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榮
【摘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教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真正教育好學生;一個教師唯有在心里時刻裝著自己的學生,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優(yōu)秀的學生。如果缺乏愛,就不會有成功的管理,更不會有豐碩的教育成果。因此,可以說,愛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關(guān)鍵詞】教育;愛心 ;成功的基石
人生如白駒過隙,彈指一揮,不經(jīng)意的發(fā)現(xiàn),原來我從事教學工作已過了18個年頭。18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有12年當班主任的經(jīng)歷,在這過程中,我有過苦,有過累,也有過辛酸與甜美。最令人高興的是,當我對學生付出了愛,我也收獲了愛。這些年的班主任經(jīng)歷,讓我深深地領(lǐng)悟到:愛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教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真正教育好學生;一個教師唯有在心里時刻裝著自己的學生,才能教育出真正優(yōu)秀的學生。”這是我從《教師專業(yè)標準與專業(yè)成長》這本書上看到的、感觸最深的一句話。相信不少當過班主任的教師都會有這樣的意識,要當一個好的班主任,就得創(chuàng)建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而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必須得有一個追求上進、團結(jié)溫磬、協(xié)調(diào)一致、互幫互助的氛圍,必須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班級風氣。然而,要營造這樣的氛圍,樹立這樣的班風,“愛”是極為重要的。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老師愛學生,師生感情就會好,那么老師的表揚,學生會認為是鼓勵,老師的批評,學生會認為是愛護,這就會促使學生向老師提出的要求或目標不斷前行;相反,如果老師不愛學生,師生關(guān)系就會緊張,那么老師的表揚,學生只會認為是在哄人,老師的批評,學生則會認為是在故意整人,這樣就會導(dǎo)致學生對老師失去信心,使老師在創(chuàng)建和管理班級中受到較大阻礙。所以說,愛心,不僅是班級建設(shè)的基礎(chǔ),還是班級建設(shè)的靈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應(yīng)對學生有博大的愛心,為學生的成長做出無私奉獻。
記得在前幾年,我當七年級班主任時,一個和我同年級的班主任,就因為在管理中沒能對學生獻出足夠的愛心,致使班級學生精神渙散,最終班級被拆分。這位班主任責任心強,工作也勤奮,由于她班的學生比較調(diào)皮,故她常把一整天的空閑時間放在管理學生上。教師辦公室里常能看見她找學生談話的情景,然而她與學生的交談中,更多的是對學生的責備與指控,因此她對學生的教育似乎沒起到多大作用,學生們依然是我行我素,班風也更是越來越差。直至有一天,我親身目睹了她與一位學生發(fā)生沖突的一幕,我才明白,原來愛心真是師生關(guān)系的構(gòu)建和班級建設(shè)的基礎(chǔ)。那天,我上完兩節(jié)課回到辦公室休息,不一會兒就看這位班主任氣沖沖的揪著一個男同學的衣領(lǐng)走進辦公室。很快,她就發(fā)話了:“你算什么,老師說你兩句,你竟然頂撞我,還罵我?把你家長叫過來,帶你回家,我沒法教你,也不想再教你了……”只聽見那學生說:“你都沒了解清楚事情,上去就臭罵我一頓,我氣不過才頂撞你幾句,是你先罵我……”“你不要再說了,你這種不尊重老師的學生,我是絕不會再要了……”這時這位老師更火了,臉也漲得通紅,說話更是火氣十足。過了一會,學生家長來了,知道事情原委后,罵了孩子,而后又替孩子求情,求老師原諒他一次,如有再犯,再把他接回去,可老師態(tài)度非常堅決地說:“原諒他,給他機會,沒門!我不可能再教你這孩子,如果我不小心又說了他,搞不好他還會打我呢,你帶他回去吧……”家長好說歹說,老師態(tài)度絲毫沒有緩和,突然,一直低著頭的學生說了一句:“回就回,你這樣的老師我更不想跟。”說完拂袖揚長而去,家長跟去了,只留下滿臉怒火與驚愕的老師在座位上唏噓……從這件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有愛心,只有心中有愛,才會全身心付出,才能用心去理解、感化學生,也只有對學生付出了愛,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與尊重。所謂“愛人者,人恒愛之”,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吧!
