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璐璐
培養(yǎng)學生背誦課文的能力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背誦課文是學生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多樣背誦課文的方法,以幫助學生科學有效地積累語言,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統(tǒng)編本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后習題都提出了讓學生背誦課文的要求。背誦課文是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進行語言表達運用的基礎。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缺乏有效的背誦方法,只是機械地按照課文內(nèi)容一字不差地背誦,以至于學生背誦興致不高,背誦課文的效果甚微。那么,怎樣才能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背誦課文呢?
一、借助插圖背誦法
插圖作為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課文內(nèi)容之間有著相得益彰的關系。學生在背誦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課文插圖與文本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背誦,在形象直觀的插圖幫助下,學生們背誦課文的過程也會更加輕松。
《秋天》(一年級上冊)是學生步入一年級之后學習的第一篇課文,也是一篇要求學生全文背誦的課文。全文包含3個自然段,為了使學生對秋天有直觀的感受,教材中特意為學生配備了2幅精美的插圖。第一幅插圖中主要是讓學生看到秋天到了,樹葉黃了,果實成熟了;第二幅插圖完全是與課文的第1、2自然段內(nèi)容相呼應的。因此,教師在引領學生背誦課文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先觀看第二幅插圖,并讓學生結(jié)合插圖背誦:“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會兒排成個‘一字?!比缓笤僮寣W生結(jié)合第一幅插圖背誦“?。∏锾靵砹?!”。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的背誦難度,而且借助插圖學生對秋天來了的變化感受也更加深刻。
上述教學中,教師從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事物的特點出發(fā),引導學生借助插圖背誦課文,學生們在背誦課文的時候就像看圖說話一樣慢慢道來,直觀深刻,很快就完成了背誦課文的要求。
二、借助關鍵詞句背誦法
關鍵詞句在文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學生背誦課文的時候,教師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一段話中的關鍵詞句,讓學生圍繞著關鍵詞句進行背誦,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背誦課文的突破口,降低學生的背誦難度,提升學生背誦效率。
在背誦《日月潭》(二年級上冊)一文第2自然段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借助“日月潭、光華島、日潭、月潭”這幾個詞語背誦。《富饒的西沙群島》(三年級上冊)一文第2自然段中寫道:“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在背誦這個自然段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抓住“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這些詞語引導學生背誦,讓學生把課文是如何圍繞著這兩個關鍵詞語描寫的背誦下來。這樣借助關鍵詞句背誦,學生們心中有數(shù),背誦課文目的明確,背誦效果自然顯著。
在背誦課文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關鍵詞支架,引領學生背誦課文,可以使學生對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心中有數(shù),很快完成背誦課文的任務。
三、劃分層次背誦法
對于教材中一些段落較長的課文來說,要想讓學生一下子背誦下來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在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把長段落分割為幾個小部分,這樣化長為短,使學生們背誦起課文來也會倍感輕松。
如《秋天的雨》(三年級上冊)課后習題中要求學生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第2自然段是一個“總分”結(jié)構(gòu)的段落,怎樣才能幫助學生高效完成背誦課文的任務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按照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給段落劃分層次:第一句總起句可以單獨為一層,第二句是寫秋天的雨把黃色給了銀杏樹,第三句話是寫把紅色給了楓樹,第四句話是寫把金黃色給了田野……就這樣,在給段落劃分完層次之后,學生們按照把黃色給了銀杏樹,把紅色……的順序進行背誦。有條不紊按序背,不僅降低了學生的背誦難度,而且有效避免了學生遺漏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起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在積累背誦課文段落的時候,教師以劃分層次的方式幫助學生背誦課文,目的明確,條理清晰,有助于學生高效背誦。
四、尋找規(guī)律背誦法
選入教材的課文,有一些文體結(jié)構(gòu)或者表達方式比較有特點。在這些課文的背誦上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文本的語言規(guī)律,讓學生借助規(guī)律進行背誦,這樣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會極大提升學生的背誦效率。
如《黃山奇石》(二年級上冊)一文要求學生背誦的是第2~5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都是關于黃山奇石樣子的描寫。為了幫助學生輕松地背誦課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把這幾個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再讓學生想一想這幾個自然段在表達上具有哪些規(guī)律。學生們在經(jīng)過再次細讀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這幾個自然段分別介紹的是“仙桃石”“猴子觀?!薄跋扇酥嘎贰薄敖痣u叫天都”這幾處景點,作者在這幾處景點的描寫上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具體描寫出了這些奇石的姿態(tài)。把握這種規(guī)律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背誦課文,學生就會感到簡單容易很多。
教材中的課文,作者在表達上的特點是豐富多樣的,有比喻、排比……把握文本表達的規(guī)律性,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進行背誦課文,學生們背誦課文的效果自然會更好。
五、重點串聯(lián)背誦法
重點串聯(lián)就是指教師在引領學生背誦課文的時候,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重要內(nèi)容是什么,知道作者是從幾個方面進行描寫的,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背誦,這樣指導學生聚零為整,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海濱小城》(三年級上冊)一文時,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完成背誦課文的任務呢?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弄明白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然后再把這些自然段的重點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經(jīng)過研讀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課文第1~3自然段寫的是海濱小城海濱的樣子,第4自然段是寫海濱小城的庭院,第5自然段寫的是海濱小城的公園,第6自然段寫的是海濱小城的街道,最后告訴人們這座海濱小城美麗而又整潔。教師這樣引領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重點進行串聯(lián)以后,整篇課文的結(jié)構(gòu)形式在學生心中逐漸清晰,學生背誦起課文來也就會更加游刃有余。
教師引領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重點進行梳理,可以使學生對作者的謀篇布局等整體結(jié)構(gòu)有全盤把握,消除了學生的畏難情緒,有助于達到高質(zhì)量完成背誦目標的學習任務。
六、教師引讀背誦法
在學生背誦課文的過程中,對于一些比較分散學生不容易記憶的學習內(nèi)容來說,采取教師引讀或者學生之間互相引讀的方法背誦課文,可以為學生的背誦課文指明方向,學生們背誦課文的時候就會簡單容易多了。
如《匆匆》(六年級下冊)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具有形散神聚的特點,要求全文背誦,學生在背誦的時候有一定的難度。怎樣才能降低學生的背誦難度呢?教師可以采取關鍵處引讀的方式幫助學生背誦課文。以課文第3自然段為例,教師可以這樣引讀: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生背“早上我起來的時候……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zhuǎn)?!保熞x“于是”,學生背“洗手的時候……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睅熞x“天黑時”,學生背“我躺在床上……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很快就會將難以背誦的課文順利地背會。
上述教學中,教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特點采取引讀背誦的方式,不僅為學生的背誦搭建了適切的支架,而且有助于師生之間更好地溝通與交流,于是,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在學生的密切配合下,相處是那么得輕松,學生背誦得是那么流暢,達到了一種忘我的境界。
背誦課文是學生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背誦課文的方法還有許多,教師要按照課文內(nèi)容的特點,引導學生采取適合的背誦方法,以降低學生背誦難度,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完成背誦課文的目標,完成語言的有效積累。
(作者單位:浙江樂清市城南第一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