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汶
[摘? ? ? ? ? ?要]? 上海市經(jīng)濟管理學校中高職學生2020年9月入學以來,在多次英語測試中表現(xiàn)并不理想,此次期中考試后對這些中高職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根據(jù)此次問卷調查結果,分析3個班級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并針對現(xiàn)狀研究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 ? 鍵? ?詞]? 中高職;英語學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1-0176-02
2004年的全國職教會議上,教育部給中等職業(yè)教育進行了明確定位: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yǎng)數(shù)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據(jù)教育部網(wǎng)站消息,教育部出臺《關于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根據(jù)意見,《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學業(yè)水平考試范圍,學生可以對自己的興趣和優(yōu)勢有一定了解后確定選考科目,不得僅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校和教師的依據(jù)?;谏鲜瞿繕撕腿蝿眨倚χ懈呗氃谧x學生的英語水平一貫較為重視。
我校中高職學生2020年9月入學以來,在多次英語測試中表現(xiàn)并不理想。為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此次期中考試后對這些中高職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了解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需求,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英語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性,最終提高我校英語教學水平。
一、問卷調查簡介
(一)調研形式:問卷調查
(二)發(fā)出問卷
90份,收回有效問卷90份,涉及1個年級3個班級。
(三)問卷內容
1.對于英語學科的態(tài)度(喜歡還是不喜歡)?請給出理由。2.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四)問卷結果統(tǒng)計
第一個問題(見圖表:問題1);第二個問題(見圖表:問題2)。
二、我校中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特點
(一)基礎薄弱
中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是學習效率不高的客觀因素之一。由于全市中高職的錄取分數(shù)普遍低于普通高中,因此進入中高職學習的很多學生的綜合素質低于普通高中生。且本校中高職三個班都是計算機專業(yè),偏重理工科,部分學生是喜歡這個專業(yè),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是偏科嚴重才選擇了這一專業(yè),相對文科基礎會更弱一些。
(二)積極性低
學習態(tài)度是另一個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中高職學生對于問卷調查第二個題目的回答,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是喜歡英語的,其中3班喜歡英語的學生人數(shù)更是低于1/3(見圖表:問題1)。不喜歡英語的學生采取了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積極性低的狀態(tài)下,學習勢必敷衍了事,可想學習效果會如何不盡如人意。
(三)適應性差
中高職學習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后續(xù)學習階段,從學制、教學方法、教學目標等和初中比較都有很大的區(qū)別。例如:初中階段的學科較多,衡量學習效果的標準主要是考試分數(shù);中高職除了學習基礎知識外,還強調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并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現(xiàn)狀是有些學生進入中高職以來面對差異,無法及時調整,沒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不僅體現(xiàn)在學習成績的下滑,更表現(xiàn)為學習能力的不足。
三、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學習興趣
中高職學生處于少年到青年的過渡時期,心智不夠成熟,無法理性地規(guī)劃人生,缺乏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因此無法持續(xù)保持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少興趣是造成英語學習效果不佳的最大原因。本次期中考試應用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標準,滿分為150分,其中1班和2班的最高分都是138分,而3班的最高分更是達到了140分。分析這些高分學生的普遍特點是他們對英語學習很感興趣。他們喜歡看美劇,對歐美大牌明星如數(shù)家珍,追Billboard聽歐美流行音樂,了解歌壇流行趨勢,上Facebook和Twitter能用英語實時更新狀態(tài);而此次成績在班級處于中下水平的學生,在英語課上普遍表現(xiàn)為容易開小差、思想經(jīng)常不集中,回家基本不碰英語書本和練習冊,不愿意使用英語與人溝通。長此以往,這些對待英語學習不上心、不用心的學生,基礎肯定越來越薄弱。
基礎薄弱是影響學習效果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對于調查問卷里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出奇一致的是三個班級的學生都認為單詞是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見圖表:問題2)。50%左右的學生認為背單詞麻煩,前背后忘。因為背單詞太枯燥而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背誦。但縱觀學習英語、積累知識的過程,背單詞則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是閱讀理解的基礎。沒有一定的單詞量,會看不懂句子和文章,所以從圖表上看也能夠理解為什么會有不少學生選“閱讀”為問題2的答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的普遍性,追本溯源還是單詞的問題。單詞量小導致學習基礎薄弱,再加上沒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就不會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沒有成就感,就加深了畏難和厭學情緒,周而復始,于是就產生了惡性循環(huán)。
(二)學習態(tài)度錯誤
由于思想不成熟,學生容易在思想上有誤區(qū),一些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沒有用,現(xiàn)實生活中又碰不到使用英語的場合;即使有機會和外國人接觸,他們也覺得無關痛癢,即使不會英語也不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自己既然是計算機專業(yè)的,只要基礎科目考試合格,學好專業(yè)課才是最重要的。這種想法使部分學生從起初就忽視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偏科,錯誤的學習態(tài)度也從心理上讓學生提不起學習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