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錦州安昌縣永和村東講院重修舍利塔碑銘并序》校注

    2021-08-23 23:44:11武鵬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3期
    關(guān)鍵詞:碑銘古塔金代

    武鵬

    摘 要:《錦州安昌縣永和村東講院重修舍利塔碑銘并序》是遼西文化瑰寶,列方志藝文第一。承載著無數(shù)金代歷史信息,涉及官制、地理、佛學(xué)、歷法等諸多方面,有著極高的文物價值與史料價值。而歷來對于碑文的著錄,卻每有出入,更缺少系統(tǒng)的???、注釋。文章校注碑文,鑒古資今。

    關(guān)鍵詞:金代;佛教;古塔;碑銘;校注

    2010年5月,位于葫蘆島市南票區(qū)暖池塘鎮(zhèn)的安昌峴舍利塔得以重修。這座歷經(jīng)近千年風(fēng)吹雨打依舊巍然矗立的遼金古塔,不僅是文物古跡的杰出代表,更是成為地域文化的閃亮名片。瞻仰古塔,常常會被一側(cè)的石碑所吸引,辨識碑上的銘文,渴望了解古塔與石碑的前世過往。

    1 碑銘原文

    碑銘原文如下(句末[1][2]等為筆者注,方便后文校注):

    錦州安昌縣永和村東講院重修舍利塔碑銘并序[1]

    朝散大夫、充臨海軍節(jié)度判官、騎都尉、太原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王庭圭撰[2]。

    夫扶邪歸正,背偽向真,出三界之迷途,洗六塵之惡業(yè),唯我佛如來大慈悲之教乎[3]!粵自金人夢現(xiàn),天竺名聞,道雖本于西方,化乃行于東國。為釋子者,由是建立塔廟,興崇相儀。既有依歸,咸知敬禮。豈特一切閻浮提內(nèi),八萬四千城邑聚落[4],乃至十族之鄉(xiāng),百家之閭[5],星羅棋布,以因緣作佛事者,不可勝數(shù)。是伽藍(lán)之典,雖崇飾尊嚴(yán),窮極壯麗,必有窣堵波以耀人之觀仰[6]。使一切見聞,興發(fā)善心,普生歸向。以是因緣,故建塔者,或諸佛生處,或得道處,或轉(zhuǎn)法輪,或般涅槃,及十方如來,一切若發(fā)、若齒、若牙、若爪、若頂上骨、若身中諸舍利,以至袈裟、匙缽、澡瓶、錫杖[7]。如上所說[8],自然時出光明,以昭異相,使眾生恭敬,超登菩提。當(dāng)知此功德不可思議,其為利益莫大于此[9]。錦州西百里,舊有縣曰永和,先隸榆州,自本朝撫定后,廢縣為村,今撥屬安昌縣所管。原于城東[10],依山有講院一所,其佛殿、僧房、齋堂、廚舍,莊嚴(yán)排設(shè),各有次序。而昔嘗立磚塔于艮峰之上,多歷年所,風(fēng)摧雨注,周圍毀缺。慮其顛仆,眾議重修。有邑人郭興仁顯武者[11],意欲經(jīng)營,偶仕宦遠(yuǎn)方[12],迄無成績。今隴西李公,鴻名偉望,為國碩臣,頃以龍虎衛(wèi)上將軍出鎮(zhèn)河北,為邢州安國軍節(jié)度使[13]。及受代來歸[14],以斯院乃鄉(xiāng)邦故剎,慨然憫其功之不逮。因興凈行,于鄰莊崔金吾宅所奉佛牙[15],求得舍利九粒,如珠瑟瑟,爛然耀目。為此舍利,當(dāng)極重修塔中[16],將以永為一切眾生敬禮祈福之處。乃舍助清財[17],請命平坡凈覺寺僧善沖,與本院首座僧誓隆等主其事[18]。特剝舊基而增修之[19],疊起七層,高逾六丈。其陶土訪工,匠成于心,授規(guī)于手[20]。當(dāng)始興修奉安舍利,是□□現(xiàn)圓光[21],眾目咸睹,瞻禮敬信,隨緣歡喜。于是富者施財,貧者施力,一唱言而遠(yuǎn)近檀越莫不響應(yīng)[22],如涼風(fēng)既至,百實皆成。始自天德三年四月十四日揆日興工,至當(dāng)年八月十五日新功就[23]。不特佛力法力之資[24],又有見歸依善法之邦,人心自化,樂于從事而然。不爾興舊起廢,何其成功如是之速耶[25]?蓋嘗論之,際天所覆,窮地所載,在閻浮提國中,若寺若院,若大若小,如阿育王所造固有定數(shù),其外號稱舍利塔者,比比皆是。釋典言得佛惠者歿有舍利,以凡夫持修而得佛惠[26],猶有舍利,尚建塔以藏之。況今舍利銜齒附骨[27],出于佛牙中,是得佛之真體。將見增建之后,放大光明,顯化無窮,則瞻蓮花妙相,永存不朽之因。使法界群生,同沾勝利,豈小補(bǔ)哉!錦州從事王庭圭聞之[28],而意樂隨喜。又以龍虎公見囑為記,義不可辭,遂忘其淺陋而姑以應(yīng)命焉。于是乎書,復(fù)系以銘。銘曰:

