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不能忽視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展開讀后續(xù)寫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原文的基礎上展開相關片段的續(xù)寫。這樣既能夠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實現(xiàn)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育。文章基于此點,對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活動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例談。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探索與實踐
【作者簡介】王麗,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回民中學。
“讀后續(xù)寫”其實是2016年出現(xiàn)的一個寫作新題型,自此之后,很多高中教育學者認為可以將其發(fā)展成為一種教學模式。這樣既能夠讓學生熟悉這種高考題型,也能夠對學生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雙重教學。讓學生能夠準確地把握短文的關鍵信息,體會其中的語言特點,感知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和豐富性,實現(xiàn)學生對語篇結構的全面把控及創(chuàng)新應用,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
1.對關鍵詞的理解不夠深入和全面,片面套用關鍵詞。在寫作過程中應該重點展現(xiàn)關鍵詞,它既能夠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主旨中心,也能夠讓整個文章得以延續(xù)。但是很多學生在讀后續(xù)寫的過程中,經常會為了套用關鍵詞而不注重自身文章的自然發(fā)展。換言之,就是學生會使用各種關鍵詞進行堆砌,這樣就讓整篇文章的結構變得十分零散和混亂。學生利用關鍵詞無非是想達到快速成文的目的,但是他們在沒有完全理解文章關鍵詞的前提下進行寫作,就可能造成他們文章出現(xiàn)詞不達意、毫無頭緒、偏離文章主旨中心的后果,致使整個寫作內容不盡如人意。
2.邏輯前后不一致,不能自圓其說。在高中的英語作文中,教師除了關注學生對關鍵詞的應用之外,也比較關注文章前后邏輯的一致性。雖然很多續(xù)寫的文章都是記敘文,不講求像議論文那樣,必須擁有縝密的思維,但是整個文章的行文邏輯是必須一致的,它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而學生寫作的時候,基本上就忽視了這個問題,造成文章的邏輯性混亂,給老師一種凌亂的、沒有頭緒的感覺。
3.沒有抓住“情感”這條主線,偏離了原作者的情感“軌道”。在寫文章的時候,邏輯嚴明是很重要的一個點,而作者另外一條隱形的情感主線也必須同時兼顧。很多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往往不能抓住主人公的情感基調,甚至背道而馳,這其實就出現(xiàn)了與原文極大不符的情況。比如有的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延續(xù)前文的內容,父親看到自己心愛的花遭到破壞之后,大發(fā)雷霆就暴揍了姐姐一頓,或者說對其進行了一個嚴厲的批評教育,很明顯,這是有悖于作者想要發(fā)展的感情主題的。學生寫出這樣的文章,整個情感的基調完全走形,壓根不會得到高分數(shù)。
4.語言風格不搭,文風迥異。優(yōu)秀的讀后續(xù)寫篇目應該是行文自然流暢,語言風格與原文保持協(xié)調一致。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真正符合閱讀主題的。但是很多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往往給人一種語言風格大相徑庭、迥異不同的感覺,完全稱不上是續(xù)寫。并且很多學生在續(xù)寫的過程中,句式結構單一,文章平淡無奇,這也是續(xù)寫的一大問題。
二、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策略的探索實踐
1. 理清故事的主題和脈絡。以記敘文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讀后續(xù)寫活動的時候,應該讓他們學會抓住關鍵詞,理清楚故事的脈絡結構,這樣才能夠確定自己續(xù)寫的主要內容,讓文章和原文保持一致。對此,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展示閱讀的內容,讓他們完成一系列的閱讀任務。接著,再次閱讀文章,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即六要素。
以英語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Natural disaster”時,在閱讀文本“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一系列的閱讀任務,讓學生能夠對文本進行全面解讀。在完成閱讀活動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再次展開閱讀,抓住文章的關鍵詞,感知文章的主旨中心,確定自己寫作的方向。通過學生已有的閱讀認知,可以知道這是一篇講述“唐山大地震”的文章。故事的文脈肌理如下:河北東北部的農村發(fā)生了一連串奇怪的事情——發(fā)生地震,死傷無數(shù)——地震造成的傷害十分慘烈——救援人員到達。這其實是一個十分簡單的故事記敘,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想偏離主題,是很難的,主要就是讓學生抓住續(xù)寫的點,展開拓展和延伸。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讓他們抓住續(xù)寫的點。對此,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
(1) What did this earthquake in Tangshan show to the world?
(2) Tangshan has suffered heavy damage. what aspects will they pay attention to in their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3) What efforts and changes will people make after this earthquake?
(4) What alarm bell did the earthquake ring to the world?
