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 慶 宋海珍 蔡梓路 張艷芳 史文章 蘭州中檢科測試技術有限公司
近幾年發(fā)布的國家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實施細則將餐飲具歸于餐飲食品。在原料加工到餐桌就餐過程中,每一步都有衛(wèi)生風險蓄積到餐飲食品,而食品的衛(wèi)生狀況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是餐(飲)具的常檢項目之一,其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磺酸鈉,具有低成本、易溶解、穩(wěn)定等優(yōu)點,所以備受餐飲業(yè)的青睞[1]。但洗滌劑若有其殘留,經食物入口后,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2]。本文針對2020年甘肅省內19個市縣(區(qū))的1 464批餐飲具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檢測結果進行匯總分析,為我省餐飲業(yè)的衛(wèi)生狀況提供科學依據(jù)。
2020年,我省內19個市縣(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依據(jù)隨機抽樣的原則對轄區(qū)內的大、中、小型餐飲店進行抽查,共采集樣品1 464批次。
三氯甲烷(AR)、亞甲藍(AR)、硫酸(AR)、磷酸二氫鈉(AR)、氫氧化鈉(AR)、十二烷基苯磺酸鈉(AR)、酚酞(AR)由Macklin生產。分液漏斗(天玻)、比色管(天玻)、分光光度計(島津UV)。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3]附錄A所規(guī)定的采樣方法,得到清洗樣液100 mL。再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GB/T 5750.4-2006)[4]中亞甲藍分光光度法,測定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 含量。
檢測結果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進行評價,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不得檢出,檢出結果不合格即判定為不合格樣品。
共檢測1 464批次,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進行評價,陰離子合成洗滌劑項目不得檢出,發(fā)現(xiàn)共有11批次不合格樣品,占99.2%。
從采樣地區(qū)來看,臨夏州積石山縣的采樣比例最大,有253批次占總批次的17.3%,合格率為99.2%,其次是隴南市成縣,有119批次占總批次的8.13%,合格率為97.5%[5],詳見表1。
表1 不同采樣地區(qū)消毒餐(飲)具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檢測結果
綜上所述,2020年甘肅省抽檢的20個市縣(區(qū))消毒餐(飲)具共1 464批次,不合格率為0.75%。主要集中在密胺塑料筷子和合金筷等塑料材質上,不銹鋼筷子質量較好,密胺塑料筷子質量值得引起關注。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①經營者及相關從業(yè)者的衛(wèi)生意識薄弱,清洗餐具時洗滌劑或消毒劑沒有被徹底沖洗。②部分餐館條件限制,未將餐具進行集中送洗,重復使用數(shù)量有限的餐具,造成交叉污染,使得陰離子洗滌劑殘留在餐具中。③所用清洗餐具的洗滌劑、消毒劑不符合標準,造成二次污染。此次檢測涉及地區(qū)范圍不多,甘肅省消毒餐飲具的衛(wèi)生狀況良好,但仍建議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加強對餐飲從業(yè)者的培訓,嚴格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②相關部門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知識的宣傳,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監(jiān)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