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要:隨著核心素養(yǎng)觀的提出和對英語新課程理念的要求,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活動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提升閱讀素養(yǎng)方面顯得勢在必行。英語報刊作為中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補充材料,如何針對報刊文本設計切實可行的自主學習導學案,引導學生對文章基本信息進行有效梳理,從而更好的理解文本,積累詞匯,提升英文思辨能力,梳理式導學案在教學中的應用勢在必行。本文就梳理式導學案在初中報刊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前自主閱讀中的應用實施過程中,闡述了自己的設計思路和基本策略。
關鍵詞:梳理式導學案;報刊英語;課前自主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8-079
一、導學案在英語報刊閱讀中的實踐意義
根據(jù)英語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學應著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筆者所在地現(xiàn)行使用的《牛津滬教版深圳初中英語教材》的詞匯量和閱讀語篇相對簡單,生活化,不利于學生對英語語言進行深度學習。而英語報刊具有信息量大、時效性強、題材廣泛、內容新穎、語言生動、貼近生活等眾多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教材的不足,然而由于受到學校教育課時的制約,結合報紙版面多,內容廣、話題多、時事新等特點,教師常常只能采取精選1~3篇教授或者學生課后閱讀的策略,從而使得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受益于報刊資源,閱讀多流于蜻蜓點水。梳理式導學案側重從字、詞、句展開的,通過學生對詞匯的積累和詞塊的理解以及長難句的剖析,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文本理解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充分發(fā)揮英語報刊作為課外閱讀素材的重要意義,增強報刊資源的可閱讀性,可實施性,進而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
二、梳理式導學案設計案例
本文試以Teens第33期為例,從“accumulate key words”,analyze difficult sentences,discover grammatical phenomenons,research typical questions四個方面論述在初中報刊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應用梳理式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以其中的一篇文章為例)
整個導學案的設計思路是將閱讀文本從詞匯積累、長難句分析、語法現(xiàn)象探究,文本剖析四方面進行有效的融合,清晰標注篇章題目和版面,使學生在報刊閱讀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明確目標,有所積累,有所關注,有所思考,在促進學生閱讀的基礎上,加以長難句的分析和典型問題的思考,促使學生提升思維品質的敏捷性、深刻性及批判性,從而實現(xiàn)自主閱讀的行而有效。但詞匯和長難句及語法要點的篩選必須結合課本內容,緊貼課堂教學進度,反復呈現(xiàn),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加深學生對基本詞匯的識記。通過拓展課內詞匯——鞏固課堂語言知識——分析閱讀文本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以問題或表格填充展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深層理解,消除學生因閱讀材料的生澀難懂而產生的畏難情緒,筆者通過一定時間的教學實踐,將梳理式導學案設計主要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文章詞匯,長難句分析,文本分析。
第一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養(yǎng)成積累、拓展詞匯的習慣以及認識并判斷單詞詞性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對上下文的理解,猜測生詞或核心詞塊的能力;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對相關派生詞的深入學習,豐富詞匯量,掌握關鍵詞匯的典型用法,增強聯(lián)想記憶的能力,提升語言應用能力。
第二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對文章長難句的分析,使學生能準確理解文章內容,從例句中發(fā)現(xiàn)語法現(xiàn)象,并通過分析,得出相應的語法結論,從實踐中體驗語法規(guī)則并通過相關練習達到準確運用語法知識的目的。例如:通過對文中“Raffaele Esposito, the most famous pizza chef at that time, was asked to deliver a pizza to the queen.”的句子成分分析(“the most famous pizza chef at that time” 在句中作 ? ? ?(句子成分),說明主語的身份),使學生認識并掌握同位語成分,通過句子仿寫任務(仿寫:杜甫,中國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詞。),從而達到體驗到應用的目的。
第三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對文本詞匯和長難句的梳理之后,教師針對報刊文本內容,設計聚焦文章事實細節(jié),突顯作者觀點態(tài)度,反映文章主旨大意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激發(fā)學生合作探究的欲望,使學生形成對文章主題真實、客觀的評價。例如此案例中的提問“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at people are ordering takeout these days?”就是閱讀文章之后,對文章所反映現(xiàn)象的延伸思考,學生可以結合身邊的實際案例,切身體驗,各抒己見,表達對人們訂購外賣的看法,評論可褒可貶,沒有標準的答案,但是提升了英語表達的能力。
