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
你們好嗎?
剛進入八月時,天氣依然炎熱,但立秋之后,迎面吹來的風就有了一絲涼意,仿佛秋天與夏天會面時輕輕的一擊掌。古人到了這樣的日子,就開始盤算田間地頭的作物,估摸這一年的收成,心頭自有一種平和與篤定。
當今的中國人更是如此。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回望光輝歷史,擘畫光明未來,讓所有中華兒女熱血沸騰,豪情滿懷。如今的中國人,越來越有底氣了,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毫無疑問,今天這平和篤定的日子,是黨領(lǐng)導我們奮斗而來的。第七期上半月刊的“獨家策劃”《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立足點,講述黨百年歷程的偉大與艱辛,更闡明了一個樸素又顯而易見的道理——“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這組專題稿件得到了眾多讀者的共鳴,讀者連紅深情地點評道:“這組文章呈現(xiàn)了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內(nèi)容豐盈,令人感動、振奮和鼓舞?!?/p>
年輕人為何愿意聚集在黨的旗幟下?黨是如何緊緊“抓住”年輕人的?第七期下半月刊的“獨唱團”《黨的年輕人》以飽含激情的文字回答了以上問題。讀者劉穎認為:“讀了很多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的文章,這一組文章的切入點很特別,讓我既感動,又深受啟發(fā)?!?/p>
年輕讀者劉文邦讀過“名人”欄目的《賀敬之:時代的歌手,人民的詩人》之后,對賀敬之這位可敬的作家有了新了解,他說:“學過《回延安》,也看過《白毛女》,卻是第一次深入了解賀敬之本人的人生故事,很感動。”“致青春”欄目的《梅子熟時梔子香》勾起了讀者楊穎對夏天的記憶:“文章很應(yīng)景,筆觸細膩,讓人覺得很美好?!弊x者梁冬青很欣賞《開啟城市野生動物課》等“觀察”欄目的稿件:“這些作品視野開闊,思辨性強,給了我很多啟發(fā)。”
有不少讀者還特別提到了我們的封面。讀者周美鳳說:“這期的封面特別喜慶,與慶祝建黨100周年的喜慶氛圍相得益彰?!备嬖V大家一個小秘密,我們第五、六、七期上半月刊的封面各有主題,拼在一起又能組成一幅完整長卷,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感謝你們的來信,承蒙厚愛,我們一定會繼續(xù)努力。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