    佛法何宗,止曰無系[29]。唯止故凈,能趣真際[30]。孰悟茲理,立塔艮位。易舊增新,善善相繼。作大因緣,興大利益。上飾浮圖,下藏舍利。業(yè)具仰瞻[31],夜燈勤禮。刻石紀(jì)成[32],以昭千世。

    大金國天德四年歲次壬申四月丙寅朔己卯日丁卯時[33]。

    張世昌篆額并書。

    胡應(yīng)、康裕、李松銘。

    邑人劉彥真。

    邑人高興俊。

    顯武將軍、行邢州沙河縣尉郭興仁[34]。

    龍虎衛(wèi)上將軍、安國軍節(jié)度、邢州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使持節(jié)邢州諸軍事、邢州刺史、上護(hù)軍、隴西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一佰戶李三錫立石[35]。

    2 碑銘校注

    [1]此碑現(xiàn)存于安昌峴舍利塔側(cè),康熙《錦州府志》《錦縣志》《盛京通志》,乾隆《盛京通志》《大清一統(tǒng)志》,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及《東三省古跡遺聞》《東三省古跡遺聞續(xù)編》皆有記載。以上除康熙《盛京通志》僅載“有塔有碑”外,余者皆將其年代誤斷為“金大定間”。按碑銘,實為金“天德四年(1152)”。

    碑銘現(xiàn)存原刻部分文字殘缺。收錄于《錦西縣志》(簡稱《縣志》)、《錦西市志》(簡稱《市志》)、《奉天通志》(簡稱《通志》)、《遼寧碑志》(簡稱《碑志》)、《滿洲金石志外編》(簡稱《金石志》)、《金代石刻輯?!罚ê喎Q《輯?!罚?、《全金石刻文輯校》(簡稱《全金》)、《靜晤室日記》《葫蘆島文物》《遼寧地域文化通覽·葫蘆島卷》《南票文史資料(第十二輯)》《南票歷史文化》。謹(jǐn)據(jù)其中重要版本與原刻加以校訂。

    “錦州安昌縣永和村”據(jù)《遼史·地理志》中載:榆州,下轄有永和縣,統(tǒng)和二十二年(1004)置;錦州,下轄有安昌縣。《金史·地理志》載:錦州,下轄有安昌縣。此碑文:“錦州西百里……今撥屬安昌縣所管”是塔碑所在地,遼時為永和縣治所,隸屬榆州。金時,廢永和縣為村,劃分安昌縣所管,隸屬錦州。安昌縣據(jù)康熙《盛京通志》載:“遼置,隸錦州。金因之。元廢。”后避“縣”改“峴”,今塔下有安昌峴村。《錦州市鄉(xiāng)鎮(zhèn)地名志》引據(jù)論證安昌縣治在今虹螺峴。

