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呈悅
據(jù)《北京晚報》報道,2021年5月9日,房山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經(jīng)歷了一次最累最危險卻也最心酸的救援。他們歷經(jīng)18個小時將18名受困驢友安全護送下山。然而,一名獲救驢友的舉動,令隊員們內(nèi)心不大好受。在找到驢友并得知他們十分缺水時,藍天隊員把自己的水送給他們,導致自己后半夜全部斷水。而到了山下安全地帶,一名年輕驢友竟從包里掏出兩瓶水,還燒水泡起了茶。在隊員詢問“大家早就斷水,怎么還會有水”之后,這名驢友答道:“做人需要留一手?!?/p>
作為純公益的民間組織,藍天救援隊集結了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愛心志愿者。這支隊伍不設收費服務。就拿房山藍天救援隊來說,隊伍有嚴格的紀律,不拿救助對象的一針一線。支撐他們在各種危機面前一次次竭盡所能挽救生命的,是甘于奉獻的志愿精神。在這次救援行動中,原本有三條危險系數(shù)不同的道路去救驢友,考慮到被困者的處境,藍天隊員決定走其中最短也最危險的一條“曲曲路”,沿著崖壁盤旋上山,窄處只能容下一只腳。雖然與受困驢友素昧平生,但每個隊員都抱定盡快救人的信念。從這一細節(jié)可以看出,藍天隊員義無反顧、舍己為人的人道精神。
隊員們無私地救人性命,被救者怎能以自私報答恩情?在這場被隊員稱為最累的救援行動中,無論施救者還是被救者,體能的消耗無疑是巨大的,而水則是支撐他們走出大山的重要資源。面對驢友,隊員們紛紛將自己的水貢獻出來,想的是齊心協(xié)力、團結作戰(zhàn);而面對隊員們后來斷水斷糧的處境,這名年輕驢友想的竟然是“留一手”,把兩瓶水穩(wěn)穩(wěn)地藏在包里,到了安全地帶才自己享用,自私到這種地步,真令人匪夷所思。二者行為形成鮮明對比,哪一種無私高尚、哪一種丑陋狹隘,公眾一目了然。
近年來,政府部門多次向市民發(fā)出安全提示,要求切勿攀爬野山。驢友為一時探險之樂,被困野山,首先缺失的是對規(guī)則的敬畏之心;在藍天隊員不顧個人安危、施以援手之時,這名驢友還要對救命恩人“留一手”,更是缺乏感恩之心的體現(xiàn)?!傲粢皇帧钡男÷斆?,恐怕也在“患難”驢友心中留下了并不光彩的形象。
令人遺憾的是,在藍天隊員的救援行動中,類似這名驢友的自私之舉,并非個例。一名北京藍天救援隊志愿者回憶,曾有名被救老大媽被隊員徒步背上六七公里,隊員累到不行了,其家屬卻指著隊員說:“他們就是干這個的?!蔽逡黄陂g,幾名“驢友”非法穿越“鰲太線”遇險,在得救后竟然不愿意按照約定支付救援隊車費,也引發(fā)網(wǎng)友憤怒。
我們總說守望相助,才能紓難解困。只有互相關愛和幫助,困難才能迎刃而解,真情才能久久傳遞。有難同當,有水同喝,才是救援雙方相處之道。不懂感恩的被救者,別再讓你的自私刺傷藍天隊員無私的心。
(摘自微信公眾號“北京晚報”)
【適用話題】懂得感恩 道義 社會公德 規(guī)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