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明洪
中國著名固體力學家、清華大學校學術(shù)委員會原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克智如今已是94 歲的高齡,但依然活躍在科研一線,從未躺在過去的成就上止步不前。黃老曾獲國際、國家、部委與省市級獎勵30 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 項、三等獎2 項,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 項、二等獎1 項等。在他送給別人的書上,總愛工工整整地寫上“健康加勤奮,一生不虛度”這兩句話。確實,黃老每天清晨4 點半就起床,隨后就開始鍛煉和工作,“從不浪費點滴時間”。他的高壽,和他愛崗敬業(yè)、不斷創(chuàng)新、堅持鍛煉、不畏疾病等有著一定的關(guān)系。
黃克智院士
1955 年,年僅二十多歲的黃老被國家選中,與其他四位很有成就的老教授一起,被派往蘇聯(lián)莫斯科大學學習。因為勤奮,黃老得到了拉波特諾夫院士的賞識,提出愿意為黃老爭取答辯博士學位。然而,正當他將博士論文答辯準備就緒時,卻接到清華大學的電召,讓他回國參加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的組建工作。經(jīng)過短暫的思想斗爭,黃老毅然啟程回國?!皣矣行枰?,我是共產(chǎn)黨員,沒有理由講條件?!?0 年后,“文革”開始了,可黃老依然沒有放棄科研和學習。據(jù)薛明德教授回憶:當時,清華沒有一臺計算機,只有房山有。黃先生在做管板設(shè)計工作時,要坐半天的長途汽車才能到房山。晚上,他利用別人下班的時間去調(diào)試程序,推算公式。合作的同事也只能睡在黃先生家小孩的上鋪,情況非常困難。在房山?jīng)]有地方住,只能住在堆放白糖的倉庫里,全是蒼蠅。黃先生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堅持進行研究。到了1978 年,我國開始使用黃先生帶頭研發(fā)的管板設(shè)計技術(shù),比美國領(lǐng)先了18 年。當時,黃先生作為受教育的對象,還要參加學習班。去房山后,工宣隊找不到他,就等他回來后,組織大家對黃先生進行批判?!包S先生在那種情況下,依然堅持為國家做事情,是我一生追隨的榜樣。”薛明德教授說。
幾十年來,黃老一面在講臺上教學生,一面在講臺下做研究。他認為一個合格的科學研究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研究的目的是為國家發(fā)展的需要,所以個人研究方向必須與國家需要相結(jié)合;二是研究水平必須緊跟國際先進水平,不能固守一個項目幾十年不變。從年輕時起,黃老每隔10年就轉(zhuǎn)變一個方向:20 世紀50 年代研究殼體理論;60 年代研究塑性和蠕變;70 年代研究斷裂力學與壓力容器;80 年代研究相變力學;90 年代研究應(yīng)變梯度塑形理論……“我喜歡創(chuàng)新。在我的70 年生涯中,每隔5~10 年就要更換一個新的題目,因為我對新鮮事物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我也愿意在困難中考驗自己的毅力和信心。”2012 年,已是85 歲的黃老在院士大會上聽到有關(guān)國外水力壓裂采油的發(fā)展情況后,很是興奮,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盡管黃老從未搞過地質(zhì)、巖石,但他卻敢于挑戰(zhàn)這項新的任務(wù)。他馬上組織隊伍,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收集有關(guān)資料,帶領(lǐng)學生拜訪石油方面的專家。每天早晨4 點起床,攻讀、研究大量文獻。“我必須自己先走一步,才能讓年輕的同志學起來更容易些,信心也會更足些。”幾個月后,他就開始向年輕人傳授他所學到的新知識,每周開課2 個小時。
