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在現(xiàn)代的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有效的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年齡特點,充分的對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和設計,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的成長和發(fā)展。在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還應當有效地融入詩意場景,通過詩意的課堂教學,來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態(tài)度,進而在不斷的語文學習的引導之下,引導學生感悟生活的美好,進一步追求人生的意義。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教學中詩意場景的融入進行研究和分析,進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詩意場景;價值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8-095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融入詩意的場景,可以進一步地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而使得他們與課本中的內容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融入詩意性的場景,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目標,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一、初中語文中詩意化場景的概述
詩意化的場景主要是由悲天憫人的情懷中萌發(fā)出來的,同時,這也是對生命關愛以及珍惜的最終體現(xiàn),它能夠有效地展現(xiàn)出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初中語文有效地融入詩意化的場景,能夠進一步地幫助學生對語文課本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夠啟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使得他們在不斷的語文詩意化的學習中,能夠學會慈悲之心,進而逐漸地學會珍愛生命,以便產(chǎn)生一種向善的美好心靈,從而也能夠使人生中的一些困難,傷感變得蘊藉溫婉,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從詩意的角度,對語文課堂的教學進行思考和研究。
不僅如此,詩意化的場景中還應當蘊含著美麗的場面,語文教學課堂就應當充滿一種詩意化的感情,進而使得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中都含有詩意化的感情,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有效地指導學生深入地對古詩詞進行體驗和感受,進而深刻地理解到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品嘗到生活中的不同滋味,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詩意場景的特征
1.借喻性
由于初中語文課本中,很多詩意場景都是由古代的詩人或者是詞人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情感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且課本中,還講究虛實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通過利用形象地比喻手法,進而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通過借用其他事物來對想要表達的事物進行比喻,有效地提高了這種事物的魅力之處,進而展現(xiàn)出詩詞意境的魅力,同時,在融入詩意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產(chǎn)生片段化的描寫,進而烘托出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從而極大地顯示出一種良好的詩意化的美好意境。
2.抒情性
詩意化的場景的融入,主要指的是大部分的詩人在創(chuàng)作作品的時候,往往都會在詩詞中融入比較強的情感色彩,進而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以及感受表達出來,有效地展現(xiàn)在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進而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古代絕大部分的詩詞大多都偏重于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帶入,這就會使詩人的情懷與作品的意境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的時候,應當有效地指導學生深入的體會作品的意境,同時,進行深入的品讀,進一步地發(fā)現(xiàn)詩人藏在作品中的形象,進而與作品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3.多義性
由于在詩詞中,有很多詩詞的翻譯與解釋,都存在著較大的分歧和矛盾,這就導致很多的翻譯者都是根據(jù)自己的語文學習經(jīng)驗,進而選取一些貼合作品取材,能夠反映作品意思的詩詞,進行注解與翻譯,這就使得初中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的時候,應當基于自己的認知水平以及課本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根據(jù)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指導,對作品的深入思想情感進行理解和掌握,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詩詞中的意境,這也是很多詩意作品最為顯著的特點。
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融入詩意場景的價值
1.展現(xiàn)出古典詩詞的音韻美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融入詩意化的場景,能夠進一步地展現(xiàn)出詩詞的魅力,同時,在語文課堂上通過引導學生介紹古典詩詞,然后再進行朗誦,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由于古詩詞中的節(jié)奏鮮明,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這種古詩詞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審美體驗,進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鑒賞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刻的對詩詞進行了解和掌握。不僅如此,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生進行詩詞朗讀的時候,添加一些適當?shù)囊魳匪夭?,通過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融入到詩詞的意境中,進而通過音樂的渲染帶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進而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從而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不同詩詞的意境,同時,也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水調歌頭》這首古詩中,由于這首詞是由蘇軾所寫的,里面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韻律之美,而且主要是描寫中秋賞月懷人的思想情感。