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效果不理想?;诖耍P者開展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高中英語教學研究。本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對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進行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含義、意義,并明確了教師的職責和應該具有的品質。第二部分介紹了高中英語指導性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目標設定和教學階段。第三部分重點闡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性教學實踐, 結合具體課例,從設置情境、鞏固吸收、評價測試三個階段細致地描述了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水平有限,不免疏漏之處。
【關鍵詞】學生中心;高中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郇曉燕,江蘇省宿遷中學。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從人的本性和心理特點出發(f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學改革中各級各類學校轉換師生角色的最重要方面,它強調學校教育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圍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展開?!耙詫W生為中心”教學模式的含義是什么?它的實施有哪些重要意義?它對教師有哪些要求?如何實踐“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以上這些問題是本文要回答的。
一、“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的含義及意義
1.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課堂教學是實施教育的根基,是完成課程目標、課程任務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及其他諸多要素共同參與完成的一項復雜活動?!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雖已進行多年,但絕大多數(shù)課堂仍然是教師的“天下”,教師“一言堂”,角色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沒有真正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學到的是知識而非能力。學生沒興趣學,成績不理想,教師沒興趣教,惡性循環(huán),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
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學校的領導和教師改變“我是領導”“我是權威”的思想偏見,能夠俯下身子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信任感,真正認為他們是促進自身發(fā)展的良師益友;要求教師、家長和其他人承擔起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任,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教育者要為學生的成長提供資源和經(jīng)驗,既包括自己的直接經(jīng)驗,也包括和書本的間接經(jīng)驗;教育者要因材施教,為每位學生的成長提供不同的方案,允許學生修正自己的方案;創(chuàng)造學生成長的良好氛圍:平等、關懷、競爭,這種氛圍是學校的整體氛圍,體現(xiàn)在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對學生的評價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上而非僅僅關注學習結果,要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進步”。教師的評價固然重要,但要使學生感到教師的評價是對自己的關懷,評價主要由學生自己來做,強調學生的自律,用自律代替外加的約束,使學生認識到自律是自己的責任,是使自己更好成長的義務……要使學生感到學習的目標由自己來定,學習是自己的事,學習的過程是有熱情、有感情的,學習的動力是持久的,自己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
3.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職責和品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教師的職責是:創(chuàng)造民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于和善于展現(xiàn)真實的自我,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沒有等級差別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包括教科書、儀器設備、教師自己及他人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幫助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和他人合作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教師是教學實踐的真正實施者,教師的品質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對教師的品質要求有:(1)真誠。教師必須拋棄“高高在上”的假面具,踏實地傳授知識,如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2)關注。要承認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多面、有個性的個體,不妄自否定每一個學生,對學生的各方面無條件地接納。要相信學生,承認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個過程,時間長短不一。正確對待學生的猶豫、恐懼,相信學生是有能力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3)設身處地。每名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能力素質和性格等均不相同,特別是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教師不能過早地否定學生,不能用自己的條條框框妄加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
4.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語言教學強調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具備閱讀能力,能進行初步的英語交際,為繼續(xù)學習和運用打下基礎。相比于初中英語學習,課堂上的學習容量大,對學生能力要求高,但另一方面學生自己的時間相對較多,在自身學習能力提高的前提下,學生通過教師學習方法的指導,完全可以自己尋找學習的機會,補充、提高自己,參加英語角、英語辯論等,鞏固課堂所學,結交朋友,提高表達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高中英語教學的指導性教學模式
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結合高中英語教學實踐,形成了“指導性教學模式”,下面將具體闡述指導性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目標設定及三個教學階段。
1.基本理念。指導性教學模式以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育觀為基本理念,它既注重學生成長的階段性效果,又關注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強調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是控制者、管理者、促進者、協(xié)助者;教育的目標是既掌握課程內容,又有助于長遠發(fā)展的學習品質的形成。
