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瑩
甲狀腺功能減退根據致病原因可分為周圍性、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三類,是內分泌科常見的疾病。當前,臨床上并無針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特異性治療方案或藥物,患者須終生替代治療[1]。甲狀腺素鈉是當前醫(yī)療體系下最為常見的一種治療藥物,但由于用藥周期過長,單獨使用該藥物患者遠期出現骨質代謝異常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的可能性較高[2],限制了其臨床價值的同時,也迫切的需要找到一種更為理想且安全的治療方案。本文將就科室收治的68 例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進行研究,探討在使用左甲狀腺素的基礎上聯合補硒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68 例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入選病例均對研究知情且符合隨訪的基本要求。將患者根據臨床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36 例)及觀察組(32 例)。觀察組,男14 例、女18 例;年齡27~60 歲,平均年齡(50.9±8.0)歲;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8±1.0)年。對照組,男15 例、女21 例;年齡30~63 歲,平均年齡(52.3±7.9)歲;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3±1.5)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醫(yī)學倫理會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中關于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診斷標準;②伴有或合并出現面肢浮腫、嗜睡、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等典型的臨床癥狀;③治療依從性良好。
1.2.2 排除標準 ①近期有急性感染或合并惡性腫瘤;②合并免疫性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導致的溝通交流障礙;④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⑤對研究所使用相關藥物過敏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⑦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相應的健康行為指導。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使用左甲狀腺素鈉片(Merck KGaA,注冊證號H20140051,規(guī)格:100 μg)初始劑量25 μg/次,1 次/d,持續(xù)治療2 周后調整藥物劑量,每次增加25 μg;硒酵母片(牡丹江靈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40161,規(guī)格:50 μg)50 μg/次,2 次/d;對照組患者單獨使用左甲狀腺素治療,劑量與方法同觀察組一致;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6 個月,評估各項相關指標。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治療效果 以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和生化指標結果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具體分為3 個級別:①顯效:經6 個月用藥后臨床癥狀消失,甲狀腺指標達到正常標準值;②改善:經6 個月用藥后臨床癥狀體征較治療前緩解,甲狀腺指標改善但未達到正常標準值;③無效:不符合上述兩項標準之一或病情加重??傆行?(顯效+改善)/總例數×100%。
1.4.2 不良反應 比較兩組患者開始用藥至停藥后1 周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主要包括胃腸道反應、胸悶、心動過速。
1.4.3 甲狀腺功能及血脂水平 抽取患者的清晨肘靜脈血以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FT3、FT4、TSH、TPOAb水平,以酶法檢測兩組患者HDL-C、LDL-C、TC、TG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88%高于對照組的80.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n(%)]
2.2 兩組治療后的甲狀腺功能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T3(5.76±1.33)pmol/L、FT4(16.80±3.22)pmol/L高于對照組的(5.11±1.29)、(15.12±3.34)pmol/L,TSH(6.39±1.26)mU/L、TPOAb(60.86±11.35)mU/L 低于對照組的(7.22±1.51)、(69.02±13.02)mU/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甲狀腺功能對比()
表2 兩組治療后甲狀腺功能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治療后的血脂水平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HDL-C 高于對照組,LDL-C、TC、TG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的血脂水平對比(,mmol/L)
表3 兩組治療后的血脂水平對比(,mmol/L)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4 兩組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用藥至停藥后1 周,出現胃腸道反應3 例、胸悶1 例、心動過速1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63%;對照組用藥至停藥后1 周,出現胃腸道反應3 例、胸悶1 例,不良反應率發(fā)生率為11.11%;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006,P=0.5835>0.05)。
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甲狀腺素合成和分泌減少,從而導致機體全身性代謝過低的內分泌綜合征,臨床統(tǒng)計顯示:該疾病在50 歲以上人群中的發(fā)病率>10%,近幾年來呈現出較明顯的年輕化趨勢,臨床及社會各界關于該疾病防治方面的相關研究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通常情況下,該疾病不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由此引發(fā)的表情淡漠、思維能力減退、毛發(fā)脫落、嗜睡、畏寒等癥狀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3-5];同時,若患者未及時接受系統(tǒng)治療或用藥依從性較低,還有引發(fā)消化系統(tǒng)、心腦血管系統(tǒng)等功能損害的可能,具有潛在的風險性。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的提升,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預后得到了改善,但該疾病依舊屬于不可治愈疾病,長期科學使用甲狀腺片是常用的治療方案。但從既往病例資料回顧分析來看,由于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治療周期比較長,患者用藥依從性是不確定因素外,甲狀腺片還有引起甲亢和骨代謝異常的可能?;诖?臨床也迫切需要找到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左甲狀腺素鈉屬合成型四碘甲狀腺原氨酸鈉鹽,藥物臨床機制同甲狀腺片,即藥物吸收后會轉化成FT3,改善新陳代謝并提升交感-腎上腺系統(tǒng)感受性和生理機體平衡與脂代謝能力,最終達到改善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目的[6,7]。研究顯示:左甲狀腺素鈉還能在機體中經過脫碘酶轉換成FT3,可在較短的時間內補充甲狀腺激素,促進促甲狀腺激素恢復至正常標準值,進而調整甲狀腺垂體反饋軸。對照組單獨使用左甲狀腺素片治療,雖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從最終的統(tǒng)計學數據對比來看,患者的近期預后依舊有一定的上升空間?;诖?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入了補硒治療,硒是人體機能所必須的一種微量元素,生物學研究表明:硒元素在維持正常甲狀腺功能和碘代謝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硒水平若出現明顯的降低,也被認為是甲狀腺功能減退、免疫功能紊亂和慢性炎性反應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8,9]。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88%高于對照組的80.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治療中,左甲狀腺素片單獨使用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療效,但在此基礎上加入科學的補硒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該結果與目前較權威的研究報告相符合。同時,本次研究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甲狀腺功能和血脂水平進行了評價。結果提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T3、FT4高于對照組,TSH、TPOAb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補硒方案與甲狀腺素鈉聯合治療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甲狀腺抗體水平,由于甲狀腺功能的恢復因此治療效果更為明顯;另一方面,治療后,觀察組HDL-C 高于對照組,LDL-C、TC、TG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脂水平與脂代謝紊亂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換言之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脂代謝紊亂狀態(tài)能否得到有效的改善也是影響其預后的關鍵因素之一,觀察組四項相關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聯合治療方案較左甲狀腺素鈉單獨使用在改善患者脂代謝紊亂方面效果更加理想[10]。最后,聯合方案的臨床效果是否能夠滿足臨床應用的基本要求,安全性也是關鍵指標,很多情況下聯合用藥雖然能夠起到較之單獨用藥更為確切的治療效果,但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各類藥物副反應的潛在風險也更高,這也成為限制其臨床價值的關鍵;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以胃腸道反應、胸悶、心動過速為主,觀察組不良反應率發(fā)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方案在滿足更優(yōu)治療效果的同時兼具良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補硒聯合左甲狀腺素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能夠取得較單一用藥方案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聯合方案的安全性良好,可將其以首選治療方案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