    “講院”為講經(jīng)的寺院,《宋高僧傳》載:“示滅于講院?!薄吧崂敝小吧崂睘殍笳Z音譯,意為骨身或遺骨。相傳為釋迦牟尼佛遺體火化所得,后也泛指佛、高僧的遺骨。為佛教圣物,造塔供奉?!安⑿颉眱勺种T書皆脫,據(jù)原刻補(bǔ)。

    [2]“朝散大夫……賜紫金魚袋王庭圭撰”為結(jié)銜。按《金史》,“朝散大夫”為文散官,從五品中?!芭R海軍節(jié)度判官”為職事官?!芭R海軍”設(shè)在錦州;“節(jié)度判官”為正七品。散官階與職事官階不同品,且為“判官”職,故用“充”字。“騎都尉”為勛級,從五品。“太原縣開國男”封爵,從五品為“縣男”;“開國”依例言之;王姓郡望“太原”,故封?!笆骋厝賾簟敝械摹叭賾簟睘椤笆骋亍薄?h男三百戶,無實封?!百n紫金魚袋”,服色?!白稀睘橹戏?“金魚袋”為佩金魚袋?!遁浄尽份d:“凡散官、職事皆從一高?!惫賳T服色依散官、職事官中品階高者。此處取從五品。金制,文官五品以上服紫。五品服紫者,當(dāng)佩金魚袋,故曰“賜紫金魚袋”?!巴跬ス纭鄙轿丛敗=鹭鬼甑摹鹅o晤室日記》載:“王子瑞兄弟四人:曰庭玉、庭堅、庭筠、庭掞,無庭圭名,或即其族昆弟歟?容俟后考?!?/p>

    [3]“佛”在《縣志》《市志》《通志》《金石志》中脫,據(jù)《碑志》與原刻補(bǔ)。

    [4]“八萬四千”佛語常用,亦為阿育王所造佛塔數(shù)目,《雜阿含經(jīng)》等皆有記載?!鞍巳f”除《金石志》記載正確外,諸書皆誤作“八方”。

    [5]“十族之鄉(xiāng),百家之閭”見盧肇《重修宣州新興寺碑銘》載:“故十族之鄉(xiāng),百家之閭,必有浮圖,為其粉黛?!?/p>

    [6]“窣堵波”亦作“窣堵坡”,梵語音譯,即佛塔?!案@”(sū),《縣志》《市志》誤作“罕”。

    [7]“故建塔者……錫杖”諸書所錄或脫或誤,據(jù)《梁皇寶懺》校正。

    [8]“如上所說”,《碑志》《輯校》《全金》將“如”誤作“加”,《碑志》已???。據(jù)諸書與文義改。

    [9]“為”在《縣志》《市志》《通志》《金石志》中脫,據(jù)《碑志》與原刻補(bǔ)。

    [10]“原”在《碑志》中作“元”。

    [11]“有邑人郭興仁顯武者”中“郭興仁”為首倡重修佛塔的鄉(xiāng)人,因外出宦游,此事擱置?!帮@武”為“顯武將軍”之省,金代武散官?!督鹗贰ぐ俟僦尽份d:“武散官……從五品……中曰顯武將軍?!庇帚懩┙Y(jié)銜“行邢州沙河縣尉”。邢州沙河縣尉,職事官,正九品。散官階高于職事官階,故用“行”字。

    [12]“宦”在《碑志》《輯?!贰度稹分姓`作“官”,據(jù)諸書與原刻改。

    [13]“今隴西李公……為邢州安國軍節(jié)度使”中“李公”即李三錫。《金史》有傳,“鴻名偉望”指名望大。盧肇的《重修宣州新興寺碑銘》載:“鴻名偉望,迭處清雄?!薄褒埢⑿l(wèi)上將軍”為金代武散官?!督鹗贰ぐ俟僦尽份d:“武散官……正三品上曰龍虎衛(wèi)上將軍?!庇帧胺饩簟龔娜吩豢ず睢?。李三錫為龍虎衛(wèi)上將軍,正三品,封爵當(dāng)為郡侯??ず钊Q“某郡開國侯”。李姓郡望“隴西”,故封“隴西郡開國侯”?!昂颖薄睘椤昂颖蔽髀贰敝。烧諔?yīng)本傳“除河北西路轉(zhuǎn)運(yùn)使”?!靶现莅矅姽?jié)度使”從三品。《金史·地理志》載:“邢州,上,安國軍節(jié)度。”“頃”在諸書中皆脫,據(jù)《碑志》與原刻補(bǔ)。

