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波 于桂云 郭曉敏
[摘? ? ? ? ? ?要]? 介紹聚焦解決模式的相關知識,對聚焦解決模式在國內高校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及不足進行綜述。
[關? ? 鍵? ?詞]? 聚焦解決模式;高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3-0132-02
Solution Focused Approach 被國內學者譯為聚焦解決模式或焦點解決模式。該模式是由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Therapy)這種積極心理治療方法不斷發(fā)展而形成的,是一種充分尊重個體、 相信個體自身資源和潛能的心理干預模式[1]。其核心要素是非專家立場;強調個體的語言,要求交流次數(shù)保持在所需的最低限度以及認可問題與解決辦法沒有聯(lián)系[2]。換句話說,該模式不局限向個體探求問題發(fā)生的深層原因,對問題進行解決,而是將重點放在幫助個體發(fā)掘自身潛能和資源,建構解決問題的方法上[3]。在國外,聚焦解決模式廣泛應用在家庭問題[4]、心理健康問題[5]和行為問題[6]的處理上,均取得較好的結果。由于該模式具有正向性、積極性、易掌握等特點,現(xiàn)已被國內多個行業(yè)領域關注和應用?,F(xiàn)將有關該模式在我國高校教育教學領域的研究進行綜述如下。
一、聚焦解決模式的實施步驟及技巧
聚焦解決模式的實施包括描述問題、構建具體目標、尋找例外、給予反饋、評價進步五個基本步驟[7](見表1)。在實施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將干預的核心聚焦在有效“解決問題”這個目標上,De Shazer等人以語言為載體,設計了13項詢問技術(見表2):正?;夹g、咨詢前改變詢問技術、預設性詢問技術、刻度化詢問技術、振奮性鼓舞技術、贊許技術、改變最先出現(xiàn)的跡象技術、奇跡詢問、關系詢問、例外詢問、應對詢問、任務作業(yè)、EARS詢問。其中前7項技術屬于賦能技術,其目的是發(fā)現(xiàn)個體自身潛能和資源;其余6項技術屬于解決建構技術,目的是建構問題解決的過程和方法[8-9]。
二、聚焦解決模式在我國高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程教學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時代性的鮮明特點,新形勢下,越來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積極開辟新途徑,探求新方法,應對新挑戰(zhàn)。高秀蘋[10]發(fā)現(xiàn),應用聚焦解決模式下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在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更容易使教學內容貼合學生實際,促進學生在踐行中成長。筆者認為,聚焦解決模式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上是有一致性的,兩者都是以(個體)學生為中心,注重(個體)學生的培養(yǎng),引導其積極的、正面的思考,從而促進(個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學者認為[11]聚焦解決模式強調挖掘正向力量與構建解決之道的理念,與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心理因素相吻合。將聚焦解決模式作為一種教學思維方式應用于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發(fā)現(xiàn)該模式的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正向情緒,緩減焦慮,促進學生制訂有效目標,提高其自信心和學習效能。
(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及對人才要求的提高,如何使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滿足社會經濟和市場需求,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痛點和難點。有學者積極探索[12],將聚焦解決模式引入美容專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中,通過對課程設置、實訓項目、創(chuàng)業(yè)實踐、綜合評估四個方面課程體系的建設發(fā)現(xiàn),聚焦解決模式不但彌補了傳統(tǒ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重理論的局面,而且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有效幫助學生掌握和應用所學的知識。
(三)學生心理輔導
李厚儀[13]運用聚焦解決模式對大學新生的適應能力進行心理輔導,每次輔導50分鐘,共計6次,三個月后實驗組大學新生適應能力方面體現(xiàn)出了良好的適應性和明顯的優(yōu)勢。鞠慧[14]對一名長期封閉在家等因素影響而存在一定程度負性情緒的學生,采用了聚焦解決模式進行心理輔導,效果明顯。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開展聚焦解決模式進行干預,有效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也有助于提升輔導老師的工作實效性[15-17]。
(四)實習期及上崗培訓
陳蘭等[18]對95名新入職護士在常規(guī)新入職護士培訓的基礎上進行聚焦解決模式的干預,新護士情緒工作能力采用焦點解決模式加以培訓,認為基于該模式的干預有助于減少新入職護士角色轉型的沖擊,促進新入職護士角色轉變,有助于提高臨床核心能力,增強崗位勝任力。此研究結果,在范葵鈺等[19]研究中也有所驗證。此外,有研究表明[20]將聚焦解決模式引入到ICU護理實習生床邊教學查房教學活動,通過4周的活動干預,發(fā)現(xiàn)護理實習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均有效提高。 可見,將聚焦解決模式運用于臨床帶教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三、思考
綜上所述,聚焦解決模式在我國高校教育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關注和研究,尤其在學生心理輔導方面應用最為廣泛。這是由于聚焦解決模式簡單易學,老師不需要有專業(yè)的心理學基礎,只需20小時的短期培訓就可以掌握,而且輔導一次就會有效果[2]。聚焦解決模式有五個基本理念[1]:正向思考;小改變會帶來大改變;當事人是自己的專家;事出并非有因;凡事都有例外。這五個理念是該模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模式的特點和優(yōu)勢。但某些情況下也會變成劣勢。例如:不深究問題發(fā)生的原因這一基礎理念。積極的一面是可以降低學生對老師的抵觸情緒,促進師生積極溝通;不足的一面是教師缺少與學生深度共情。此外,另一基本理論:當事人就是自己問題的專家。積極的一面是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相信學生,并通過聚焦的13種詢問技術,有效挖掘學生的潛能和資源,引導其正向思考,目標刻度化,行動具體化,可有助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提高教學效果。不足的一面是這個理念在教育違規(guī)違紀甚至犯罪的學生時,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筆者認為,聚焦解決模式不是萬能鑰匙,而是解決問題的輔助手段,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個體、課程內容、教育情況,全面考慮,合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