愛心不僅是班級建設(shè)的基礎(chǔ),更是進行教育工作的前提。要教育學生,必須先熱愛學生。學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渴望得到周圍的人的關(guān)心,特別是教師的關(guān)心和愛護。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漸漸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態(tài)度常反映著集體甚至是社會對他的知識能力、品行等的評價及重視,他們會由此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并激發(fā)出奮然上進的信心和力量。
所以,教師熱愛學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苯處煂W生無私、寬厚的愛的情感,能使學生真切感覺到我們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友誼。一個學生往往會從崇敬一個全身心熱愛學生的教師開始,體驗師生之間的美好感情,去正確看待人生,積極地投入為人民服務(wù)的事業(yè)中去。相反,一個常被教師冷漠、厭棄的學生,則往往只會體驗到集體、社會對他們的否定和排斥,從而產(chǎn)生一種被遺棄感和自卑感,以及嫉妒怨恨的心理。這種消極的情感體驗會使學生獲得勢利、狹隘、仇恨等道德經(jīng)驗,嚴重影響他們?nèi)烁窠∪l(fā)展,這勢必給學生的成長帶來損害。因此,熱愛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
我和一個學生就發(fā)生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我曾經(jīng)接管過一個八年級的班級,這個班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積極的,愛學習的,只有極個別的幾個學生目標不明確,行為有點散漫。其中有一個男同學,他平時不愛學習,上課又常會遲到、睡覺、玩手機等。為此,我多次找他談話,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給他提出學習目標。我還嘗試讓他當班干部,讓他從管理中不斷克服自身的不足,但是他的表現(xiàn)還是不盡如人意。因此,我把他的情況告知了家長,可能家長責備了他,第二天回校,他就在教室的黑板寫上“阿榮之墓”幾個大字,以泄心頭之憤。當學生告知我這事,開始我還真有些生氣,但后來一想,這只不過是學生發(fā)泄情感的一種方式罷了,我不能因此而失去了理智,于是我課間把他叫出來,微笑著對他說:“你對老師真好,現(xiàn)在就想著給老師修墓,如果老師百年之后,能得到你的一塊墓碑,我將死而無憾了?!蔽覍λf完這話就讓他回教室上課了,他似乎覺得不可思議,我沒批評他,反而“表揚”他。后來的一段時間,他的確收斂了許多。但由于他基礎(chǔ)差,最終他還是沒畢業(yè)就出去打工了。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他的電話:“老師,你還記得我是誰嗎?”我聽出他的聲音,說:“我知道你是誰,你是xxx?!薄拔以?jīng)罵過你,你還記得我?你不怪我嗎?”“為什么要怪你?你也只不過是發(fā)泄一下心中的不滿而已,況且,你是我的學生,我能理解你的行為,我只希望你能過得好……”“謝謝你,老師,我知道怎么做了,等我掙了錢,回去看你,請你喝茶?!?/p>
這一經(jīng)歷更是讓我明白,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有誠摯的愛,才能獲得學生對自己的尊敬、信任和親近,才能創(chuàng)造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chǔ)。否則,就會讓教育走向相反的方向,像我前面所舉的那位班主任的例子就是這樣。
總之,教師的愛就像陽光和雨露,澆灌著幼苗和花朵。有了愛的澆灌,才會有愛的豐收。作為一個教師或班主任,只要我們能從心底熱愛學生,用愛心讓他們鼓起風帆遠航,我想每個學生都能駛向成功的彼岸,我們的教學工作同樣會收獲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燕學敏.教師專業(yè)標準與專業(yè)成長[M].中國出版集團,2013.
[2]涂光輝,雷曉波.班主任工作技能[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