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
血管性認知障礙是常見的精神障礙性疾病,多發(fā)病于老年人群,通常臨床表現(xiàn)為記憶力下降、認知障礙及癡呆等,嚴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1]。老年血管性認知障礙臨床癥狀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即血管病繼發(fā)腦損傷的神經(jīng)癥狀和造成癡呆的神經(jīng)癥狀,其中多數(shù)患者是由血管病引發(fā)的認知障礙,分別體現(xiàn)在失讀、失算、無感、失語、幻覺及情緒異常等,若不采取相應治療,理解能力及智力會直線下降直至癡呆[2,3]。專家經(jīng)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血管性認知障礙是由多方面因素導致,包括年齡增長、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吸煙、飲酒及環(huán)境等均會作為危險因素引發(fā)該疾?。?]。據(jù)臨床統(tǒng)計,血管性認知障礙是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致使老年癡呆的疾?。?]。臨床通常采取藥物治療該疾病,但藥物種類相對較多,其療效存在差異化,故臨床將本院于2019 年5 月~2020 年8 月期間治療的78 例老年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鹽酸多奈哌齊片聯(lián)合銀杏葉片的臨床療效,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9 年5 月~2020 年8 月期間治療的78 例老年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采用隨機抽簽法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各39 例。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22∶17;年齡60~81 歲,平均年齡為(70.63±3.56)歲。參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3∶16;年齡61~82 歲,平均年齡為(70.94±3.6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jīng)檢查符合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斷標準;②經(jīng)患者及家屬確認簽訂知情同意書并上交至倫理委員會后獲批。排除標準:①患者及家屬拒絕簽訂知情同意書;②對本研究應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③患有嚴重器質性臟器疾病。
1.2 方法 參照組應用銀杏葉片(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63084,規(guī)格:0.2 g/片)口服治療,1 片/次,3 次/d,連續(xù)治療6 個月。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應用鹽酸多奈哌齊片(貴州圣濟堂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751,規(guī)格:5 mg/片)口服治療,1 片/次,1 次/d,于睡前服用,連續(xù)治療6 個月。兩組患者在整個治療期間需對其飲食方面嚴格控制,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纖維及高蛋白食物。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治療前后MMSE 評分,采用MMSE 評分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3 個月及治療后6 個月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進行評定,以即刻記憶、注意力、地點定向力、計算力、語言能力、延遲記憶及視空間能力7 個維度30 個問題進行評定,滿分為30 分,評分>27 分為正常,分數(shù)越低表示其認知功能越差。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后ADL 評分,采用ADL 評分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3 個月及治療后6 個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定,滿分為100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其能力越強。③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患者MMSE 評分改善情況評定臨床療效,MMSE 評分提升>20%為顯效;MMSE 評分提升>12%但<20%為有效;MMSE 評分提高<12%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MMSE 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MMSE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 個月,試驗組MMSE 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SE 評分對比 (,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SE 評分對比 (,分)
注:與參照組對比,a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ADL 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ADL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 個月,試驗組ADL 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DL 評分對比 (,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DL 評分對比 (,分)
注:與參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n(%)]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老年群體年齡的增長、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外加基礎性疾病導致血管性認知障礙發(fā)病率逐漸升高,患者會呈現(xiàn)出健忘、智力下降、語言功能缺失、認知障礙,甚至癡呆等表現(xiàn),生活無法自理,影響自身生活質量的同時為家庭帶來一定負擔[6]。中醫(yī)方面認為,老年血管性認知障礙屬“癡呆”范疇,銀杏葉片是由銀杏葉提取物制成的中成藥物,具有活血化瘀、舒經(jīng)通絡之功效,該藥物中存在的黃酮類及茄類內酯化合物具有抗凝、抗血栓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促進腦組織供血,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可改善體內各循環(huán)系統(tǒng),尤其是肢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改善較明顯[7]。但單一用藥條件下血藥濃度維持時間較短,藥效有限,很難達到預期治療效果,雖然能降低引發(fā)癡呆的可能性,仍無法獨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動[8]。鹽酸多奈哌齊片是膽堿酯酶抑制劑,屬于第二代長效抑制劑,主要針對阿爾茨海默病記憶力減退功效顯著,經(jīng)專家證實,可用于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對機體乙酰膽堿酯酶產(chǎn)生的乙酰膽堿發(fā)揮可逆性抑制作用,增加體內乙酰膽堿含量,同時抑制腦組織中膽堿酯酶產(chǎn)生,促使改善記憶力及認知功能[9,10]。通過鹽酸多奈哌齊片聯(lián)合銀杏葉片治療該疾病,不僅促進肢體功能恢復,還能提高認知功能,可有效降低引發(fā)癡呆的幾率。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后3、6 個月,試驗組ADL 及MMSE 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聯(lián)合用藥治療可顯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認知水平,可獨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動,減輕家庭負擔,療效對比單一用藥更確切。另外,在研究過程中鹽酸多奈哌齊片與銀杏葉片聯(lián)合應用并未出現(xiàn)心臟及胃腸組織不良反應,安全性高,可適用于各類型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11]。更值得關注的是盡早確診并展開治療可增進療效,故初期臨床癥狀應予以全面檢查,可促進預后恢復。
綜上所述,鹽酸多奈哌齊片聯(lián)合銀杏葉片應用于治療老年血管性認知障礙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使其提升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