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擬真實場景是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增進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模擬情景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氛圍中,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采用何種教學策略能夠讓模擬真實場景教學發(fā)揮最大的教學效果,這是我國現代教育要著重研究的主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真實場景;策略
【作者簡介】曹麗娟,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龍虎塘第二實驗小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年齡及閱歷的限制,因此還不具備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在英語課堂上經常頑皮好動,面對略顯枯燥的英文板書及教師的講述式教學,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利用合適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以興趣為引領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就是諸多英語教師致力于研究的問題。模擬場景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將所講授的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因素結合起來,一改之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好學心理。模擬場景教學雖然有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也不乏教師生搬硬套、方式老舊,因此應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時時更新模擬場景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沉浸在創(chuàng)設的場景中,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
一、利用音樂、電影等媒體素材導入情景教學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各種節(jié)目登上熒屏,許多電影、音樂作品深受學生的喜愛。教師可以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在課堂上借助音樂和電影來營造情景氛圍,讓學生迅速提起興趣學習英語。例如,教師可以選取某一英文電影片段,在課堂上給學生放映,之后將其中的一些符合教學大綱的詞匯或句式摘取出來,作為學生上課學習的素材給學生進行講解。講解后將原句再次代回到電影場景中,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揣摩電影片段的內容和含義。
以此方式,教師也可以選取國產的電影或動畫片片段,將學生喜歡的片段內容或臺詞翻譯為英文,講解后讓學生試著將其他有興趣的片段自主翻譯成英文與學生交流,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電影情景中擴充詞匯量,鍛煉學生的翻譯和表達能力。同樣,教師也可以選取一些學生喜愛的流行英文歌曲,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音樂可以迅速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及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將歌詞中一些供學生學習的詞匯進行提取講解,鼓勵學生從英文歌曲中學習英語。通過細致的講解,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哼唱時可以回想起一些熟悉的詞匯,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復習。
二、利用信息技術推動英語場景教學
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時代,教育工作者要把握住時代的潮流,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英語教學。而對于小學英語場景教學而言,信息技術也可以貢獻一份力量。對于思維活躍又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而言,教師單純的語言講解和傳統(tǒng)板書必然會讓其感覺到英語課堂的枯燥。這時候教師可以轉變一貫的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一定的場景教學。
例如,講解某些場景類、故事類課文的時,教師可以首先在互聯網上查找一些與當堂課文內容相關的漫畫、小視頻等,讓學生們先通過多媒體來觀看漫畫與視頻,將自身的視覺與聽覺代入視頻所營造的氛圍中。相較于單一的文字講解,學生自然更傾向于這些直觀的場景感受,利用場景對話、氛圍渲染可以讓學生逐漸被動畫形式的課文內容所感染,自然更有利于后續(xù)的單詞、句式的學習。
同時,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搜索到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查找一些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有趣英文視頻,利用視頻來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范圍,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單詞及其他英文常識,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三、利用真實場景,開展角色扮演,提高英語能力
真實場景之所以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帶給學生真實的氛圍渲染及人物情緒,對學生造成影響。例如,一個英語能力一般的學生,如果將其放置于英國某個環(huán)境中生活,隨著身邊環(huán)境及事物的發(fā)展都與英語密切相關,逐漸地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會隨之提高。這就是場景對一個人帶來的巨大影響和真實改變。同樣的,將英文場景真實地搬入課堂中,讓學生在場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經歷的日常生活或者一些較好的英文故事為場景扮演素材,來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以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為背景,讓學生在其中扮演家長、學生、教師、朋友等不同角色,在場景中以英語交流,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也可以以課本內容為場景模擬素材。例如以萬圣節(jié)孩子們向鄰居討要糖果、邀請朋友一同出行或者共進晚餐等為場景素材,讓學生開展自由表演,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不但可以體會到表演和表達的樂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與他人的英語交流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英語水平。
四、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場景游戲
開展課堂游戲可謂最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興趣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為英語學習創(chuàng)設場景,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這個場景中,在歡樂中學習英語。這樣的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英語充滿興趣,也可以加深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的英語知識的印象。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既動腦又動手,讓學生全身并用投入到游戲中,鍛煉學生發(fā)散思維、快速思考。
