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期。新課程標準不僅要求學生在考試中熟練、靈活應用英語知識,還要求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更多的英語語言文化,培養(yǎng)獨特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詞塊教學方式應用到英語詞匯教學記憶中恰好能夠幫助學生發(fā)展記憶思維,邏輯思維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一個個詞塊猶如一張張強大的思維網(wǎng),學生可以依據(jù)需要自由抽取所需的語言知識,夯實英語學習基礎,培養(yǎng)英語學習能力。而這些正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
【關鍵詞】英語詞匯;詞塊教學;英語思維
【作者簡介】葉成芝,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鰲陽中學。
引言
初中階段,學生處于夯實基礎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時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擁有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四個方面能力。詞塊教學是圍繞核心素養(yǎng)展開的教學方式,它的作用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語法及其使用習慣,以便更好地運用整體思維來判斷英語的詞性及含義;另一方面,它還能夠有效避免自身國語習慣引起的思維定勢等干擾,從而使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更加準確,口語表達更加流暢,進而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一、詞塊教學方式的建立
在探討教師如何有效地通過詞塊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詞匯學習能力之前,應該從理論上,應用上來界定詞塊教學的基本概念,以便后續(xù)研究的開展。
從理論的層面來看,詞塊教學方法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詞匯之間的邏輯與意義關系。在詞塊教學時,不是單個的單詞而是一個詞組或句型作為一個整體單位,這不僅擴大了短時記憶的信息容量,而且把詞組或句型作為新知識來學習,對新詞匯賦予了詞匯邏輯意義。當新詞匯轉變成富有生動意義的詞塊后,新詞匯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原有的知識更加容易建立實質性的聯(lián)系。通過這些詞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詞匯記憶的效果,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詞匯應用的能力。從字面意義來說,英語詞塊分為三類,其一是固定式搭配,如:first of all,in fact, pay attention to,make a contribution to等;其二是半固定式的詞語搭配,如:be angry with, be pleased with,be bored with ;get up, stay up, put up; look for,look after, look at等;其三是按照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靈活式搭配,如:be honest, an interesting story,hard work, listen carefully, keep trying, decide to do, allow sb to do sth,the best way to raise money等。
從應用的層面來看,英語詞塊要比一個單一的英語詞匯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更接近句子,所以學生在初步掌握了英語詞塊的特點與用法之后,將會在其詞匯記憶過程中進行有效運用。通過不斷地積累與練習,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與書面水平也會得到巨大的進步。詞塊的學習,不同于傳統(tǒng)的單詞記憶。傳統(tǒng)的單詞記憶是把單詞孤立出來記憶,學生的記憶是零散雜亂的,運用時也做不到靈活、快速。在國語的學習中,很多字詞放到詞組里更便于記憶,效仿國語的學習,英語學習中推出詞塊學習法。首先,這種學習比一般單獨割裂的單詞學習更有效率,因為它可以幫助學生在記憶單詞的同時也記憶相應的語法結構和語意搭配,幫助他們在使用時能夠更輕松地從詞塊記憶庫中提取知識。其次,這些形式多樣的詞塊在學生的思維中建立起來,還可以幫助學生在用英語表達自己思想時,將注意力轉移到長篇的語句中,豐富語言,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再次,詞塊教學是將知識與應用有效結合起來,通過詞塊的方式來學習英語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
二、初步應用詞塊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Michael Lewis根據(jù)相關理論提出詞塊教學法,其理論依據(jù)是:“語言是語法化的詞匯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語言學習的中心是詞匯”。教會學生靈活地運用詞塊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一個關鍵和核心要素,對發(fā)展學生精確使用詞塊的能力,提高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其文化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初中英語教學具體實踐中,學校和初中英語教師由于缺乏英語詞塊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相關研究,特別是偏僻的縣城,各種條件的限制,致使初中英語詞塊教學這塊相對比較薄弱,我們在初步研究實踐詞塊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詞塊教學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 課前詞塊預習效果參差不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詞塊教學嘗試,大部分組長都能按照《詞塊學習跟蹤記錄表》的任務去完成課前預習,補全詞塊,能夠準確地找出對話、文章中的新單詞并做好標記;班級一半的組員能夠在老師的引導和組長的監(jiān)督下完成對話、短文的詞塊預習;有一半的組員詞塊不會讀、單詞不會預習,英語基礎薄弱,導致較少學生會預先熟讀新詞塊,難以理解新詞塊在句中的深層意義。
學生在進行課前詞塊朗讀的環(huán)節(jié)時,班級大部分學生很難有一個準確的發(fā)音,即使有發(fā)音準確的同學也不愿意讀出聲;有些學生更是因為不會讀、怕讀錯而不想跟讀,最終導致整體的朗讀、跟讀效果較差。
2.課堂詞塊活動展示參與度低。詞塊背誦的內容有詞塊、句型、對話甚至短文背誦。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能夠流利準確地背誦對話、短文;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能在重點詞塊的提示下背誦完整; 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能夠背誦重要的詞塊句型;有五分之一的學生愿意聽講但不會背誦;還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幾乎放棄英語學習。
