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月
我常說語文是門大學科,語文的世界是一個“大”世界,“大”到包容萬象,“大”到貫穿生活的方方面面。百度百科里對“語文”是這樣解釋的:“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tǒng)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guī)律與特定語言詞匯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p>
說起語文大家可能會想到文章、詩詞、作文、閱讀這幾大部分,當然這是對語文比較狹義的定義,在語文教學中主要的教學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時時處處體現(xiàn)著語文。就拿最常見的作文來說,其為語文的典型了,我們可以通過文字的形式來記錄生活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文字是具有力量的,我們國家的“五四運動”恰好就說明了這一點,除此之外還存在著不少用文字來改變歷史的情況,這也正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再者要說的就是語文里的詩詞歌賦了,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用詩詞的形式來傳達著情緒、記錄著歷史,正因為有了語文的存在,我們才能在高興時用“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來表達這份難掩的愉悅,才能在傷心時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來訴說這份孤寂的無奈,才能在迷茫時用“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來安撫此刻的無助,也更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樣鼓舞人心的詩句來激勵著我們前行。
當然語文除了文字還包含有更多更廣的方面,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tǒng)稱。一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運用書面語和口語的能力;二是記憶和理解語言和文化的知識,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化學。任何語種都屬于語文的范疇,文藝文和實用文都是語文中的文章體裁,不僅僅是有關文學的東西才是語文。
除此之外,語文更能鍛煉人們的思維,我們拿語文教學里的閱讀來說,閱讀能力的運用可不僅僅是會讀幾篇文章,更是能力的積累,沒有對閱讀進行理解的能力,那學習其他學科便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了,這也就恰好說明了語文的學習不僅僅影響的是語文這一學科。
我們都知道數學鍛煉人的思維,英語鍛煉人的表達,而語文則涵蓋了整體的一個素質,所以我才說語文的世界是真正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