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芳 黃艷紅 龔志強 蒙田秀 呂 瀟 陳思宏 譚德慧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yī)藥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2
舒肝顆粒(廣西方)由夏枯草、茵陳、虎杖等9味藥材加工而成,具有疏肝開郁、清熱解毒、化濕健脾之功效,是治療黃疸型及非黃疸型急性肝炎的良方。方中夏枯草為君藥,虎杖為臣藥,均有保肝作用。臨床研究表明,夏枯草所含的迷迭香酸通過減輕肝臟炎癥反應(yīng),改善肝纖維化,緩解急性肝損傷來保護肝功能[1-2];虎杖中的虎杖苷具有保護肝臟、抗炎、抗肝癌、降低脂肪肝的作用,大黃素能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減輕肝臟炎癥[3-4]。本研究采用Box-Behnken設(shè)計-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舒肝顆粒(廣西方)的醇提工藝,為后續(xù)舒肝顆粒(廣西方)的工藝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儀器 Agilent1200(配置DAD/ELSD檢測器)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1200色譜工作站(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AE240十萬分之一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JJ1000型電子天平(常熟市雙杰測試儀器廠);HH-S6型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 (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
1.2 對照品與試劑 對照品均購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虎杖苷對照品(批號:111575-201603,純度87.3%)、迷迭香酸對照品(批號:111871-201706,純度90.5%)、大黃素對照品(批號:110756-201512,純度98.7%);甲醇和乙腈(色譜純)購自美國Thermo Fisher公司,液相用水為娃哈哈純凈水。
1.3 藥材 夏枯草(批號:18102001)、虎杖(批號:18051501)、茵陳(批號:18022701)、北柴胡(批號:18102202)、蒲公英(批號:18082202)、蒼術(shù)(批號:18092504)、甘草(批號:18102801)均為廣西仙茱中藥飲片廠生產(chǎn)。馬蘭草、白茅根購自廣西玉林藥市,由廣西中醫(yī)藥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田慧教授鑒定,馬蘭草為菊科植物馬蘭頭(KalimerisindicaL.)的干燥全草,白茅根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莖。
2.1 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
2.1.1 色譜條件 色譜柱:CAPCELL PAK C18(250 mm×4.6 mm,5μm);流動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脫:0~12 min,20%A、12~20 min,20%→30%A、20~25 min,30%→70%A、25~35 min,70%→80%A、35~40 min,80%→90%A;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306 nm;柱溫:30℃;進樣量:10 μL。取混合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進樣分析,結(jié)果表明混合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在HPLC色譜圖中相應(yīng)色譜峰的保留時間一致,各相鄰峰間分離度均大于1.5,理論板數(shù)按迷迭香酸峰計不低于6000。HPLC色譜圖如圖1所示。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
2.1.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按處方量的1/20稱取藥材8.75 g,置25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12倍量60%乙醇,稱定重量,提取2次,每次回流提取80 min,放冷,用6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吸取續(xù)濾液2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過微孔濾膜,即得。
2.1.3 混合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定迷迭香酸對照品8.58 mg、虎杖苷對照品5.89 mg、大黃素對照品5.29 mg,置50 mL量瓶中,加60%乙醇適量,超聲使溶解,再加60%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備用。