    [14]“受代來歸”中“受代”指官員任滿由新官代替。前言“頃”即“不久”,指不久前李三錫才“出鎮(zhèn)河北”,接受新職。由此推論,其“受代來歸”處兩職間隙,基本包括重修佛塔這段時間,在金天德三年(1151)左右。

    [15]“金吾”為“金吾衛(wèi)上將軍”之省,武散官,正三品中。

    [16]“極”在《縣志》《市志》《通志》中作“極”;在《金石志》中作“即”;在《碑志》《輯?!贰度稹分凶鳌皸?。按“極”通“亟”,急。于此,或可理解為重修之迫切。原刻字殘殆盡。

    [17]“乃舍助清財”,“乃”在《縣志》《市志》《通志》《金石志》中誤作“及”,據(jù)《碑志》與文義改?!柏敗痹凇犊h志》《通志》《金石志》中闕如,據(jù)《市志》《碑志》《輯?!贰度稹犯难a(bǔ)。

    [18]“請命平坡凈覺寺僧善沖,與本院首座僧誓隆等主其事”中“平坡”疑為地名。《元一統(tǒng)志》載:“山中有平地,故曰平坡。”即翠微山,在今北京市西八大處,不知是否為一處。“凈覺寺”應(yīng)為“平坡”上一寺院,“僧善沖”自此來。與僧人“釋隆”所在的東講院當(dāng)是兩處?!犊h志》等誤將“凈覺寺”認(rèn)作“東講院”。

    [19]“剝”今從《碑志》作“剝”,在《縣志》《市志》《通志》《金石志》中作“劃”。

    [20]“其陶土訪工,匠成于心,授規(guī)于手”,“土”諸書皆脫,據(jù)《碑志》補(bǔ)。“訪”在《市志》《碑志》《輯?!贰度稹分姓`作“坊”?!敖吵捎谛?,授規(guī)于手”,諸書句讀多誤。崔黯的《復(fù)東林寺碑》載:“鳩食訪工,陶土冶鐵。匠成于心,授規(guī)于手。”

    [21]“是□□現(xiàn)圓光”在諸書中缺三字,據(jù)《碑志》刪一空,故缺兩字。

    [22]“一唱言而遠(yuǎn)近檀越莫不響應(yīng)”諸書脫“一”字,據(jù)《碑志》與原刻補(bǔ)。“言而”兩字,《碑志》闕如,據(jù)諸書與原刻殘筆改補(bǔ)。

    [23]“始自天德三年四月十四日揆日興工,至當(dāng)年八月十五日新功就?!薄笆肌痹凇犊h志》《市志》《通志》《金石志》中脫,據(jù)《碑志》補(bǔ)?!稗袢铡睘闇y量日影,古代常用來確定營造方位。《詩經(jīng)·鄘風(fēng)》載:“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敝T書誤作“癸日”,《市志》誤作“癸丑”,據(jù)《碑志》與原刻改?!疤斓氯晁脑率娜铡奔?151年5月2日,日干支“乙卯”,非“癸日”,更非“癸丑”,亦為證。“八月十五日”即9月26日?!靶鹿Α敝T書脫“新”字,據(jù)《碑志》與原刻補(bǔ)?!肮Α苯哉`作“工”,今據(jù)原刻改。