黃老和他的老伴陳佩英都喜歡鍛煉。每天清晨,他們在四五點鐘就早早起床,用完早餐后,在六點左右出門,先在樓下鍛煉20 分鐘,然后由黃老用電動車拉著老伴去網(wǎng)球場,在網(wǎng)球場打上40 分鐘的網(wǎng)球。由于兩個人的年齡加起來已經(jīng)超過180 歲,打網(wǎng)球的動作顯然不如年輕人矯健,但一招一式卻有板有眼。可以說,清華的體育精神,在老兩口的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黃老九十歲大壽那天,他還按時起床,活躍在網(wǎng)球場上?!拔覐?0 歲開始,堅持每天鍛煉至今已50 年,鍛煉方式多種多樣,我的經(jīng)驗是: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又有興趣的項目,同時要有一個好的團隊大家一起‘玩’。我認為,是這個團隊、這項運動帶給我健康、快樂和友誼,而這也是我晚年幸福生活的重大源泉。”一次,黃老和他的老伴騎著電動車去網(wǎng)球場的英姿被人“偷拍”下來,放在了清華的網(wǎng)絡(luò)上,立刻成為清華的一道風景線。其實,早在10 年前,這對打網(wǎng)球的老夫妻就被媒體報道過。那時,黃老還是“81 歲的網(wǎng)球手”。如今10 年過去,他還在堅持,并認為:“球藝并不高,但貴在每天堅持?!庇捎趫猿皱憻捴两褚延?0 余年,今年已是94 歲的黃老至今耳聰目明,他不無得意地說:“不用戴眼鏡也能看清名片上的小字?!?/p>
其實,黃老的身體稱不上“非常健康”?!?005年,我被查出心血管三根主動脈堵塞,堵塞最嚴重的一根已經(jīng)達到75%,這個指標是要放支架或不放支架的分界線。許多朋友首先勸我停止打球,幾位大夫也勸我裝支架,不能再劇烈運動了??墒俏业淖晕腋杏X良好,我不甘心就這樣變成一個病人。經(jīng)人介紹,我去看了阜外醫(yī)院當時的副院長楊大夫,一位年輕的醫(yī)生。他幫我做了系列檢測后告訴我,‘如果當你打完球感到心理和生理上都很舒服,你就繼續(xù)打球’,這個結(jié)論讓我感到非常振奮。六年后,我去阜外醫(yī)院復(fù)查,掛了300 元特需醫(yī)生的號,見面不到5 分鐘,醫(yī)生就告訴我,‘你的情況很好,以后不必再來了’。當時我就想:這300 元真值,頓時覺得一身輕松?!比缃窠?0 年過去,黃老仍然堅持每天和老伴打40 分鐘網(wǎng)球?!按蚯蚧貋沓鲆簧泶蠛?,身體感到特別舒服,記得自那年以后,我就采取每半年體檢一次的辦法,一切生活照常?!睘榱擞∽C自己的看法,他還舉了一個例子:“我有一位打球的朋友,打球已經(jīng)幾十年,打得比我好。在一次體檢中,發(fā)現(xiàn)他膽固醇偏高。這對于我們這個年齡來說,是正?,F(xiàn)象??伤o張得不得了,球也不打了,到處看病就醫(yī),很快體質(zhì)大幅度下降,沒有幾年就坐輪椅了?!?/p>
1951 年,陳佩英來北京上學,就此與黃老相識、相戀。在她求學的4 年中,黃老默默地等待著,直到1955 年黃老出國前夕,陳佩英大學畢業(yè),才匆匆完婚,然后又是長達三年的兩地分居。陳佩英開朗樂觀,待人和藹,清華力學系的人都稱她為“陳阿姨”。就連黃老也說:“她性格很好,我的很多學生跟她都很親密,他們可能有點怕我,但是不怕她?!痹邳S老家的飯桌旁,有一個大藥盒,里面分門別類地放置著二老平日要吃的各種維生素和藥物。“他管我吃這些藥已經(jīng)管了幾十年,每天3 次,都是他端著水送到我嘴邊喂給我吃,天天如此。這個藥盒他每兩周裝一次。”陳佩英還開玩笑說:“我只管吃進去,他就是給我吃砒霜我也不知道。”陳佩英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剛認識黃老時,黃老患有肺病。為了把黃老的身體養(yǎng)好,她省出自己的零用錢給黃老買豬肝?!坝腥藛栁?,他貧病交加,你為什么還要選擇他?一是他為人正直,善良,性格也比較好;第二,他念書比較突出,一到考試的時候,同學們都排隊來問他。”陳佩英說:“我們相依相伴60 多年,始終形影不離,我覺得這一點我很幸?!,F(xiàn)在很多人因為子女老兩口長期分居,我認為沒有必要。能夠跟老伴天天生活在一起,就是很大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