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麗,宋秀嬋,梅秋風,謝如湖,姚玉婷
(東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全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護士培訓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突出專業(yè)內涵,注重實踐能力,大力培養(yǎng)臨床實用型人才[1]。勝任力指組織中員工所具備的能夠勝任工作崗位要求的知識、技能、能力和特質[2]。ICU患者病情復雜且危重,并發(fā)癥多,要求ICU 護士需具備專業(yè)的急救技術、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3]。ICU護士勝任力水平的高低對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和治愈率等有直接影響[3]。因此,制定與崗位勝任力相匹配的培訓考核體系成為護理管理者的重要任務。綜合病例下站點式考核是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一種,由一系列模擬臨床情景的考站組成,培訓者根據標準化病人(SP)病情變化,在規(guī)定時間內依次通過預設障礙或知識點,考核護士的臨床急救能力和綜合能力,培訓效果顯著[4-5]。因此,本研究對ICU護士實施綜合病例下站點式考核培訓,以期提高ICU護士崗位勝任力,現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35名ICU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其工作性質全部為臨床護理。其中女30名,男5名;年齡19~35(25.34±6.52)歲;學歷:本科28名,大專 7名;職稱:主管護師7名,護師19名,護士 9名;工作年限為 1~15年,其中≤3年9人,3~5年13人,5~10 年 9名,10~15 年 4名。納入標準:取得護士資格證;在ICU連續(xù)工作1年以上;自愿參加本研究者。剔除標準:連續(xù)休假或外出進修超過2個月者。
2019年1 ~6 月對ICU護士采用常規(guī)培訓,即以小組為單位,每組設立帶教組長,先集中組織護士進行呼吸心搏驟?;颊呒本壤碚撝R講授,再進行基礎生命支持、人工氣道建立配合、急救用藥等操作演示,課后護士自行訓練,以獎懲制度為激勵原則記錄護士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況[6]。2019年7~12月采用綜合病例站點式考核,具體內容如下:
1.2.1 組建團隊
由護理部主管護理教育的老師擔任指導者,ICU護士長為組長,遴選5名ICU組長及2名醫(yī)生擔任培訓老師。由護理部對教學團隊成員進行專題培訓,內容包括綜合病例站點式考核的流程,建立并設計綜合病例站點式考核模型、編制護理標準化病例 )nursing standardized case,NSC) 、培訓標準化病人等。
1.2.2 考核目的
模擬臨床真實的危重癥患者搶救場景,主要考核護士作為復蘇搶救人員配合醫(yī)生實施危重癥患者的搶救能力。
1.2.3 考核方案
以ICU最常見的休克案例為背景,依據《2015年AHA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為指導,設計休克患者從新入科開始,病情急劇惡化,需經歷多種搶救環(huán)節(jié),考核過程中配備兩名護士協助被考核護士進行臨床搶救,但操作僅限吸氧、心電監(jiān)護、靜脈留置針,搶救過程中被考核護士需評估配合護士操作是否正確,并及時給予指導。需要醫(yī)生操作、下達醫(yī)囑時另有醫(yī)生1人配合。考核要求在25min內完成,不包含準備時間??己斯ぞ邊⒄誂HA高級生命支持評估量表修訂,考核評分表含固定模塊和機動模塊[7],固定模塊主要包括休克患者用藥、室顫心電圖的識別、心電監(jiān)護、靜脈穿刺、CPR、復蘇囊使用、氣管插管配合等急救操作等客觀評價指標,機動模塊包括臨床思維能力、人文關懷等評價內容。
1.2.4 考核方法
考點設置在ICU示教室,首先由被考核護士進行病例抽簽后進入考場,再由考官發(fā)放病例資料,被考核護士在5min內審題及完成備物準備??己四M臨床工作場景,按綜合病例設計流程由參與綜合病例比賽獲獎選手進 行必要的旁白配合[8]??己诵〗M評委應用考核表進行主觀和客觀評分。全部考核后由主考老師和SP進行點評和分析,引導小組成員對整個情景模擬進行反思,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yōu)化培訓方式,實現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效融合,提高護士臨床應變能力。
