-6
[5]俞國良,董妍.學業(yè)情緒研究及其對學生發(fā)展的意義[J].教育研究,2005(10):39-43.
[6]呂京京.初中生學業(yè)情緒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7]大學生一般學業(yè)情緒的分析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34(2):31-32.
[8]Chloe Ahmann. Accountable Talk:“Real”Conversations in Baltimore City Schools[J].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2017,48(1).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