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紅
我居住的家屬院里,近來種了些花草,有迎春花、金銀花、各種花色的月季等。
每天下午放學后,院里的孩子都會在大院里玩耍,他們踢球、捉迷藏,互相追逐、嬉鬧。
有孩子在玩耍時會隨意采下盛開的月季花,奔跑著摔倒時壓折了一些剛剛種下的金銀花,甚至有男孩子直接往花草上撒尿。社區(qū)工作人員拍下了這樣的幾張照片,發(fā)到了家屬群里。
鄰居們便議論起孩子們的行為。有人說:“缺乏家教?!庇腥苏f:“查一下視頻,看這幾個孩子是哪家的?讓他們寫個檢討?!币灿腥苏f:“小孩子頑皮,家長批評一下,讓他們懂得愛護花草?!?/p>
我看到照片上這些損壞了花草的孩子們,都是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他們應該是無意的行為,不覺得采花或者壓折花草是損壞公共環(huán)境的行為。但不管怎樣,他們的行為,是應該及時批評教育的。如果家長能認真地為孩子講解這些行為是不良的,以后不僅不能損壞花草,還要愛護花草,相信這些犯了錯的孩子,就會改正錯誤,不再有這樣的行為。
孩子們的成長,就是由無知到接受良好教育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都會出現(xiàn)一些過錯。怎樣理解孩子,正確地對待他們的過錯,就成為父母、老師們應當重視,甚至要學習的問題了。
我們教育的基本原則是,要允許孩子犯錯,也要讓他們認識到過錯,在過錯中學習、認知、成長。
我們的社會、法律把孩子們的成長分為未成年與成年。在未成年時期,孩子們的身心還處在發(fā)育中,沒有成熟,他們更多的是要接受教育,通過學習增長知識;而在成年后,則要自己面對和承擔起社會責任。
無論在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里,在孩子們犯錯時,也正是他們學習和接受教育的好時機,也是需要教育者冷靜與智慧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到:
1.先了解清楚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樣的行為,他們是怎樣想的。
2.根據(jù)孩子的年齡與認知程度,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正確的教育方式一定是溫和的,非暴力與強迫的,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3.關注孩子認識與改錯的過程。不要還沒有了解清楚發(fā)生的事情,就采取粗暴或者武斷的行為,比如不分青紅皂白就給孩子一耳光,或者隨意使用辱罵性的語言,當眾羞辱他們。這樣很容易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讓他們感到委屈,或者想不開。
記得我上小學時,有一男生經常在身后拽我頭發(fā),我忍不住舉手告訴了老師,老師隨口說了句:“他怎么不拽別人的?”這句話讓我童稚的心里涌滿了委屈、疑惑和不知所措,以致到今天都沒有忘記。
孩子們尚幼弱,他們的心智、生活經驗與心理承受能力都不足,他們會把眼前的一片烏云看成整個天空,把父母、老師一句辱罵的話看得過重,有時會因此傷害自己。
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職責與要求是不同的??鬃诱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苯逃卟粌H要成為被教育者的榜樣,還要有關愛孩子的心懷,理解、引導孩子的智慧。
我曾經看到過很多比被教育者錯誤更嚴重的家長、老師。
有一位父親,因為孩子沒有在班里考前幾名,而在教室門前辱罵著孩子;有一體育老師,在一男生跑步落伍時,狠狠地踢了他一腳;我也曾經在上公交車時看到,一粗壯的中年男人拽下一背書包的孩子,自己擠了上去。這些教育者的行為,都會傷害到孩子,讓他們感覺到委屈、壓抑、野蠻與不公正。
教育孩子,是父母、家庭最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學習的事情。在孩子犯錯時,父母應該是第一責任人,要與孩子一起去面對和經歷,而不是批評、責罵孩子。
教育孩子,也是全社會的重要事情。我們成年人,要為孩子的成長著想,為他們所敬、所愛。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當年拿破侖兵敗滑鐵盧就要全線崩潰之時,一些學生請愿參戰(zhàn),拿破侖卻拒絕了他們的請愿。在他看來,這些學生是法國的未來,自己寧愿失敗,也不能犧牲他們。他說了一句名言:我不愿意為取金蛋殺掉我的母雞。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學院階梯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一直激勵著該校師生奮發(fā)上進、好好學習。
世上沒有不犯錯的人,小孩子頑皮、犯錯是正?,F(xiàn)象。孩子們在犯錯中,接受了教育,有了正確的認知,這些過錯,就會有益于他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