1.3.1 臨床急救能力評價
比較綜合病例下站點考核實施前后護士臨床急救能力,包括理論和急救操作考核,內容主要包括我科常見急危重癥的相關知識考核,包括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經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理論知識采用筆試閉卷考,總分100分;急救技能考核,包括監(jiān)護、靜脈穿刺、心肺復蘇、氣管插管配合等操作,總分100 分。
1.3.2 護士綜合能力評價
比較綜合病例下站點考核實施前后護士臨床綜合能力,在考核操作中完成護士綜合能力考核評分,評分主要維度包括護理評估、臨床思維、溝通技巧、人文關懷、整體評價各占20分。分數越高說明能力越強。
見表1。
表1 實施前后護士臨床急救能力評價(分,±s)
表1 實施前后護士臨床急救能力評價(分,±s)
組別 理論考核 急救技能考核實施前(n=35) 76.65±6.50 78.68±5.90實施后(n=35) 89.74±4.45 92.31±3.38 t值 12.72 13.24 P值 <0.05 <0.05
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搶救配合綜合能力評價(分,±s)
表2 兩組護士搶救配合綜合能力評價(分,±s)
組別 護理評估 臨床思維 溝通技巧 人文關懷 整體評價實施前(n=35) 12.14±1.77 12.60±1.65 11.37±1.48 12.14±0.91 12.51±1.27實施后(n=35) 13.57±1.33 14.68±1.51 14.29±1.43 14.91±1.17 14.60±1.26 t值 3.48 5.68 8.03 10.18 8.8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護士臨床急救能力是指在護理工作中能夠快速、準確地發(fā)現患者變化,給予恰當地分析和評判,并熟練、果斷地實施護理搶救技能的綜合能力[9]。護士對急救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密切關系到患者的搶救效果與生命安全[10]。本研究中常規(guī)培訓采用填鴨式的知識灌注,單一操作技能演示進行教學,影響護士學習積極性,臨床帶教效果及質量欠佳。而綜合病例下站點式考核以考代培的教學模式使護士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考核案例由臨床真實病例改編,促使護士由“死記硬背”轉變?yōu)橐越鉀Q臨床實際問題為導向的主動學習,既延續(xù)了常規(guī)培訓中對護士技能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又將危重患者病情變化、潛在安全隱患多的特點模擬呈現,通過不斷培訓考核,提高護士急救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水平。本研究中表1顯示,綜合病例下站點考核實施后護士急救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實施前(P<0.05),提示綜合病例下站點考核能有效提高臨床護士急救能力,這與何梅香等的研究結果一致[4]。
臨床綜合能力是護士成功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是發(fā)展各??婆R床技能的基礎[11]。綜合病例下站點式考核是由多個站點組成,隨著患者病情不斷變化植入不同的搶救場景,增加不同人員參與搶救配合,使培訓模式更加臨床實際工作。同時綜合病例下站點式考核以團隊搶救配合的形式為護士提供了跨專業(yè)的學習機會,一方面學習了醫(yī)師對疾病的細致研究及對醫(yī)學知識透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護士臨床思維的拓展,增進醫(yī)護之間的溝通交流,深化醫(yī)學知識的實踐能力[12]。此外,培訓還關注護士的病情評估、評判性思維、溝通技巧、人文關懷等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培訓的全面性和護士的綜合能力[5]。本研究中表2顯示,綜合病例下站點考核實施后護士綜合能力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實施前(P<0.05),提示綜合病例下站點考核能有效提高護士臨床綜合能力,這與柯彩霞等的研究是一致的[13]。
綜上所述,綜合病例下站點式考核的培訓方式,能有效整合護士的知識和技能,使之轉化為職業(yè)能力,提高護士崗位勝任力,更加符合臨床護理實踐對護理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