    [24]“特”在《市志》《碑志》《輯?!贰度稹分凶鳌笆选薄B?lián)系下文,“不特……又……”搭配合宜,故取“特”。

    [25]“如是”在《縣志》《市志》《通志》《金石志》中脫,據(jù)《碑志》與原刻補(bǔ)。

    [26]“佛惠”諸書誤作“欣惠”,據(jù)前文與《碑志》改。

    [27]“猶有舍利,尚建塔以藏之。況今舍利銜齒附骨”中“猶”諸書誤作“尤”?!吧薪ㄋ圆刂薄皼r今舍利”,諸書脫。據(jù)《碑志》與原刻改補(bǔ)。

    [28]“從事”為幕職官泛稱,在文中亦可專指“王庭圭”所任“節(jié)度判官”一職?!督鹗贰ぐ俟僦尽份d:“判官、推官、掌書記、主簿、縣尉為‘幕職官?!?/p>

    [29]“止曰無系”中“曰”在《市志》中誤作“日”,據(jù)諸書改?!盁o”在《碑志》《輯?!贰度稹分凶鳌盀椤薄!盁o系”為佛語常用,意為無有系縛,故取。

    [30]“趣”在《市志》《碑志》中誤作“取”,據(jù)諸書與原刻改。

    [31]“業(yè)具”諸書誤作“建得”,據(jù)《碑志》與原刻殘筆改。

    [32]“紀(jì)”在《市志》《碑志》中作“記”。

    [33]“大金國天德四年歲次壬申四月丙寅朔己卯日丁卯時”中“天德”為金海陵王年號,“天德四年”為1152年。“歲次壬申”即年干支為“壬申”?!八脑隆痹凇犊h志》《市志》《通志》《金石志》中脫。據(jù)《碑志》及原刻補(bǔ)。另按,“朔”為初一,“丙寅朔”,即初一日干支為“丙寅”。此為告朔,意在言明初一日干支是何。查天德四年初一日干支為“丙寅”者,唯四月,亦為證?!凹好铡奔此脑率娜??!岸∶畷r”為5~7時。綜上,石碑建成于天德四年四月十四日,即1152年5月20日,是日為重修興工一周年。

    [34]“仁”為碑殘失字,據(jù)銘文“有邑人郭興仁顯武者”補(bǔ)。

    [35]“龍虎衛(wèi)上將軍……食實封一佰戶李三錫立石”結(jié)銜。此類成例:散官、某軍節(jié)度、某州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使持節(jié)某州諸軍事、某州刺史、勛級、封爵、食邑、食實封。據(jù)碑文,此州為“邢州”,此軍為“安國軍”。另按典章,“李三錫”正三品,郡侯?!督鹗贰ぐ俟僦尽份d:勛級“正三品曰上護(hù)軍”,食邑“郡侯一千戶,實封一百戶”。金制,武官“皆服紫”“皆不佩魚”,故結(jié)銜無“賜紫金魚袋”。立石,樹碑習(xí)語。碑殘失字頗多,據(jù)典章及成例補(bǔ)。■

    猜你喜歡
    碑銘古塔金代
    楊曉利:三十年拍攝古塔三千座
    讀報參考(2022年25期)2022-05-30 10:25:14
    金代張楠墓志考釋
    突厥盧尼文碑銘所記b?kli ??lig il及勿吉—靺鞨之稱新釋
    金代吏員服飾淺探
    對金代提點(diǎn)刑獄的幾點(diǎn)認(rèn)識
    長白山冊封始于金代
    古突厥文碑銘中ik芻議
    景州古塔
    岷峨詩稿(2014年3期)2014-11-15 04:13:24
    古代突厥文碑銘文獻(xiàn)中所反映的原始崇拜
    葉尼塞碑銘威巴特第九碑淺釋
    蓬溪县| 新龙县| 苏州市| 海安县| 南溪县| 怀远县| 全南县| 平果县| 保定市| 彭水| 镇原县| 定州市| 沐川县| 碌曲县| 视频| 策勒县| 永胜县| 陇南市| 金昌市| 隆德县| 疏附县| 延川县| 福贡县| 乡城县| 武胜县| 青川县| 北宁市| 民勤县| 海丰县| 兴义市| 潜江市| 枝江市| 长寿区| 章丘市| 汤原县| 体育| 益阳市| 吉首市| 常德市| 宁强县|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