2.1.4 標準曲線的制備 取“2.1.3”項下的混合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0.5 mL、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分別置10 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過微孔濾膜,按“2.1.1”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以對照品濃度作為x軸,峰面積作為Y軸進行回歸分析,得到虎杖苷、迷迭香酸、大黃素的回歸方程分別為:Y=31.193X-11.752,(r=0.9997)、Y=11.445X-4.6137(r=0.9998)、Y=7.0932X+10.846(r=0.9995)。結(jié)果表明虎杖苷在5.14~51.40 μg、迷迭香酸在7.76~77.60 μg、大黃素在5.22~52.20 μg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1.5 精密度考察 精密吸取“2.1.4”混合對照品溶液5#,按“2.1.1”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測定虎杖苷、迷迭香酸、大黃素的峰面積并計算RSD值,結(jié)果虎杖苷平均峰面積為1223.98,RSD=0.07%,迷迭香酸平均峰面積為691.97,RSD=0.05%,大黃素平均峰面積為481.15,RSD=0.17%,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1.6 穩(wěn)定性考察 取“2.1.2”項下的同一供試品溶液,在同一色譜條件下分別于0、2、4、8、12、24 h進樣分析,計算虎杖苷、迷迭香酸、大黃素峰面積的RSD值,結(jié)果分別為0.43%、0.63%、1.45%,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
2.1.7 重復(fù)性考察 按“2.1.2”項下的方法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按“2.1.1”色譜條件進樣測定。測得虎杖苷平均含量為2.5585 mg/g,RSD=0.87%;迷迭香酸平均含量為1.8457 mg/g,RSD=0.86%;大黃素平均含量為1.8362 mg/g,RSD=1.74%,表明該方法重復(fù)性良好。
2.1.8 加樣回收考察 分別在已知含量的6份供試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虎杖苷、迷迭香酸、大黃素對照品,按“2.1.1”色譜條件進樣分析,計算平均回收率和RSD值,結(jié)果見表1,虎杖苷平均回收率為98.36%,RSD=1.52%;迷迭香酸平均回收率為99.15%,RSD=1.58%;大黃素平均回收率為99.81%,RSD=1.75%,表明該方法準確度良好。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
2.2 單因素試驗
2.2.1 乙醇體積分數(shù)考察 按處方量的1/20稱取藥材6份,每份8.75 g,置250 mL圓底燒瓶中,固定提取次數(shù)1次,加熱回流提取60 min,分別精密加入40%、50%、60%、70%、80%、90%乙醇各100 mL, 按“2.1.2”項下的方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進樣分析,測定虎杖苷、迷迭香酸、大黃素的總含量,結(jié)果如圖2A所示。結(jié)果表明,50%、60%、70%乙醇提取的總含量高,故選擇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50%~70%進行Box-Behnken設(shè)計試驗。
2.2.2 提取溶劑加入量考察 按處方量的1/20稱取藥材8.75 g,共6份,置250 mL圓底燒瓶中,固定提取次數(shù)1次,加熱回流提取60 min,分別精密加入8倍、10倍、12倍、14倍、16倍、18倍的50%乙醇各100 mL,同上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進樣分析,測定虎杖苷、迷迭香酸、大黃素的總含量,結(jié)果如圖2B所示。結(jié)果表明,加入量在8~12倍時測得的總含量呈上升趨勢,在12倍量時達最高點,提取效果最好,在12~16倍時測得的總含量呈下降趨勢,16~18倍時總含量平穩(wěn),故選擇10~14倍進行Box-Behnken設(shè)計試驗。
2.2.3 提取時間考察 按處方量的1/20稱取藥材6份,每份8.75 g,置250 mL圓底燒瓶中,固定加入12倍量50%乙醇,提取次數(shù)1次,分別加熱回流30、60、90、120、150、180 min, 同上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測定虎杖苷、迷迭香酸、大黃素的總含量,結(jié)果如圖2C所示。結(jié)果表明,加熱回流60 min時測得的總含量最高,提取時間為120~180 min時雖然提取率有所提高,但考慮到生產(chǎn)實際,為節(jié)省生產(chǎn)時間,選擇30~90 min進行Box-Behnken設(shè)計試驗。
2.2.4 提取次數(shù)考察 按1/20處方量稱取藥材8.75g,共3份,置250 mL圓底燒瓶中,固定加入12倍量50%乙醇,分別提取1、2、3次,每次 60 min,同上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測定虎杖苷、迷迭香酸、大黃素的總含量,結(jié)果如圖2D所示。結(jié)果表明提取2次時測得的總含量最高,提取效果最好。
圖2 單因素試驗考察結(jié)果
2.3 浸膏得率的測定 精密吸取各乙醇提取液 20 mL,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通則2201)測定,計算浸膏得率Rt (%)。
計算公式:Rt (%)=(M2-M1)/W×V/20×100%
2.4 Box-Behnken設(shè)計-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醇提工藝