梳理式導學案的主要設計宗旨是以自主預習——獨立思考——深入探究——批判思維為準則,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主動分析細節(jié)信息,發(fā)現(xiàn)背后的本質,培養(yǎng)文本鑒賞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此準則的引領下,對報刊閱讀篇章的選擇,主題應緊扣教材單元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以求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有效結合課內外閱讀。
三、梳理式導學案在自主閱讀中的應用策略
1.梳理式導學案要有明確的針對性
針對初中生自主學習意識薄弱的現(xiàn)狀,教師應該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對報刊版面內容深入分析,準確把握導學目標,對重點和難點進行深入研究。此外,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文本運用的題材,承載的主旨內容,量身定制合適的導學案,指導學生的課前自主閱讀,文本信息的分解,提高報刊閱讀材料的有效性。通過課前自主閱讀導學案的使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英語學習的思辯能力,進而促進核心素養(yǎng)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由于學生自學能力比較薄弱,教師可以指引、設置疑問、啟發(fā)以及評價等諸多方法,為學生翻閱報刊閱讀材料以及思考提供方向。
2.導學案要具有分層教學的可操作性,進而因材施教
導學案是指教師按照教學內容,依據(jù)學習者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等,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而設計的學習方案,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路徑。鑒于學生個體在英語學習能力方面存在的差異,教師要對課前自主閱讀梳理式導學案的分層設計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對于學案當中各版塊的內容,應該設計得具有梯度性,文章詞匯及拓展應為所有同學需掌握,文本分析的問題遵循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設計思路,引導各層次學生由淺入深、逐漸深入地對閱讀主題進行理解和掌握。以本文案例2020年度Teens初二版第33期第5版Pizzas place in history 為例,本文主要講述Pizza的由來、及對現(xiàn)代生活的影響,學生通過對報刊文章詞匯、長難句進行梳理,從而理解了文章中講述的Pizza的歷史由來及影響等方面的文本信息,通過開放式提問,談論當今社會對外賣這種行為的思考(如:“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at people are ordering takeout these days?”),學生結合導學案層層深入學習文本內容,閱讀思路也逐漸清晰明了,學生通過對最后問題的辯證思考,深入討論,不僅整體體會了文章的內涵,更是對此社會現(xiàn)象展開了深刻的探討。因此,教師通過對導學案的分層設計,挖掘文本隱含的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升自學能力,加強整體閱讀能力。
3.建立可行的課前自主閱讀合作模式
根據(jù)英語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普通初中英語課程標準(2019年版)》提出要發(fā)展初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建立英語學習活動觀意識,采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相融合的方法,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筆者在報刊自主閱讀開展過程中推行互惠式閱讀模式,旨在提高學生合作能力,通過在小組成員中開展 “提問——概括要點——析疑——預測”四種活動任務,讓學生在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尤其是在最后的文本分析環(huán)節(jié),通過互惠式閱讀,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掌握文本基本信息,在合作討論中展開“協(xié)作”和“會話”,通過生生交流合作,突破重難點,從而解決問題,掌握文章主旨大意,進而具備情節(jié)推測的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梳理式導學案自本校英語報刊閱讀活動開設以來,逐漸形成順應本校學生學情,適合學生學習的風格。為學生的課前自主閱讀給予了學法指導,并有利于學生對于課外報刊閱讀內容的積累,一期報紙多篇章的導讀梳理,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增長了學生的時事見聞,很好的延伸了課程資源和課堂教學。通過多年的報刊閱讀的探索和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報刊閱讀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分析句子能力、閱讀速度、欣賞水平大大提高。但是教學總是在不斷的改進中實施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針對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展現(xiàn)的具體問題,教師都應反思、重新審視導學案的設計并適當進行調整。只有順應閱讀材料,學生學情的梳理式導學案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使學生成為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探究,思考的人。
參考文獻:
[1]姜晶.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導學案的使用與優(yōu)化[C]教育縱橫,2019(4).
[2]房玉惠.導學案設計與教學應用[M].世界知識出版社,2016.
[3]張宏斌.初中英語“導學案”的設計及應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5(4).
[4]麥煥炎.初中英語互惠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教育導刊,2014(3):82-84.
[5]康美華.巧用英文報刊,優(yōu)化閱讀教學[M].福州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深圳中學龍崗初級中,廣東 深圳 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