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小學非常重視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英語教師應當著重展開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工作。而為了保障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質(zhì)量,教師不能單純依靠課堂教學,有必要在課外也對學生進行教學,但課外教學會受到現(xiàn)實物理時空的限制,尋常手段無法支撐課外教學工作開展,這時教師就要使用信息技術來突破當前限制,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在課外對學生進行英語素養(yǎng)教學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也將展開相關研究,重點論述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概念,隨后提出信息技術下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與策略實施要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
【作者簡介】王倩(1988.10-),女,漢族,山東臨沂蘭山人,山東臨沂銀河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一、引言
以往小學英語教學側重于知識傳授,能讓學生掌握英語理論知識,同時具備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但側重于知識傳授會使得學生學習難度增大,這一現(xiàn)象會導致英語教學效率緩慢,質(zhì)量也得不到保障,且很多小學生在重點學習基本知識的條件下都出現(xiàn)了英語理解能力弱,英語應用能力有限的現(xiàn)象。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小學英語忽略了核心素養(yǎng)教學,所以小學英語教學不能側重于知識傳授,應當在知識傳授基礎上也開展核心素養(yǎng)教學,而為了保障核心素養(yǎng)教學效率、質(zhì)量,教師就要思考信息技術下的教學手段,有必要展開相關研究。
二、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概念
1.語言能力。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四個方面,其中語言知識是指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如英語單詞的讀音、音標、拼寫方式、中文意思、語句應用形式等。語言技能是指學生應用語言知識的能力,泛指聽、說、讀、寫、譯,例如在“聽”這項技能上,學生是否能聽得懂英文語句就是學生語言技能的一種體現(xiàn)。語言理解是指學生對語言表面意思及內(nèi)在意思的思考,例如“I think you should think about it again”,表面意思是“我覺得你應該再想想”,而內(nèi)在意思有可能是在表示拒絕或提醒,學生如果能同時獲悉兩層意思,就說明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強,反之則弱,這也是學生語言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語言表達指學生是否能通過語言去表達自身想要傳達的意思,若學生能用優(yōu)美語言去準確表達自身意思,就說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強,若學生只能用語言去表達準確意識,但無法保障語言美感,就說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一般,若學生語言表達既不優(yōu)美,又不準確,就說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
2.思維品質(zhì)。一般情況下人的思維品質(zhì)有普通品質(zhì)、高品質(zhì)兩種體現(xiàn),其中普通品質(zhì)泛指人在思維活動中表現(xiàn)得比較被動、盲目,面對問題不會深入思考,同時會草率地作出判斷,如某小學三年級學生遇到了一道四年級的題目,隨后該學生認為因為這道題目沒有學過,且高于自身年級,所以自己一定是不知道答案的,于是選擇放棄解答,等待教師來告訴自己正確答案,這就是典型的普通品質(zhì)思維。但擁有高品質(zhì)思維的人則不同,此類人面對問題會主動求知、求解,至少也會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確認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去解決這一問題,且即使自身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此類人也會主動尋求外界幫助,類如與他人交流、請教教師等。根據(jù)兩種思維品質(zhì)的特征,顯然高品質(zhì)思維是學生應當具備的,這一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不例外,因此教師需要重點進行培養(yǎng)。
3.文化意識。對于我國學生而言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其文化背景與母語(中文)的文化背景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果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不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或者意識不到文化背景差異,就很容易出現(xiàn)無法理解英語知識的現(xiàn)象,例如西紅柿在國外有愛情果之稱,但在我國文化背景中西紅柿就是蔬果,沒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因此當學生文化意識不足時,他們就無法理解課文中所指的“愛情果”是什么,這樣學生就不能體會課文情感,學習質(zhì)量自然也會降低。
4.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方法,即首先具有良好學習能力的學生在學習中一定會抱有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面對知識會認真思考、踴躍提問。其次此類學生還會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判斷哪種學習方法更適合自己,最后再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而相反,當學生學習態(tài)度被動、消極,或者不會自主變通學習方法,盲目跟從其他人使用的方法來進行學習,就說明學生的學習能力較低。
三、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與實施要點
1.基礎實施策略。基礎實施策略包括:(1)教師應當在信息平臺上創(chuàng)立線上教學環(huán)境,這樣教師能借助信息網(wǎng)絡突破現(xiàn)實物理時空限制,在課外與學生進行線上會面,隨之展開核心素養(yǎng)教學;(2)教師應當做好信息平臺功能設計,即為了更好地開展課外核心素養(yǎng)教學,教師至少要在信息平臺上設計在線直播、離線儲存、多媒體、自我訓練等功能;(3)教師要改革原有教學模式,即以往小學英語的教學模式普遍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生則處于被動地位,這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因此教師要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讓學生成為教學主導者,而自身則處于引導者地位,對學生進行教學。
