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松
教育評價在教育教學、課程改革中起著導向與監(jiān)控的作用,是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國家正在推行教育評價的改革,倡導以一種更為客觀、全面、科學的方式去評價學校的教學成果及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行為表現(xiàn)。在家庭中,我們也應倡導科學評價,家長要學習用理性的眼光去評價孩子,以科學有效的評價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讓科學評價成為家庭的主流文化。
請看下面一組數(shù)據(jù)。有媒體報道,在某省學生中,能考進“985”大學的只有1%,50%的學生進不了高中,80%的學生無緣本科。以小學一個班級50個學生為例:平均下來,最終能進入“985”大學的可能不到1個;中考錄取率不到50%,也就是說25個學生連高中都上不了;而高考的本科錄取率整體而言不足50%,換算下來,這個班里只有12個學生能考上一所普通二本大學。
在莘莘學子面前,這些冷冰冰的數(shù)字實在有些殘酷。雖然努力的孩子最終會有收獲,但更多的是未能達成心愿的孩子,以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愿望落空的家長。如果家庭教育僅以這些冰冷的數(shù)字為基礎進行評價,那么無論對孩子還是對家長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讓科學評價成為家庭的主流文化”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家長評價孩子的時候要全面而不片面,要從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冷靜分析孩子已呈現(xiàn)的優(yōu)劣長短;要用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還要以一種包容、接納孩子的心態(tài)去進行評價,對孩子不苛刻、不求全。
那么“讓科學評價成為家庭的主流文化”的意義又是什么呢?意義在于讓孩子在家長的科學評價下得到更多的認可、欣賞和鼓勵,建立起一種積極向上的家庭文化。家長相信孩子,常常鼓勵孩子;孩子信任父母,常常得到父母的肯定、激勵和贊美。這樣的親子關系才會和諧,這樣的家庭氛圍才會溫馨,孩子也能以更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他人,也會成長得更順利、健康。
本期的專題討論我們邀請了相關專家、教師和家長來分享他們?nèi)绾螌⒆舆M行科學評價,希望能給讀者朋友們以參考和啟迪。
(責編? 吳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