2.目標設定。指導性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是通過一系列教學環(huán)節(jié),請學生明確自己的方向,自己作出決定,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要順其自然,不要直接問問題,更不要根據(jù)自己的偏見作過多的評價。課堂中師生要開展互動,以暗示的方式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不回避自己的責任,使學生愿意思考和表達自己的思想。
3.教學階段。第一階段,根據(jù)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教師設計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第二階段,教師準確表達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生積極地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及時準確引導,幫助學生解決疑惑。第三階段,經(jīng)過教師和學生的講解和學習,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并能舉一反三。第四階段,教師通過適當?shù)脑u價形式檢測學生的學校效果,并進行歸納、釋疑。
三、指導性英語教學模式的實踐
指導性教學模式目前只是一種嘗試,實踐效果還需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磨合、提高,現(xiàn)以譯林版高中英語高三上模塊九Unit 1 “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一課為例進行具體闡釋。
1.設置情境。本課以英國為例,具體向學生輸入有關英國的地理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及語言等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使學生掌握新的詞匯和語法,包括習慣用語、名詞性從句。為達到上述目標,教師主要是通過多媒體展示關于英國基本情況的影像資料,并拋出問題“英國為何能成功舉辦2012年奧運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接下來是學生閱讀教材,配合大容量的課件文字資料,使學生明確重點是了解文意、掌握文章結構。因為事先已經(jīng)讓學生進行了預習,這個階段建議學生盡可能快速閱讀,不懂的地方可以勾畫出來。教師接著進行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講授。然后迅速進入精讀和知識輸入階段,教師會要求學生完成默讀課文,并將剛學到的知識在課文中標注下來。
在情境設置階段,教師的角色是輔助者和控制者,根據(jù)課程表設定教學目標和內容,提供學習資源,在關鍵處適時點撥。
2.鞏固吸收。在這個階段學生是主角,通過練習,在教師的啟發(fā)和指導下,使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第一部分是基礎知識練習,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生將課文中涉及的新詞匯和語法的句子背誦出來,其他組員進行打分,目的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掌握基礎知識。然后,設計練習題目,每個小組之間展開競答。這一階段的練習題設計很重要,既要以基礎知識的鞏固為主,還要有一定的發(fā)展性,使學生觸類旁通。如果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教師則可以設計較多靈活性習題,形式可以多樣;如果基礎知識尚不牢固,教師設計的習題應以鞏固為主。
在這個階段教師主要發(fā)揮指導者和協(xié)調者的角色,既要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活動的開展圍繞目標展開,還要適時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疏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
3.評價測試。經(jīng)過以上兩個階段,學生的基礎知識已經(jīng)固化下來。首先,布置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寫作內容:自選國家及其文化進行描述,并展示出來,形式不限。展示過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師與學生將依據(jù)內容、展示形式、學生表現(xiàn)進行打分,并寫出評價。教師應該展示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從而使學生掌握寫作作文的要領。接下來是話題討論環(huán)節(jié),圍繞情境環(huán)節(jié)的問題“英國為何能成功舉辦2012年奧運會”,用英語表達。最后進行測試,教師甄選大量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試題,要求學生在30分鐘時間內完成,教師及時評分并反饋給學生。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快速做題的語感,以應對真正的考試。
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要求較高,教師的主要角色是管理者和啟發(fā)者,要注意對學生多鼓勵,對學生在寫作、口語表達各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適度表揚。
指導性教學模式的主要階段是設置情境、鞏固吸收、評價測試,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能機械地遵循。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階段側重點會有所不同,需要靈活運用。
四、結語
筆者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依據(jù)學生特點和環(huán)境,實施了指導性教學模式,目的是在使學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濃厚的學習熱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做到自學、鞏固、感知,以此作為一個自我成長的愉快的過程,既提高了教學效果,又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指導性英語教學模式目前尚在嘗試中,優(yōu)勢尚未充分發(fā)揮,局限性也有待通過實踐顯現(xiàn)。由于能力有限和實踐不足,本研究還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相信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以學生為中心”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會更豐富,教學水平會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艷偉.“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9(30):30.
[2]鄧如春.“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96.
[3]劉嘉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J].校園英語,2019(51):170.
[4]曹毅.以學生為中心的高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9(16):106.
[5]于鑫宇.以學生為中心的高中英語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J].大眾文藝,2019(3):226-227.
[6]吳桂英.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原則[J].中學生英語,2019(1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