2.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教師在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中可利用信息技術實施三項策略來開展工作,分別為線上下銜接教學、在線直播教學、離線教學,各策略具體內(nèi)容如下。
(1)線上下銜接教學。信息技術下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也要從線下開始,教師主要開展的工作就是銜接線上與線下教學。首先教師應當在線下教學中留下一些問題,促使學生在課外對問題進行思考,或開展其他學習活動。其次教師需要在線上予以學生一些幫助,使得學生的課外學習活動能順利開展。例如某教師在線下教學中圍繞Unit 2 “Colours”向?qū)W生提出了“What color socks do you have?”的問題,讓學生回到家中進行思考,同時該教師會借助信息平臺在晚間7點左右與學生進行交流,圍繞問題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教師能知道學生的學情,展開針對性的指導,即該教師在信息平臺上提出“假設你的襪子是紫色,請問你要怎么回答課堂中的問題”,若學生答案為“I have purple socks”則為正確,若學生答案為“I have purple color socks”則為錯誤,教師要進行指正,告訴學生錯在哪,并讓學生自行思考正確答案。這種方式能有效對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因此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
(2)在線直播教學。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平臺的在線直播功能,在課外定時開展直播教學,過程中建議教師去講解一些新知識,同時引入一些課外資料(課外資料最好是涉及英語文化背景的課外讀物),讓學生根據(jù)課外資料來進行學習,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加之教師直播時的講解,能讓學生懂得根據(jù)英語文化背景來學習。例如某教師在直播教學中圍繞新單元Unit 3 “Look at me”展開了教學,過程中引入了國外一則兒童短文,文中主人公有一句臺詞就是“Look at me”,而主人公說出這句臺詞的原因為“復活節(jié)”(主人公在復活節(jié)想要鼓勵朋友而說出的臺詞),這里教師就介紹了國外人使用英語時的習慣,闡述了國外文化與我國文化的差異,告訴學生當外國人說出“Look at me”時,一般都是有重要的話要對你說,而我國普遍會通過“請你認真聽”等語言來強調(diào)接下來語言的重要性,此時學生文化意識提升。另外,教師在直播過程中要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了解學生對問題的關注點或不理解的地方,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這能對文化意識教學提供有效保障。
(3)離線教學。離線教學主要通過離線儲存、多媒體、自我訓練三個功能來實現(xiàn),具有兩種應用形式:①教師可以將線下課堂教學拍攝成視頻,或錄制直播視頻(也可以專門針對某個知識點錄制視頻),并將這些視頻上傳到離線儲存庫當中,這樣學生能隨時下載這些視頻,在課外進行復習等自我學習活動。同時在多媒體技術支撐下,學生能夠整合課外的碎片時間,不會因為日常瑣事而沒有時間學習,所以多媒體技術可保障該形式離線教學的有效性;②教師可以在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指出學生的問題,并讓學生利用自我訓練功能來進行學習,例如通過該項功能反復聽某個單詞的發(fā)音,隨后再通過錄音設備去讀,該功能可以根據(jù)學生音頻去判斷學生的單詞發(fā)音是否正確,并給出一個分數(shù),學生根據(jù)分數(shù)可知自身單詞發(fā)音是否還需要訓練。另外,自我訓練功能同樣與多媒體技術有密切關系,后者同樣是前者的支撐,此處就不多加贅述。無論離線教學形式如何,其主要能夠?qū)W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即離線教學下學生得到了良好的自學資源支撐,因此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會主動進行自學,逐漸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說明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有效培養(yǎng)。
3.策略實施要點。在以上三項策略的實施中教師需要注意三個要點,分別為學生興趣、在線直播教學監(jiān)督、離線教學數(shù)據(jù)分析,具體如下。
(1)學生興趣。在實施“線上下銜接教學”策略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興趣,否則學生不會重視問題,在課外將問題拋諸腦后,或者草率應付,這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在重視學生興趣的條件下,教師作為引導者應當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者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掌握學生興趣取向,隨后在線下課堂中提出符合學生興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這樣他們才會在課外進行學習。
(2)在線直播教學監(jiān)督。有很多學生在教師的直播教學中會投機取巧,選擇在教師直播間內(nèi)掛機,本人早已不知去向,面對這種現(xiàn)象小學英語教師就一定要加強在線直播教學時的監(jiān)督力度,否則核心素養(yǎng)教學質(zhì)量會大打折扣。建議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隨機點名,如果被點名者長時間不回復,就說明其可能在掛機,這時教師可以與家長聯(lián)系,或者采取其他方式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處理。
(3)離線教學數(shù)據(jù)分析。雖然離線教學主要讓學生自學,但不代表教師可以撒手不管,相反教師一定要利用信息技術去搜集學生在離線教學中的自學活動數(shù)據(jù),例如學生的自學活動頻率、時長,或者看過哪些資料、喜歡看哪些資料等,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教師能更好地掌握學生學情,或準確了解學生興趣,使得教師可以對不同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
四、結語
綜上,在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概念下,本文提出了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與實施要點,分析了各項策略的應用方式與主要作用,同時各實施要點能保障策略應用有效。通過文中策略,能夠讓教師針對不同學生展開核心素養(yǎng)教學工作,同時兼顧知識傳授需要,可實現(xiàn)小學英語知識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同步展開。
參考文獻:
[1]何永強.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方面的實踐應用[J].學周刊,2020(3):149.
[2]羅瓊笑.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J].中學生英語, 2020(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