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我在香港見了一個“神人”,他和我聊了一個半小時,征得他的同意,我把我倆的對話用手機全部錄了下來。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這段錄音,重新聽了一遍,驚得我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他說的那些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的確都曾經(jīng)發(fā)生過,而那些他指出即將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事,居然在那之后的半年多里,全都發(fā)生了。當然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關于我的事業(yè),他說了幾句話:“你是個勞碌命,沒有偏財運,但你沒有入錯行?!痹捑褪沁@樣,是沒有任何修飾的簡單陳述句,甚至充滿了江湖算命氣息。這些話吧,說起來沒負擔,聽起來沒毛病,怎么解讀都可以,但是,我聽著仍然有些感慨和欣慰。
在我看來,“沒有入錯行”的標準,包括我獲得的名利、認可,還有最最重要的,是單純的喜歡。把興趣和謀生手段合二為一,就像是嫁給了愛情一樣。無論結果如何,這個開頭我心甘情愿,而整個過程我自然會無比投入。
一個“入對行”的人,在畢業(yè)生忙著找工作、已經(jīng)工作的人忙著跳槽的時候,該給大家怎樣的職場指南呢?
大師說,我這一路都碰到了貴人,他真說對了,否則就像我當年那情商,分分鐘被人拍死。我想想自己真是幸運,幾乎沒有經(jīng)歷過一個新人通常都要經(jīng)歷的艱難起步、窮困潦倒、委曲求全,我一直是個“愣頭青”,莽撞、不知天高地厚,年輕、天真得理直氣壯。
我使勁回憶做新人時受過的不公平待遇,勉強想到一個制片主任。他當年曾經(jīng)平靜、坦然又不容置疑地對我說:“每期節(jié)目勞務費是六百元,但你還是個學生,所以我們只能給你每期三百元?!蔽耶敃r認真地盯著他看了十秒鐘,什么也沒說就答應了。
平心而論,他們對我并不壞,就連不能同工同酬這事也沒有遮著掩著。我心里當然不爽,但并不怨恨,委屈只是轉瞬即逝。對我而言,起飛的平臺遠比那三百塊錢來得重要。
做小孩子是無奈的,你根本無力抵抗成人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
沒關系,小孩子總會長大。今天的我,已經(jīng)從當年的小孩變成了大人,所以,我只能以大人的身份對所有困惑、不甘的小朋友們說:職場不是你家,在職場獲得酬勞、成長、經(jīng)驗、人脈是關鍵,至于友誼、溫暖、家的感覺,那只是錦上添花,有沒有其實都理所應當。
在工作中,我盡力善待每一個同事,那是因為這樣做讓我很愉快,而且我們也的確在工作中結下了“革命情誼”。
我發(fā)現(xiàn)很多讀者都特“佛性”,都講到了暖心的領導,如果這是你們在工作中最大的訴求,OK,也很好。但我認為,溫暖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底色,可它絕不是一個團隊、企業(yè)領導的首要任務。給年輕人提供機會、更好的發(fā)展空間,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帶領大家一起創(chuàng)造出讓自己滿意、驕傲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每次有團隊小朋友離職,我都會有特別大的挫敗感,我會認為是我做得不夠好,是因為我的成長比他們的成長慢了,沒能給他們提供更大的舞臺。但我絕不會糾結是因為自己冷漠、刻薄、做人有問題。
起步階段,最大的痛苦在于絕大多數(shù)人沒有辦法跨越現(xiàn)實和夢想的差距,那么先面對現(xiàn)實,生存下來,然后“騎馬找馬”。
請注意,“騎馬找馬”不意味著你心猿意馬、敷衍潦草。沒有任何一個老板愿意讓一個年輕人把自己的公司當作練兵場、中轉站,每天意興闌珊地只為尋找下一個更理想的地方,我也不愿意。“騎馬找馬”只是你的一個想法,但你的行動依然是認真、投入、積極的。你可以拒絕一份工作,可是一旦你接受了,請給予它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職業(yè)道德。這是我一直以來的人生態(tài)度,面對任何事,你只有兩種選擇:不做,和使勁做。
一位讀者說,她工作了五年,逐漸接受了自己是個平凡的人的事實。我不想用“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樣的話來安慰大家,因為還沒有經(jīng)歷過波瀾壯闊就平平淡淡的話,有點冤。而且“平淡是真”是一個人經(jīng)歷一切、看透一切、累了、倦了之后,和自己和解的終極理由,聽起來冠冕堂皇,但也無比治愈。
我只想對大家說,我們都是凡人,即便是一個再成功的人,夜深人靜,直面自己內(nèi)心的時刻,他也會心生惶恐:又一天過去了,沒有人發(fā)現(xiàn)我只是個平庸的人。
真的,平庸、平凡是每個人的本質(zhì),所以努力才是必要的,所以機緣巧合才顯得彌足珍貴。既然如此,跟自己和解、接受平凡的自己,這些形而上的感受,你交給時間吧。現(xiàn)在最好打起精神,干你該干的事兒。一場游戲你可以不參加、不玩,既然參與了,就玩它個昏天黑地才有意思。
關于職場生存法則,我能想到的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一、在一個團隊中,任何人都可以被取代,所以你要盡量提高自己被取代的成本。
二、做一個靠譜的人??梢杂行愿?,但不要任性,因為公司的上司、同事,不是你爸、你媽、你男朋友或女朋友,要撒嬌請回家。
三、在你的尊嚴底線不被碰觸的前提下,適度吃苦沒問題,暫時吃點小虧也可以接受。
四、在掙扎求生的同時,不要被改變得面目全非,可以學會圓融,但不要圓滑。
有讀者講到自己被朋友出賣的事,我想說,如果碰到有人以這樣下作的方式來向我打別人的小報告,我首先會重新審視面前這個人。放心,沒有哪個老板會弱智到接受這樣的方式。
人生的確不公平,每個人的起點、資質(zhì)、機遇不同,可我相信天道酬勤。
最后我想說,小朋友們,別著急,現(xiàn)在你們?nèi)跣?,但你們會長大。還有大人們,千萬別欺負小孩,沒聽說過嗎,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
當然,咱們誰都別欺負誰。
(本文摘自花城出版社、新經(jīng)典圖書《還是要相信》,有刪節(jié)。)
圖書簡介
《還是要相信》是一部內(nèi)卷時代的成長與提升手冊。書中,魯豫針對當下年輕人普遍關注的問題,耐心而真誠地分享親身經(jīng)歷與肺腑感言。從自律、獨居、職場生存,到友誼、生育、親密關系……涵蓋6大主題,剖析55個問題,直擊當下年輕人的焦慮與困惑。
這也是一部極度坦誠的人生思考之書。魯豫回顧過往,敞開心扉,分享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對世事的思考:談生命的首次分別、異鄉(xiāng)的孤獨夜晚、友人歡聚的溫暖;也談女性的年齡焦慮、網(wǎng)上的眾聲喧嘩、物質(zhì)與愛的博弈……感性,率真,毫無保留。
她說,無論世界如何改變,還是要相信,心底里最初相信的東西。
作者簡介
陳魯豫,主持人,曾連續(xù)多年主持《鳳凰早班車》節(jié)目,被譽為“開創(chuàng)了‘說新聞的先河”,參與主持香港回歸、澳門回歸、戴安娜王妃葬禮、伊拉克戰(zhàn)爭、9·11事件、美國總統(tǒng)大選等重要新聞的直播。從2002年開始,主持《魯豫有約》至今,累計采訪一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