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受重視,教學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文教學卻并未得到明顯改善,還存在很多問題。為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教師需自我反思,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和總結,發(fā)現(xiàn)不足,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本文探討了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解決辦法,供同仁參考。
一、小學作文教學反思
1.作文內容空洞
在作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主要讓學生從書本或課外讀物中積累寫作素材,這種方式對積累素材起不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導致學生的素材積累不足,加上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只能靠摘抄和模仿范文完成寫作任務。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學生的作文內容脫離生活實際,沒有自己的思考,內容空洞。
例如,“今天我感冒了,媽媽發(fā)現(xiàn)后就把我背了起來,在路上沒有打到車,媽媽就走路把我背到了醫(yī)院,媽媽你真好,我好愛你??!”“今天我?guī)蛬寢屜赐耄瑡寢尶湮沂呛煤⒆?,我高興地笑了?!薄敖裉彀职謰寢寧胰ビ螛穲@玩了,游樂園里的人真多啊,今天真開心?!鄙鲜銎味际莾热菘斩吹淖魑模际歉砂桶偷年愂?,沒有細節(jié),沒有情感,如此寫作,學生的作文水平不僅得不到提升,還會影響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2.教學形式程序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一般以閱讀教學為重點,只注重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和寫作素材,不注重寫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導。教師的教學缺少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教學形式單一化、程序化,內容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難以充分調動寫作興趣和熱情,不能與教師良好地溝通和交流,難以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升。
3.將寫作和閱讀分開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寫作與閱讀密切相關,二者是互相影響和促進的關系。新課改也強調要重視閱讀和寫作的結合。但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依然是分離的,教師沒有充分利用課文對學生進行作文引導,導致學生雖然讀了很多文章,但依然沒有學會運用寫作技巧;也沒有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摘抄好詞佳句,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更沒有根據閱讀的文章進行寫作訓練。教師這種錯誤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錯失了很多提升寫作能力的機會。
二、小學作文教學措施
1.多方面積累寫作素材
想讓學生的作文內容不再空洞,教師就要讓他們明白積累的重要性,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培養(yǎng)他們積累素材的習慣。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在內容的選擇上,要秉持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原則。比如,可以讓學生讀一些優(yōu)秀作文,或者少兒讀物、少兒版經典名著等比較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讀物。還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以及記錄生活的好習慣,并且經常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并把活動的過程和感受寫下來,以此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使學生在寫作時能言之有物。
2.優(yōu)化教學方法,增強寫作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習慣依賴教師,所以,寫作教學的效率會受到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為提高寫作教學效率,教師應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寫作教學方法,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或寫作要求入手,組織相關活動,增強寫作教學的趣味性?,F(xiàn)階段,講授法是教師開展作文教學時運用得最多的教學方法,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形式單一,內容乏味,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要積極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運用活動導引法,組織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如成語接龍、擊鼓傳花、你比劃我來猜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邊玩邊仔細觀察,最后把游戲過程或感悟寫出來。除了運用活動導引法外,還可以運用探究教學法和片段仿練法。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盡量使用不同的方法豐富教學形式,使寫作教學更加新穎和富有趣味,調動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使其積極地參與到寫作教學活動中來,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作。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還能深化他們對寫作知識和技巧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3.讀寫結合,實現(xiàn)寫作和閱讀的互動
讀寫相結合是現(xiàn)代語文教育一直提倡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開張教學時不能把兩者分開,要將其完美融合,增加二者之間的互動,使學生的讀與寫的能力同步提升。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寫作手法、表達情感的技巧等詳細分析,并學以致用,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例如,《荷花》中有這樣一段:“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在這段文字中,作者以荷花的角度描寫了自己想象中的畫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品味和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段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讀完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學生在品味和思考后踴躍發(fā)言,表達想法。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仿寫,用此段的寫作手法寫其他事物,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文一直受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關注與重視。這是因為寫作能反映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這種綜合素養(yǎng)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改進寫作教學策略,運用多元化的手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導向,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實現(xiàn)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