例如,在學習與動作、表情、體育運動相關的詞匯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數量相等的兩組,給第一組的每名學生不同的單詞,讓第一組學生在熟知單詞后開始向第二組學生進行表演,第二組學生通過第一組學生的肢體、表情表演來猜測相對應的英語單詞。在游戲過程中雙方有一次提示機會,但是交流時必須用英文對話,不可以用中文提示。這種游戲方式可以讓學生鍛煉思考能力,并且對學習到的相關詞匯有更深刻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課堂游戲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活躍作用,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游戲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幫助學生學習。但是教師要把控課堂游戲的時間,一旦時間過長會導致學生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后續(xù)的內容,不但起不到促進課堂教學的效果,反而會喧賓奪主,影響后續(xù)教學。
五、舉辦課堂小競賽,創(chuàng)設真實場景
課堂競賽與課堂游戲從某一方面來講有異曲同工之妙。課堂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的積極情緒來引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習英語;而課堂競賽則是利用學生的勝負心理來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對于學生而言,一場課堂競賽就是一次深刻的真實場景教學,這樣激烈又有趣的場景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而那些與競賽相關的英語學習內容自然也會讓學生們銘記于心,以此來達到教學目的。課堂競賽的方式有許多種,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或學生的英語掌握情況進行靈活挑選。
例如,在教學Project“My family and my friends”時,教師可以以“Which is more important, family or friends”為辯論主題,開展課堂小型辯論賽,讓學生全程以英語開展比賽,用英語表述自己的觀點。在辯論賽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總結,讓學生列舉家庭和朋友各自的優(yōu)點,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及總結歸納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詩詞大賽,將學生平均分為幾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比賽,由教師出題,讓學生搶答,最后計算各組的總分數。教師可以準備小禮物作為獎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競賽中,讓學生在這樣的場景中體會到學習和團結協作的樂趣。
六、利用實物導入場景教學
利用實物進行課堂現場場景教學,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及課堂氣氛。教師利用某一實物來拋出諸多問題,讓學生嘗試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散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經常接觸的一些實物來開展情景練習,例如學生常用的學習工具、日常使用的器具等,從最普通的物品中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表達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以學生的水杯為例,讓學生思考“水杯除了作為裝水的器皿之外,還可以有什么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思考后讓學生用英文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教師也可以事先準備幾個小禮物,藏在教室的一些角落,然后在課堂上向學生發(fā)問“I have a few small gifts hidden away. Can you guess where they are?”,以禮物來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意見。學生每猜一處,教師就去相應的位置翻找,找到了禮物后就獎勵給發(fā)言的學生。這種以實物來創(chuàng)設場景的方式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也讓學生在交流中鍛煉自己的英語能力。
七、利用課外讀物,促進學生鍛煉情景表達能力
閱讀一定的課外讀物,對增進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及詞匯量的積累是有一定幫助的。學生們對課本上的故事已經爛熟于心,因此需要一些新鮮的文章故事來填補內心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推薦給學生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英文讀物。教師可以將推進閱讀量與課堂場景教學相結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多方面發(fā)展。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課外英文故事后,在課堂上輪流進行故事的復述,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利用英語進行描述和歸納,并且可以向學生們分享自己認為不錯的詞匯及句子,讓學生們跟著一起學習。對于很多不喜歡閱讀的學生來說,強制性使用這種方式可能會造成學生的負面壓力,使得學生對閱讀和場景表述更加抵觸。教師要及時察覺到部分學生的情緒,以鼓勵、獎勵等方式促進學生多閱讀、多表達,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放松身心投入到閱讀和表達中。將閱讀與場景教學相結合,既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和總結歸納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八、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設英語真實場景
在教授某些英語知識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動手能力,自己參與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在自己動手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加以描述,以此來鍛煉其空間架構及英語表達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利用這種策略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創(chuàng)設的情景不僅要與所教授的知識相關聯,而且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貼近。
例如,教師在教授有關方向、位置的英語單詞及常用句式時,可以讓學生以自己家的位置為中心,創(chuàng)作一幅包含學校、超市、公園的簡易地圖,制作完成后讓學生以英文來描述各建筑之間的方位;在講述與顏色相關的詞匯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三原色顏料,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去將顏料兩兩混合,調配出的新顏色可以繼續(xù)混合,每一種新顏色出現時,教師就讓學生記住表示顏色的英文單詞。這種讓學生參與動手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英語,也可以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推動學生整體素質的發(fā)展。
九、結語
真實場景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情景中利用自己的五官及大腦來學習英語,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讓學生消除對英語的抵觸心理,大膽嘗試,積極參與,踴躍表達,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及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潘奕如.淺議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情境教學[J].教育學文摘,2020 (11).
[2]路愛梅.英語課堂中的真實情景教學[J].新課程(教研版),2008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