2.4.1 Box-Behnken試驗設(shè)計與結(jié)果 在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依據(jù)Box-Behnken中心試驗設(shè)計原理,設(shè)計三因素三水平17個實驗點的響應(yīng)面法分析模型,以乙醇的體積分數(shù)(A,%)、提取溶劑加入量(B,倍)、提取時間(C,min)為自變量,固定提取次數(shù)為2次,以總含量和浸膏得率的綜合評分(R)作為本次實驗的響應(yīng)值,因素與水平詳見表2,Box-Behnken設(shè)計與結(jié)果見表3。
表2 因素與水平
2.4.2 模型的建立及顯著性檢驗 通過Design-Expert 8.0.6軟件對表3的數(shù)據(jù)進行回歸分析,以乙醇體積分數(shù)(A)、提取溶劑加入量(B)、實驗提取的時間(C)三個因素對綜合評分進行響應(yīng)面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以及二次多項式方程對各個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得回歸方程為Y=-295.35850+6.80485A+3.77413B+0.038017C-3.30000×10-3AB+3.50000×10-3AC+6.24444×10-3BC-0.058405A2-0.019758B2-5.44500×10-3C2,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4。
表3 Box-Behnken設(shè)計與結(jié)果
表4 方差分析結(jié)果
續(xù)表4 表4 方差分析結(jié)果
由表4可知,該模型P=0.0015<0.05,表明擬合模型具有顯著性差異。失擬項P=0.1197>0.05差異不顯著,表明該模型的回歸方程具有較好的擬合度和可信度,實驗誤差相對較小。模型的相關(guān)系數(shù)R2=0.9418,表明該模型可解釋3個因素94.18%的變異性,模型可用于醇提工藝中綜合評分的預(yù)測。該回歸模型的顯著性檢驗結(jié)果如表3所示,模型的一次項A、C顯著(P<0.05),二次項A2、B2、C2對綜合評分的影響非常顯著(P<0.01),BC對綜合評分的影響顯著(P<0.05),其他項均不顯著。3個因素的主次順序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提取時間>提取溶劑加入量,交互項對總含量的影響力強弱順序為:BC>AC>AB。
2.4.3 響應(yīng)面分析 利用 Box-Behnken得出的回歸模型作出兩兩因素對綜合評分的交互作用響應(yīng)面曲線圖及等高線圖,從響應(yīng)面曲線圖可以直觀看出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顯著程度以及變化趨勢,曲面的傾斜程度反映兩因素交互作用的顯著程度,等高線的密度反映該因素對綜合評分的影響強弱。由圖3可知,提取溶劑加入量和提取時間兩個因素的交互影響作用最強,故曲線陡峭,等高線呈橢圓形,對綜合評分影響顯著;乙醇體積分數(shù)和提取時間的交互影響較小,等高線接近圓形;而乙醇體積分數(shù)和提取溶劑加入量的交互影響最小,作用不顯著,等高線呈圓形。各因素對綜合評分的影響交互項強弱順序為:BC>AC>AB,與表3回歸系數(shù)的顯著性檢驗結(jié)果一致。
圖3 各因素對綜合評分影響的響應(yīng)面曲線圖和等高線圖
2.4.4 驗證試驗 采用Design-Expert8.0.6軟件預(yù)測最佳醇提工藝參數(shù):乙醇體積分數(shù)57.78%,提取溶劑加入量11.84倍,提取時間81.43 min??紤]到生產(chǎn)過程中實施工藝參數(shù)的可行性,將最佳醇提工藝條件調(diào)整如下: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60%,提取溶劑加入量為12倍,提取時間80 min。在此條件下平行進行3次驗證試驗,結(jié)果見表5,測得綜合評分99.54%(RSD=0.40%,n=3),與模型預(yù)測值98.16%的相對平均偏差為0.40%,表明該醇提工藝條件穩(wěn)定、可靠,同時也說明建立的回歸模型合理。
表5 驗證試驗結(jié)果
夏枯草的活性成分熊果酸也具有保肝功效,且含量比迷迭香酸高[5-7]。故原計劃將熊果酸作為含量測定指標之一,但熊果酸的紫外吸收波長在210 nm左右,且熊果酸和齊墩果酸系同分異構(gòu)體,化學結(jié)構(gòu)接近,只有一個甲基位置的差異,HPLC法較難把熊果酸峰和齊墩果酸峰分離[8],只能選擇夏枯草另一種活性成分迷迭香峰作為含量測定指標。
本研究以君藥夏枯草的迷迭香酸[9]280和臣藥虎杖的虎杖苷和大黃素[9]208-209作為含量測定指標,在波長選擇時發(fā)現(xiàn)虎杖苷峰和迷迭香酸峰在254 nm波長測定時呈現(xiàn)倒峰,大黃素峰在330 nm波長測定時呈現(xiàn)倒峰,只有在306 nm波長測定時3個成分均呈現(xiàn)良好的峰形,且分離度佳,故選擇306 nm作為HPLC法的檢測波長。
響應(yīng)面法適宜于解決非線性數(shù)據(jù)處理的相關(guān)問題,它是以多元二次回歸方程擬合因素與響應(yīng)值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通過回歸方程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的綜合實驗設(shè)計方法,廣泛應(yīng)用于中藥材及復(fù)方制劑的提取工藝條件優(yōu)化。這種方法突破了正交設(shè)計和均勻設(shè)計等線性模型,并且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了改進,精密度有了提高,而且可以自動識別自變量以及非自變量之間的規(guī)律[10]。本次提取工藝研究是在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結(jié)果表明,最佳醇提工藝為加入60%乙醇12倍,加熱回流2次,每次80 min。經(jīng)驗證,本次實驗得到的實驗數(shù)值與預(yù)測數(shù)值的偏差為0.46%,表明該醇提工藝條件合理可行,可用于后續(xù)舒肝顆粒(廣西方)制劑生產(chǎn)的醇提工藝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