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琴 楊衛(wèi)東 黎景景 高雅凡
(南京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 南京市口腔醫(yī)院牙體牙髓病科 ,南京 210008)
根管治療可有效清除感染細菌,并修復患者根尖周組織。iRoot BP Plus作為新型生物陶瓷材料,是由硅酸二鈣、硅酸三鈣、氧化鋯等組成,具有較好生物相容性[1]。研究顯示,iRoot BP Plus能夠有效提升根管內堿性環(huán)境,最高pH值可達11.21,且根尖封閉性優(yōu)于其他材料。但臨床關于iRoot BP Plus作為倒充填材料應用于根尖手術的研究并不多見[2]。為此,本研究針對難治性根尖周炎患者,給予iRoot BP Plus材料結合顯微根尖手術治療,對比三氧化礦物凝聚體及銀汞合金作為根尖倒充填材料的效果。
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難治性根尖周炎患者96例(101顆患牙),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A組32例(34顆患牙)、B組32例(33顆患牙)、C組32例(34顆患牙)。3組一般資料的性別及患牙位置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至少接受1次根管治療后臨床癥狀未好轉,或根尖周骨組織仍有破壞;參照對側同名牙,牙根長度正常;治療依從性良好,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中重度牙周炎;無法耐受手術;合并嚴重心、肝、腎、肺等臟器功能障礙;存在牙周病變;牙根內吸收;牙根縱折?;颊呔栽负炇鹬橥鈺?。
分別選擇3種材料進行根管倒充填,其中A組為MTA (登士柏塔爾薩牙科公司,美國);B組為銀汞合金(北京安泰生物醫(yī)用材料有限公司,中國);C組為 iRoot BP Plus(創(chuàng)新生物陶瓷有限公司,加拿大)。
所有患者術前均給予CT或X線影像學檢查以掌握患者患牙病變部位、相鄰解剖關系、牙根長度等情況。所有患牙均給予根管治療并適當超充。術前常規(guī)消毒,在前庭溝處局麻,患牙頰側牙齦處實施齦溝內切口,于相鄰牙的近遠中軸角做垂直切口,形成矩形皮瓣,翻開粘骨膜后在牙科顯微鏡下精準定位根尖,用高速球鉆去骨開窗,清除根尖周圍病變組織,保留唇側骨板。再用金剛砂車針垂直于牙體長軸磨除根尖3 mm。骨腔沖洗采用生理鹽水,根尖孔范圍染色采用亞甲藍,根尖倒預備用超聲工作尖,長度為3 mm,盒狀洞形,方向同牙體長軸。在完全止血隔濕后,A組、B組、C組分別將MTA、銀汞合金及iRoot BP Plus用輸送器送至窩洞,實施倒填充。將各材料壓實后與斷面平行。骨腔用大量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后進行搔刮以使血液充盈骨腔。粘骨模板復位縫合。
1.4.1 O-PAI指數(shù) 記錄兩組術前、術后6個月、12個月的根尖周指數(shù)(O-PAI)變化,1級:根尖周骨質正常,牙周膜間隙均勻,硬骨板邊界光滑;2級:根尖周骨質輕微紊亂,牙周膜間隙不規(guī)則增大,骨小梁粗細不均勻;3級:根尖周骨質明顯紊亂,牙周膜間隙中度增大,骨小梁根面部分吸收;4級:根尖周骨質明顯紊亂,牙周膜間隙大幅度增大,骨小梁較細,根面明顯吸收;5級:根尖周骨質十分紊亂,牙周膜間隙大且亂,邊界模糊,骨小梁細,根尖孔明顯吸收[3]。
1.4.2 術后1周腫痛率 Ⅰ度:術后無腫痛、無叩痛,咬合正常,根尖區(qū)黏膜無紅腫;Ⅱ度:術后輕微腫痛、叩痛,咬合痛,根尖區(qū)黏膜輕微紅腫,藥物治療后改善;Ⅲ度:術后明顯腫痛、叩痛,根尖區(qū)黏膜明顯紅腫,需輸液治療。Ⅲ度腫痛即為發(fā)生腫痛[4]。
采用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分析,3組的O-PAI指數(shù)采用t檢驗。3組術后1周腫痛率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組術后6個月、12個月的O-PAI指數(shù)均低于術前(P<0.05),而A、C組術后6個月、12個月的O-PAI指數(shù)均低于B組(P<0.05),A組與C組術后6個月、12個月的O-PAI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前后O-PAI指數(shù)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前后O-PAI指數(shù)比較(±s)
?
A、C組術后1周腫痛率低于B組(P<0.05),A組與C組術后1周腫痛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2。
表2 兩組術后1周腫痛率比較n (%)
患者女29歲,曾接受根管治療,牙齦反復腫脹溢膿1年余,行根管再治療后,牙齦瘺管仍存在,實施顯微根尖外科手術,術中采用iRoot BP Plus進行倒充填。術前術后X線片見圖1。
圖1 患牙術前術后X線片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為口腔科高發(fā)疾病,目前根管治療是治療此類疾病的有效措施,可避免再次感染,促進根尖周圍組織再生[5-6]。相關調查結果表明,根管治療的成功率在53~94.5%,而造成根管治療后期失敗的原因主要與根管封閉不嚴密相關[7],由于充填材料和牙體間存在微滲漏,因此細菌等可再次進入牙體,從而引發(fā)根管系統(tǒng)感染[8]。本研究選擇iRoot BP Plus作為根尖倒充填材料實施顯微根尖手術取得了顯著效果。
本研究結果表明:iRoot BP Plus材料與MTA的療效相當,且兩者均優(yōu)于銀汞合金。分析原因主要為MTA與iRoot BP Plus性能相似,具有較好生物相容性,可迅速利用根尖周圍潮濕環(huán)境,且良好的抑菌性能可促進患者根尖損傷組織愈合[9]。MTA能夠有效促進骨細胞釋放白細胞介素和細胞因子,并促使成骨細胞附著、增殖,所以其骨缺損修復能力較強,治療后O-PAI指數(shù)較低[10]。而iRoot BP Plus具有X線阻射性,其與根管壁具有較強粘接性,在外力作用下也難以出現(xiàn)移位,并且該材料不會受酸性、濕性環(huán)境所影響。此外,iRoot BP Plus的增殖分化能力與MTA具有諸多共同點,可促使牙本質向分化相關因子表達,包括膠原蛋白、骨鈣素等,具有較強骨缺損修復作用,使治療后患者O-PAI指數(shù)較低。而銀汞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差,且具有較強毒性,因而治療后O-PAI指數(shù)較高。本研究中3組的1周腫痛率差異原因主要與iRoot BP Plus與MTA均可起到相似骨修復效果相關。但MTA的缺點在于實際操作難度大、固化所需時間更長且治療成本較高,因而iRoot BP Plus材料的應用更具有優(yōu)勢。
對行顯微根尖手術治療難治性根尖周炎的患者使用iRoot BP Plus作為根尖倒充填材料,其療效與使用MTA相當,可減輕術后腫痛,促進根尖周骨組織恢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