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璟雯
我是達·芬奇,自小就喜歡畫畫。然而,我從來沒有修改過畫作,每次畫完之后就把它丟在一邊,也沒有反復畫過一幅畫。
父母看我在畫畫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卻始終沒有進步,就為我找了一名老師。他是當時的雕塑大師、繪畫大師——佛羅基俄。我自然激動不已,拿出平常舍不得用的筆,削好,在桌子上擺放得整整齊齊,每個色號都按順序排好。我在座位上坐得筆直,等待老師到來。
老師走了進來,“啪”的一聲輕響,在講桌上放了一個雞蛋。我不禁納悶:老師帶雞蛋干嗎?這時,他開口說道:“這節(jié)課的任務是畫雞蛋,讓我了解一下你的畫畫水平。如果這節(jié)課畫不好,下節(jié)課就繼續(xù)畫,直到畫好為止。”我拿起筆,露出自信的笑容。畫雞蛋嘛,無非就是畫一個橢圓,然后涂上幾筆,這還不簡單?我在紙上“唰唰唰”畫起來,僅用了3分鐘,就畫好了一個逼真的雞蛋。我拿起畫紙欣賞了一番,然后邁著自信的步伐向老師走去?!熬€條不流暢,陰影層次亂,顏色漸變不行,拿去重畫?!崩蠋煱欀碱^說道。一節(jié)課下來,我畫了上百個雞蛋,畫紙都成堆了,可是沒有一幅畫讓他滿意。他每次都以近乎相同的評語評價我的畫,然后將我的畫作放在一旁,叫我重畫。
每天等待我的,都是一句“昨天不過關,今天繼續(xù)畫雞蛋”。每天重復畫雞蛋,我從心底感到厭煩,對老師的做法很不理解。
有一天,我仔細看著畫好的雞蛋,突然覺得很不順眼。修改了無數(shù)次,畫了又擦,擦了又重畫,終于畫出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雞蛋。這是這段時間我畫得最滿意的一幅了,老師不會不滿意吧?
我心情忐忑地把畫交給老師,這次他眉頭舒展,露出一絲欣慰的微笑,點點頭說:“不錯!你知道我為什么讓你重復畫雞蛋嗎?你可不要覺得畫雞蛋簡單!別看一個雞蛋那么小,但是真正將它畫好很難。你現(xiàn)在的畫線條流暢,上色很均勻,進步很大,這是反復訓練的結(jié)果。”
很多年以后,我為一位商人的妻子畫了一幅畫,名為《蒙娜麗莎》。畫這幅畫時,我反復修改細節(jié),最終我花了1 2年完成了這幅畫。世人皆驚嘆我的畫作栩栩如生,但只有少許人知道,這栩栩如生的畫作是反復修改出來的。
我曾以為重復畫雞蛋沒有意義,細細想來,我錯了。正是這反復的訓練,才成就了我。
(指導老師 尹 宏)
簡 評
重寫經(jīng)典。這是一篇讓人會心一笑的作品,給人很大的寫作啟發(fā)。
達·芬奇畫雞蛋,反復訓練成正果。這個勵志故事幾乎人人皆知,并且會拿來教導別人。類似的“經(jīng)典教化”,在中小學生的成長中比比皆是。
作者化身達·芬奇,想象其“畫雞蛋”過程中的所作所為、所惑所惱、所感所悟,并聯(lián)系早先畫藝久久不進步、后來創(chuàng)作《蒙娜麗莎》的材料,完整呈現(xiàn)了“我曾以為”的來龍去脈。可謂想象合理,結(jié)論自然,水到渠成,且細節(jié)渲染到位,心理展示精準。
試想,假如為了表達“不斷重復,積累基礎技能,才能取得驚艷成就”這一主題,我們只是講述個人經(jīng)歷,或大談大道理,會不會少點意思甚至索然無味?
一頭扎進一個經(jīng)典故事,設想換位成為故事的主角,嘗試一把重寫經(jīng)典,含蓄婉轉(zhuǎn)地表達我們的思想,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郭培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