這就要求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播放一些關于這首古詩的背景音樂,進而有效地幫助學生融入到詩詞的意境中,通過音樂的完美播放,引導學生深刻地體驗到詩詞的韻律美,進而通過有效地在課堂的教學中融入詩詞的方式,極大的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在不斷地詩詞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人生哲理,同時在通過音樂的配合作用,創(chuàng)造出一種悠遠高深的意境,進一步地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作用,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通過不斷地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融入詩詞場景,進一步地引導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進而通過不斷的誦讀一些朗朗上口的詩詞作品,有效的抒發(fā)學生的思想情感,以便于從詩詞中領悟到一些含義,進一步深刻的對意境進行感知和體驗,這也使得課堂上語文教師不需要做一些過分的分析,學生自己就能夠在課堂上通過自覺主動的詩詞的學習中,品味出一些詩詞味道,這也就達到了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促進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造,同時也提高了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1]。
2.在課堂教學中描繪出一種意境美
由于中國的古典詩詞最特別的之處,就是在于營造出了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遠意境,這是需要在長期的詩詞朗誦和閱讀的過程中訓練出來的。初中的語文教師就應當獨具匠心,充分地采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造出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通過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給學生展現(xiàn)出一種“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絕美意境,進而通過一種生動形象的多媒體的方式,從視覺和聽覺的方面刺激學生,幫助學生感受到一種優(yōu)美的意境,進而用心地感受詩詞,不斷地在課堂的學習中,體驗到詩詞的魅力,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使得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體會生活[2]。
例如,在《望江南》這首詞學習的過程中,由于這首詞清新自然而且在整首詞的寫作過程中,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雖然語言簡單,但是意蘊豐富,這就使得學生在品讀詩詞的過程中,引起無限的遐想,不斷地在閱讀詩詞的過程中,在腦海中想象出一幅美妙的畫面,通過這首詞的朗誦,充分的將思夫情感表達出來,使得學生在不斷的朗誦的過程中,深入的體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而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同時,在不斷地學習這首詞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的播放,進而描繪出一幅美麗的情景畫面,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也具有非常大的幫助,通過多媒體的畫面也有效地將詩詞的意境展現(xiàn)出來,充分的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理解和感受,進一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以便于更好地達到一種課堂教學的效果[3]。
3.讓學生體驗到古典詩詞的情感美
通過不斷地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融入詩詞意境的方式,可以進一步地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情感,而且古詩詞中蘊含著非常深刻的情感以及精神,這都是作者根據(jù)自身的閱歷以及經(jīng)驗,進而對世間的萬物的美好憧憬和遐想。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感受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的傷感和孤苦,學生應該深刻的對思想情感進行領悟,深入地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4]。
例如,在學習李清照的《武陵春》這首詞的時候,由于這首詞是李清照避難時所寫的,而且當時的場景是國破家亡,丈夫去世,無依無靠的飄零,這也就使得作者非常的憂愁。而通過觀看當?shù)氐木吧沟米髡呋叵胫霸谶@里泛舟的情景,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導學生賞析古詩詞的時候,應當引導學生深入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而充分的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體會人生疾苦的情懷,進而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而且通過不斷地學習詩詞的方式,也能夠引導學生與其他的詩詞進行比較,體驗到不同詩詞之間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帶給學生一種無限的藝術享受,引導學生在不斷地領略和學習詩詞的過程中,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情趣,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詩詞的學習效果,不斷地走進作者的思想情感中,領略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融入詩詞意境的教學,可以極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以及欲望,進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詩詞的學習中,通過不斷地學習詩詞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而有效地領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也有利于學生陶冶自身的情操,進而體驗到不同的人生哲理,通過閱讀課本中的詩詞,也使得課堂的教學變得豐富活躍,學生也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風景,進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邵攀.豐富詩意體驗綻放生命花朵[N].語言文字報,2020,7(31):2.
[2]張珊.“詩意語文”理念下的初中散文教學研究[D].新鄉(xiāng):河南科技學院,2020.
[3]周曉青.關于構建中學語文詩意課堂的實踐與研究[J].課外語文,2020(13):83+85.
[4]陳俠.探尋初中語文詩歌教學的詩意之美[J].教師,2019(23):41.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潭縣古戰(zhàn)九年制學校,甘肅 臨潭 74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