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君
摘要:關鴻羽教授在《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中寫道:“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的成績往往和他們的學習習慣成正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學習習慣不好,所以成績好壞與學習習慣有直接關系。”因此,立好規(guī)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基石。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 立規(guī)矩 ? 養(yǎng)習慣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遵循知識學習和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立好數(shù)學學習的規(guī)矩,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幫助學生逐漸樹立學習自信心,產(chǎn)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提升思維品質(zhì)。
一、做題的習慣
1.圈劃關鍵詞
如有這樣一道題目:“果園里有桃樹和梨樹共510棵,梨樹的棵數(shù)是桃樹的2倍多60棵。果園里有梨樹、桃樹各多少棵?”
教師說:“在這道題目中,誰是每份數(shù),請用‘______劃出來,并寫上‘每份數(shù),誰是幾倍數(shù),請用‘波浪線劃出來,并寫上‘幾倍數(shù)。”(如圖1所示)
設計思路:在倍數(shù)問題中,誰是誰的幾倍,往往是理解題意的關鍵。而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也較弱,看到這類題目常常張冠李戴。這時,學生若采用圈劃法,做題時數(shù)量關系就會明確得多。同時,學生把重要詞句畫出來進行解讀,再研究問題指向,答題方向就更加清晰明了。
2.勤作圖
如有這樣一道題目:“甲、乙兩輛汽車從相距270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對開出,2小時后在途中相遇,甲車每小時行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教師問:“路程問題的關系式是怎樣的?
學生說:“速度×時間=路程?!?/p>
教師說:“讓我們一起來結(jié)合線段圖解答?!比鐖D2所示。
設計思路: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路程問題層出不窮,包括相對而行、相背而行、追及問題等,要素也很多,包括時間、時間差,路程、路程差,速度和、速度差。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容易混淆不清,而如果先作圖,學生就可以直觀地看到單純的一個速度,還是幾個速度,或者是速度和還是速度差,題中涉及的路程又具體指哪一段,從而將抽象思維轉(zhuǎn)換為直觀思維,降低解題難度,使思路更加清晰。
3.邊念邊寫
在計算三角形面積時,教師應要求學生一邊做一邊念:“底×高÷2。”解方程5x+2=12時,教師應要求學生一邊做一邊念:“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去2,左右兩邊依然相等?!?/p>
設計思路:在公式、性質(zhì)教學后,教師若不及時進行鞏固練習,學生很容易遺忘。尤其是到了復習階段,部分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甚至會忘得一干二凈,這是令教師非常頭疼的問題。因此,由于每個人都有先入為主的認知特性,在進行新課課堂練習時,教師應要求學生邊念邊書寫。學生經(jīng)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和默念后,公式和性質(zhì)自然會銘記于心,知識塊之間也能融會貫通。
4.作畫前先計算
如圖3所示,教師應引導學生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寫在一側(cè)),再計算要求作圖的圖形面積,最后一一作圖。
設計思路:圖形變換的題目看似簡單,倘若不仔細作題就很容易出錯。如圖3所示,學生要先計算面積再作圖,才會思路清晰,領悟和加深公式變換的訣竅。
5.先寫公式,再思考解題方法
如有這樣一道題目:“如果稻谷的出米率是82%,3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 ?)千克;要出32.8千克大米需要稻谷( ?)千克。”
教師問:“出米率是怎么得來的?
學生答:“出米的重量÷稻谷的重量=出米率?!?/p>
教師問:“第一小題中告訴我們哪兩個條件?問題求什么?”
學生答:“已知出米率和稻谷的重量,求大米的重量。”
教師問:“那怎么計算?”
學生答:“稻谷的重量×出米率=出米的重量?!?/p>
設計思路:這類題對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如果學生做題時先寫公式,再尋找已知條件,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在寫公式的過程中,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6.書寫端正、清晰
數(shù)學要求準確,凌亂的書寫會影響視覺,還會導致計算失誤。對于應用題、解圖題的解答書寫,有的學生是哪里有空位置就擠在哪里寫,也不管解題的先后順序,這樣不僅會打亂思維,還會被判為錯誤,得不償失。因此,學生一定要養(yǎng)成數(shù)學作業(yè)字跡端正、清楚的好習慣,解題時按一定的順序步驟排列的習慣。
二、數(shù)學行為習慣
1.細審題
讀懂題是解題的基礎,學生要讀懂題目的已知條件是什么,題目最終要求的是什么,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學生只有讀懂這些信息,才能順利解答題目。為此,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只有養(yǎng)成仔細審題的習慣,才能省時省力,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2.常檢查
“檢查”一詞雖然常在教師口中出現(xiàn),但對學習能力弱的學生而言,他們并不知道怎么檢查,教師應教會學生檢查的方法。如計算題可以采用變換運算順序計算來檢驗,解方程用代入法驗算,應用題可以采用一題多解中的另一種方法檢驗,也可以通過作圖等方式檢查計算步驟的正確性。此外,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就感的機會很少,教師要抓住他們檢查出錯誤的機會,及時表揚,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3.多練習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倍嘧鼍毩曨},有利于學生牢記知識點。許多學生成績下降,是因為某一部分知識學習不透徹,導致接下來的學習一而再,再而三地受阻。如果及時、有效地攻克障礙點,那么學生會樹立學習信心。同時,學生因個體差異,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教師要因材施教,開展有針對性的練習,切不可盲目增加題量,以免引起學生的厭惡情緒。
4.及反思
每個學生做錯題的原因都是不同的,在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的作業(yè)中,教師發(fā)現(xiàn)他們做錯題的原因錯綜復雜。如計算錯誤、數(shù)字看錯、運算符號寫錯、解題方法不對。所以說,錯題反思是學習的重要組成。在出現(xiàn)錯誤時,學生面對教師一般都心存畏懼,所以教師不需要作嚴厲懲處,而是溫和地給他們講出錯誤原因。如若遇到有思維障礙的題目,教師要牽線搭橋。這樣一來,既可以了解學生思維錯誤的癥結(jié),又可以促進溝通,消除師生隔閡,增進師生情感。
5.心態(tài)平
數(shù)學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往往存在抵觸和恐懼心理,所以教師要多和他們交流,提醒他們認真思考,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后總結(jié)歸納,調(diào)整心態(tài),克服浮躁的情緒。
參考文獻:
[1]郭勇俊.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數(shù)學學習習慣之我見[J].青海教育,2020(Z3).
[2]馬曉娟.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J].天津教育,2020(27).
(作者單位: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