課堂設置很多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很多組長都不愛發(fā)言、不愿開口、不屑展示自己的風采;很多學生不夠自信,不敢發(fā)言;很多學生不會發(fā)言,不能用英語表達,最總導致這些活動參與度極低。
3.課后詞塊鞏固效果不盡人意。詞塊訂正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聽寫的正確率高,訂正效果良好;有四分之一的學生依據(jù)要求認真訂正詞塊錯誤,學到會寫為止;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在組長提示監(jiān)督下完成訂正詞塊;有五分之一的學生敷衍了事,機械簡單抄寫幾個;還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幾乎不聽寫不抄寫。
詞塊整理分類做成的手操報,內容分別有重點詞塊、句型詞塊、語法詞塊。能夠認真歸納分類整理的很少,大部分是課后的復習內容以及單詞表的詞塊疊加而已,有些連單詞都不愿意書寫。
以上這些現(xiàn)狀在英語詞塊教學中普遍存在,經(jīng)過實踐分析,造成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學習任務分配不明確。教師沒做到“因校因班因生制宜”來設定不同的預習任務和活動環(huán)節(jié),導致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很快地完成相關事宜,對詞塊進行適當?shù)耐卣?基礎中等的學生大部分能夠完成簡單的內容,補全一些重點詞塊;而基礎較差的同學本身就有畏難心理,缺少外界的幫助,難以獨立完成預習作業(yè)。
2. 榜樣作用發(fā)揮不到位。英語基礎較好的同學并沒有起到表率作用,不能為基礎較差的同學提供有效的幫助。學生普遍對英語學習存在著膽怯心理,缺少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對英語詞塊學習并沒有很高的興趣。因此有效提升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也十分重要。
3. 學法教法落實不到位。詞匯教學法強調“詞塊整體輸入、整體輸出”的教學理念,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逐詞輸入、逐詞輸出”的現(xiàn)象。詞塊教學與原先的教學有些出入,學生不能發(fā)自內心地去相信詞塊對英語學習的幫助,故不能接納這一方式。教師也是初次嘗試教學,沒有很多的經(jīng)驗借鑒,在授課過程中出現(xiàn)很多不足之處,推行的各項舉措也是在邊嘗試邊完善。
三、詞塊教學方式的合理應用
1.制定不同程度的目標。在進行詞塊教學時,教師應根據(jù)不同能力的學生為他們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由于在農(nóng)村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詞匯基礎能力參差不齊,如果給他們布置相同的課前預習目標或者課內學習目標,常常會導致一部分同學不能夠按時按量完成,進而影響到他們英語詞匯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影響到詞塊教學的效果。例如,對于英語詞匯的掌握程度可以分為:會朗讀、會拼寫、能背誦、會應用、可延伸幾個階段。對于一些英語詞匯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將他們的目標定位在能應用甚至可延伸這些階段,而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僅要求他們會朗讀。這種根據(jù)學生能力的強弱與英語詞匯掌握程度進行的個性化目標選擇,將使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夠學好英語詞匯。
2.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一方面,教師在進行小組組長選擇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是否能夠為組員考慮、能否與組員有效地溝通、能否給予組員相應的肯定與支持等方面進行考慮。組長的實際行動可以感染組員,從而樹立組員的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另一方面,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補全詞塊時嘗試著邊讀邊寫,一口氣或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訓練學生最清晰、最大聲、最快速的朗讀操練詞塊。通過相互PK,分別選出最清晰、最大聲、最快速地訓練者給予肯定。對還沒有參與的學生不斷鼓勵。這樣的詞塊學習訓練不但節(jié)約時間、提高詞塊記憶,而且對學生克服膽怯心理、敢于表現(xiàn)自我,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3.多元制度的合理實施。采用分組競爭的機制,讓更多學生積極參與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課前學會朗讀詞塊、補全詞塊,課堂運用聽寫詞塊、展示詞塊,課后鞏固整理詞塊、模仿詞塊。學生依據(jù)《詞塊跟蹤記錄表》的內容自覺學習詞塊,運用情境教學法發(fā)展學生思維,不斷豐富詞塊,建立形式各異的詞塊庫。一周一小評,一月一大評,一學期一綜評,每個組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載入《詞塊跟蹤記錄表》里。累計笑臉最多的冠軍組給予一定的獎勵,累計笑臉最少的進士組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不斷提升,優(yōu)化榜眼組、探花組,完成相應的任務進行組間的競爭,組內的團結合作,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和諧班集體。
結語
詞塊教學方式,即將單獨的英語單詞通過相互關聯(lián)、互相組合在一起成為詞塊,讓學生結合一定的語法與語境來記憶詞塊。在記憶過程中,不僅幫助學生們記憶單詞,同時也記憶了英語語法知識,大大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跳出固有的以教授英語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更加重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引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試英語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提升英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碩.詞匯組塊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交際,2018(1):158-160.
[2]羅喜進.詞塊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成才之路,2020(5):92-93.
[3]方芬.詞塊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9 (3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