通過這幾個問題,學生會確定自己的續(xù)寫方向:其一,展現(xiàn)中國人的團結與合作精神,展現(xiàn)祖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其二,對唐山災后重建工作的續(xù)寫;其三,世界對自然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加深;其四,對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描寫。
這樣一來,學生在抓住故事要素的基礎上梳理了文章的主要脈絡結構,能夠聚焦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促使他們能夠在后續(xù)的文章創(chuàng)作中,保持與原文高度的協(xié)同性。
2. 借助關鍵段落,合理預設續(xù)寫內容。除了讓學生理清楚故事的基本情節(jié)之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借助關鍵段落,實現(xiàn)對續(xù)寫內容的合理預設。對此,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標注關鍵詞以及關鍵段落,比如段首和段尾、過渡句、總結句等等,讓學生通過這些句子,為自己的續(xù)寫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向,讓文章能夠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和升華,實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有效續(xù)寫。
以英語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Teenage life”時,在閱讀文本“The freshman challenge”中,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展開仔細閱讀,并向他們提出以下問題:
(1) Where do you think the most critical paragraph of this article is?
(2) Please briefly summarize the main contents of each paragraph.
(3) Wha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will Adam encounter in his later life and study?
(4) What expectations does Adam have for his future life? what do you think he will do about it?
結合這幾個問題,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寫作方向,結合相關的段落,他們會合理地預設接下來的寫作內容。比如亞當最開始覺得學習漢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那么他會做出哪些努力?最后漢語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又比如,亞當想要踢足球,但是教練嫌棄他的踢球水平不太高,那么亞當后面會加入其他的運動隊嗎?等等,讓學生結合相關的段落展開思考和探究,合理地預設自己寫作的方向和主要內容,促使學生能夠有更加明確的寫作中心。從亞當?shù)恼Z言中,我們可以感知到,亞當是一個不輕易服輸?shù)娜耍敲磳W生在后續(xù)的寫作過程中,就應該重點寫亞當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所做出的努力和奮斗。而不是亞當受到打擊,一蹶不振,學不好漢語就轉去學其他的語言,加入不了其他的運動隊,他就放棄了運動等等,這些都是與原文不相符的。學生要在合理預測的前提和基礎上,對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做一個較為正確的判斷,這樣才能夠讓文章內容符合原創(chuàng)。
3. 讀故事語言,有效模仿與創(chuàng)造。讀后續(xù)寫活動最終是以“寫作”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故事中的語言,要讓他們在全面感知文本語言的基礎上,進行文章續(xù)寫,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夠相應提高。此外,在學生閱讀故事語言的時候,教師還應該注意人稱、時態(tài)、句式結構、寫作手法等等,要關注原文的寫作風格,促使學生能夠在后續(xù)的文章寫作中使用與之相似的語言風格,讓前后文保持連貫性。
以英語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時,在文本“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中,作者就運用了限制性定語從句,比如“Even today, no matter where Chinese people live or what dialect they speak, they can all still communicate in writing.”以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應該有意識地引入相關的句型。在寫作的時候,也應該不斷回顧閱讀原文,激發(fā)自身的語言認知,促使自己能夠搭建起與語言相關的知識框架,讓自己的寫作風格與原文是一致的,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通過這樣的方式,不管是內容情節(jié)還是語言表達方式,都與原文相似,這其實能夠很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文章風采。當然,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不能只是一味地模仿,還應該進行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要在文章中展現(xiàn)自己的思想情感,認知價值,要讓自己的思維在其中展現(xiàn),讓自己的寫作框架明晰化、清晰化,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夠得到不斷提升。
4. 評價反饋,修改潤色。評價反饋是讀后續(xù)寫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創(chuàng)新并優(yōu)化評價反饋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與自我調控,結合自己文章中出現(xiàn)的問題,找準癥結之所在,結合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修改和完善。那么,教師可以怎樣創(chuàng)新評價反饋的方式呢?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小組互評活動。甚至可以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指示,互相打分。學生之間的打分其實可以起到一個互相激勵的作用。正所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生在評價對方的文章時,能夠和自己的文章形成一個對比關系,他們會更加明了自己文章的優(yōu)勢和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修改和完善,實現(xiàn)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
在學生互評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這幾個方面:
其一,文章與原文的重點句子是否具有一致性。換言之,學生的文風是否和原文相似,情感是否明朗,邏輯是否保持連貫性等等;
其二,描述性語言和各種句型的運用。學生的描述語言是否緊扣中心主旨,他們使用的句型是否與原文一致;
其三,整篇文章的結構是否清晰明了,最后的思想情感有沒有在原文的基礎上作升華和總結。這一點很多學生其實并不能做到。很多教師對學生讀后續(xù)寫的要求都保持在“中規(guī)中矩,保持原文基礎”的層面,但其實對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適當?shù)貎?yōu)化和升級,讓學生能夠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豐富情感思維,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讀后續(xù)寫水平的培養(yǎng)和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應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逐漸滲透、逐漸深化,讓學生能夠不斷地練習、鞏固和升華,獲得切實的體會。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基于自身的學習能力基礎,做最大程度的提升和進步,實現(xiàn)自身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娟.例談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活動實踐[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20(9):74.
[2]胡燕紅.例談多因素相整合的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策略[J].新課程(下),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