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榮
有的人情緒容易激動,喜怒無常。還有的人腸子容易“激動”,便秘、腹瀉時常出現(xiàn)。后者屬于一種疾病,臨床上叫“腸易激綜合征”(IBS)。這個名字不太好理解,于是有的醫(yī)生就給病人解釋為“腸子容易激動”。這個解釋生動有趣、通俗易懂。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組持續(xù)或間歇發(fā)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yōu)橹饕R床表現(xiàn),無器質性病變的腸道疾病,屬于功能性腸病?;颊咭灾星嗄耆藶橹?,發(fā)病年齡多在20~60歲,女性較男性多見,有家族聚集傾向,常與其他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ㄈ绻δ苄韵涣迹┎⒋妗?/p>
按照大便的性狀,臨床上將IBS分為腹瀉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四種類型,我國以腹瀉型多見。
IBS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多認為與胃腸動力異常、內臟感覺異常、腸道感染、腸道菌群失調、食物敏感性、遺傳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等有關。
1.腸道動力異常。人體腸管有5-6米長,盤曲于腹腔內。正常情況下,腸管沿著一個方向有節(jié)律地蠕動。如果腸管蠕動太慢或不蠕動,腸管就會脹氣,患者腹脹難受,容易便秘,甚至數(shù)天都解不出大便;如果有一段腸管繃得太緊,患者會感覺腹痛難受或腹部不適,甚至可摸到繃緊的腸管,以為是腫塊;如果腸管蠕動太快,患者就會表現(xiàn)為肚子咕咕叫,排便次數(shù)及肛門放屁較多。
腸道動力紊亂是引起腸易激綜合征的重要病理基礎。腹瀉型患者往往表現(xiàn)為腸道動力亢進,小腸傳輸時間明顯比正常人短,而結腸動力和收縮力明顯加快;便秘型患者恰與之相反,腸道動力往往處于不足狀態(tài)。
2.內臟高敏感性。內臟高敏感性就是有些人胃腸道比較“嬌氣”,腸管蠕動稍有異常,就容易引起不適癥狀。比如說有些人喝了10杯啤酒,肚子脹得像個球,但他還說不漲,還能繼續(xù)喝幾杯,這些人腸管敏感性低,能耐受;有些人只喝了一兩杯,就說肚子脹得厲害,不能再喝,這些人就是高敏感性。有些人喝了某種飲料或吃了某種食品,馬上覺得肚子咕咕叫,急急如廁;而有些人卻沒事。
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IBS患者腹痛閾值較正常人低,如對腸管腔擴張存在高敏感性,稍有不適就可能引起內臟一軀體放射性疼痛。
3.腸道感染。急性腸道感染是一種容易與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混淆的疾病。急性腸道感染的患者發(fā)生腸易激綜合征的概率明顯增高。因此,腸道急性感染被認為是誘發(fā)IBS的危險因素之一,主要與免疫功能被激活、腸道黏膜炎癥反應、腸黏膜通透性增加等因素有關。
4.腸道菌群失調。研究發(fā)現(xiàn),73%的患者存在腸道菌群失調,表現(xiàn)為小腸中細菌不正常的過度繁殖。一項研究表明,84%的IBS患者有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比健康對照組高出26倍。
5.食物敏感性。研究表明2/3的IBS患者對至少一種食物過敏。許多IBS患者在食用不含過敏原食物后,癥狀獲得了顯著改善。最常見的過敏原是乳制品(44%)。
6.遺傳因素。IBS患者有家族聚集性,說明該病有遺傳傾向。如果你的家人對食物過敏或者不耐受,那么你吃了這些食物后,很可能會引起一些與家人相同的癥狀。
7.精神心理因素。早年,人們將IBS稱為“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說明心理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緊張、焦慮等是引起胃腸動力異常的主要原因;如果心理處于應激狀態(tài),會導致病情發(fā)作或者癥狀加重,反之則癥狀減輕或好轉。例如,有些患者一上公共汽車就要上廁所,因此出門前反復如廁;但上車后又便急。因此,臨床上也把其稱為情緒壓力綜合征。
綜上,IBS的真正病因取決于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IBS不是由簡單誘因導致的簡單疾病。它是一種綜合征——由許多可能因素導致的一系列指征和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