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可以極大地擴充課堂容量,加快課堂節(jié)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時,可以運用信息技術(shù),將具體的閱讀任務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結(jié)合起來,設計出具有思維含量的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本文結(jié)合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3 “My weekend? Read and write”閱讀課教學案例,具體闡述教師如何運用信息技術(shù)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shù);閱讀教學;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王祉燕,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南城街道中心小學。
一、Pre-reading——巧用多媒體,激趣導入,激活學生的思維
讀前環(huán)節(jié)是文本閱讀的準備階段,教師應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一環(huán)節(jié)理想的教學活動設計既要具有思維性和趣味性,以激活背景知識,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提供閱讀的知識儲備,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來實現(xiàn)這樣的設計。
教師執(zhí)教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3 “My weekend Read and write”時,上課伊始,教師先拋出問題“What are these Festivals?”讓學生聽三段音頻材料,帶問題聽音思考,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接著繼續(xù)追問:Do you know other Festivals? T is for Teacher's Day.What about other letters? 教師根據(jù)九宮格首字母(見圖1)讓學生猜測節(jié)日名稱,激活了學生對節(jié)日話題的知識復現(xiàn),使舊知與本節(jié)課即將教授的新知產(chǎn)生聯(lián)系,這樣具有思維含量的閱讀活動瞬間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教師與學生交流節(jié)日期間的活動:What do you do on festivals? 學生暢所欲言:I often...最后教師適時點題本節(jié)課的主題“Family will get together on festivals”。教師學會傾聽和觀察,在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充分挖掘育人價值。
二、While-reading——活用多媒體,設疑啟思,錘煉學生的思維
在讀中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掌握語言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加深學生的感知和體驗,除了注意文本表層信息的提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對語篇自由提問,并根據(jù)多個提問整合出完整的 “問題鏈”,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參與感與合作度,進而引發(fā)學生對語篇的深入思考,在提升學生語言技能的同時發(fā)展其思維能力。
在揭示課題“get together”之后,教師引入文本“Let's read Wu Yifan's diary”。
第一步:Fast reading(快速閱讀全文)。教師提問:What is the diary about?教師提示閱讀方法,在PPT上顯示reading tips,引導學生瀏覽問題,并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以提高閱讀效率。
第二步:Careful reading(仔細閱讀)。在學生獲取文本基本信息后,由教師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通過仔細閱讀挖掘隱藏于文字背后的信息,回答PPT上的問題:Wu Yifan's diary is(? ?)Mid-autumn Festival. A.after? B.before。教師追問:Which places tell us“before”?讓學生引用文中事實加以佐證,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進行推斷,使思維向深層次發(fā)展。
第三步:Ask and analyze in groups(小組合作提問分析)。學生第三次閱讀并完成課本第29頁的表格。T: Do you have some questions about Wu Yifan's Mid-autumn Festival?This time you will talk in your groups and think it over. Ask as many questions as you can.學生根據(jù)課件上教師給出的思維導圖中的疑問詞what、where、who、when、how走進語篇,開展第一次小組合作討論,組員通過討論得出問題。教師巡視,小組間互相合作思考問題并反饋,教師將學生生成的問題“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Where are they? Who are they? When is Mid-autumn Festival?How do they feel? ”記錄在課件上。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第二次小組活動。學生在小組中進行閱讀,尋求答案。教師再請學生解答這些問題并一一記錄匯總后,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呈現(xiàn)答案,通過PPT的動作設置強調(diào)錯誤部分并給予糾正。學生通過這種多媒體技術(shù)協(xié)助下的問答訓練,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從被提問題的人變成提出問題的人,獨立思考,主動學習,從而提升英語核心素養(yǎng)。
第四步:教師課件展示天平圖片。Somebody regards busy working and studying as important things,but grandma's wish is to get together. Everyone has a balance in his heart. Which side do you think will be heavier? Why? 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展示天平,瞬間在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進一步體會“Family getting together is so important for everyone”的情感。通過對問題產(chǎn)生原因的概括分析,學生在體會角色情感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分析、比較與評價的能力,把學生的思維推向更深層。
三、Post-reading——妙用多媒體,創(chuàng)編展示,拓展學生的思維
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運用新學語言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立足文本主題,結(jié)合文本特點,設計續(xù)編或創(chuàng)編故事等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對已有的知識重新進行建構(gòu),促進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第一步,教師提供學生語言輸出的“腳手架”——課件,學生借助課件(見圖2),以祖母的口吻復述課文第一段文本。從課文以Wu Yifan的口吻敘述到以Wu Yifan's grandmother的口吻描述,這樣的信息轉(zhuǎn)換,語言在情境中重組,有效地將文本分段解讀落實到位,扎實有效地完成教學重點,為后面的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作好鋪墊。
第二步,了解Wu Yifan的中秋節(jié)計劃后,教師讓學生通過視頻了解其他人的相關計劃,然后提問:What about your plans for Mid-autumn Festival?學生自己先進行口頭輸出,教師再引導寫作,提供寫作方法:1.Choose the festival.學生觀看不同的節(jié)日集錦視頻后,小組合作討論選擇節(jié)日。2.Make a mind map. 鼓勵學生合作完成思維導圖(見圖3):When is it? Where are you going? Who will stay with you?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3.Write your plan. 利用思維導圖完成寫作,由group leader收集組員節(jié)日計劃,組員協(xié)助group leader完成思維導圖。4.Write a diary and share.根據(jù)思維導圖完成節(jié)日計劃三部曲,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寫作,體現(xiàn)團隊力量,由group leader來引領任務,完成后利用多媒體實物投影展示小組寫作成果并進行口頭闡述。故事的創(chuàng)編和展示,給了學生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讓他們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進行拓展性輸出,在活動中再次發(fā)散思維,拓寬思路。
方法提升質(zhì)量。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能夠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層層遞進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快速找到關鍵信息,提高閱讀技巧,培養(yǎng)英語閱讀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雨青.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楊欣,蔣雙英.突破閱讀障礙優(yōu)化英語課堂——淺談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J].科技信息,2010(36):319,321.
[3]陳朝君.小學高段提高學生英語文本閱讀能力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4]朱海英.閱讀才能“催化”思維——淺談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小學),2016(1)33.
[5]張璐.小學英語教與研新思維[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