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毅芬
摘 要:作文是小學語文學科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且是語文考試中分值最高的一項。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作文都保持著較高的重視,然而實際取得的教學效果卻不如人意。由于教師忽視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教學方法單一固化,作文教學逐漸趨向功利化、程式化?;诖?,文章從新課改的背景切入,分析如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寫作;興趣;個性表達
一、 引言
2011年頒布的新課程標準對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面,新課標要求教師通過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其能夠?qū)⒆陨淼母惺芨吨T筆端。文章首先對現(xiàn)階段小學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分析,之后闡述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具體方向,最后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具體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為教學實踐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 當前階段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造成的結(jié)果分析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存問題
首先,寫作教學目標趨向功利化。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導向,教學目標有偏差會造成教學效果的降低。而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顯著問題之一就是目標功利化。具體來講,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大多著眼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作文水平,教師往往會從專業(yè)文學的角度,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判,而新課標只要求小學生做到“大膽寫作、具體明確、文從字順”。以教材課文的標準去要求學生,絕大部分學生都無法達到教師所謂的“標準”,學生逐漸對寫作產(chǎn)生畏難情緒,失去興趣。
其次,寫作內(nèi)容存在范圍限制。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在布置寫作任務時,往往會給出固定的形式和主題,一旦超出這一范圍,教師就會以“跑題”處理。換言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即使因外部環(huán)境變化以及自身情感波動獲得了全新的體驗,也沒有發(fā)揮的余地,只能按照教師既定的模式。如,關于景色描寫的作文,如果出現(xiàn)敘事與抒情的部分,就會被教師點出不恰當。
最后,寫作教學過程趨向程式化。語文寫作所考驗的是學生對語文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程度,其中涉及了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多方面內(nèi)容。但現(xiàn)今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往往是給出特定的目標、標準以及材料,寫作教學過程逐漸簡化為一套程式。整個寫作過程基本上不會融入學生自身的感情,學生只是跟隨著教師的引導確定寫作主題、明確寫作要點、參考范圍進行實操,這就導致學生的作文中包含大量的廢話、套話,缺少真實情感。在這樣的模式之下,學生寫作的創(chuàng)造性被消滅,學生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學生的角色逐漸被異化。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所帶來的結(jié)果
首先,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漸喪失。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應該致力于引導學生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以及想法,換言之,作文是表達自我的載體和工具,重點是自我情感的表達。但現(xiàn)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程式化和功利化導致寫作成為學生的任務和負擔,學生自我表達的興趣逐漸喪失。
其次,學生的寫作自信遭到打擊。前文已經(jīng)提到,新課標對小學階段語文寫作教學提出的要求是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具體明確、文從字順”。不能否認有一些天賦異稟、知識積累量大的學生能夠大大超出這一標準,但部分學生是做不到的。而教師過于專業(yè)化的評判導致學生的寫作學習充斥著不斷的批評,學生很少獲得鼓勵和表揚,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信心將受到巨大的打擊,在寫作中猶豫不決、謹小慎微。
再次,學生的寫作個性被扼殺。寫作是學生情感的個性表達,他們需要通過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自主選擇寫作內(nèi)容、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將切身感受清楚明晰地表達出來。但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點卻出現(xiàn)了偏移,教師過度重視作文質(zhì)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表達,導致學生為了獲得高分,引入大量的空話、假話、套話。
最后,寫作教學效率低。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所采用的模式非常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通常是限定一個思路,讓學生根據(jù)范文進行仿寫,很少會針對性地進行答疑活動。而在寫作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僅僅是為學生的作文打出一個分數(shù),除了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教師很少會針對性的給出改進意見。如此一來,學生只能盲目地學習,不知道該如何有計劃、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水平,學生一味地模仿和抄襲,獨立寫作能力很難獲得真正地提高。
三、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方向以及具體教學策略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方向
首先,鼓勵學生自我表達,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根據(jù)新課改的精神,寫作并不是學生的任務,教師的職責是去激發(fā)、引導學生形成表達自我的興趣,去分享自身的經(jīng)歷、感受以及體驗。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既不能死板地要求學生根據(jù)既定的主題寫作出立意深刻的文章,也不能對寫作的形式做出過于嚴格的限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語言積累不同,在寫作中所采用的表達手法也不同,教師要做的是盡可能地幫助所有學生在其能力范圍獲得更好發(fā)展。
其次,注重寫作教學中的不確定因素,尊重學生不同的觀點。雖然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都會進行一定的教學設計,預設整個教學過程的實施,但在實踐中,一些隨機性因素卻會使教學過程呈現(xiàn)出更加多元化的發(fā)展方向。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個性體驗與表達,其中包含的許多因素都是動態(tài)的,在不同情境之下生成的內(nèi)容也呈現(xiàn)出差異化特征。學生視野、閱歷以及思想的差異會使學生形成許多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雖然有時候會偏離正確的價值觀,但它所體現(xiàn)出的是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因此不應該
盲目地進行打壓,而是要辯證地對學生加以引導,盡可能地尊重學生表達的意愿,并對這種觀點形成的深層原因進行分析,這樣更加有利于引導學生的健康成長發(fā)展。
最后,注重寫作過程的多重交流,將學生引入寫作評價和修改過程中。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一切活動的開展都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正確做法是以平等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鼓勵其進行獨立思考,如此才能將其創(chuàng)造性充分激發(fā)出來,換言之,教師不應過多地干預學生的寫作過程,而是要激發(fā)其自主意識,給予其充分的自由,使學生突破考試和標準的束縛,尋求心靈與情感的歸宿。最好讓學生親自參與到作文評價與修改之中,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文章進行分析討論,找準修改的方向。教師只需要提出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