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清
◆摘? 要:語文是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的雙重特點,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具有關鍵作用。在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態(tài)度,逐步提升閱讀水平。課外閱讀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的拓展,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與發(fā)展需求,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將通過分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探索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意義;實施路徑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對于開闊學生視野與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然而,當前小學語文教材閱讀內容相對較少,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閱讀需求。而且教材內容的單一化也不符合其個性發(fā)展特點,因此必須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與改革,逐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與質量。課外閱讀教學方法的引入,能夠真正實現(xiàn)與教材內容的銜接和互補,使學生在課外閱讀當中體會閱讀樂趣,增強其語文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學除了應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外,還應該重視其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為學生接下來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學生的知識面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得到拓展,同時為課內閱讀提供良好的輔助作用,在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銜接當中逐漸掌握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與特點。尤其是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提出,對于課外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水平,才能滿足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要求。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是開展課外閱讀教學的關鍵,能夠使其保持長久的學習動力,提升教學工作實效性。尤其是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而言,只有使其保持對課外閱讀的好奇心,才能增強學習自主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外閱讀當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從課外閱讀的文本內容出發(fā),根據(jù)認知特點對閱讀范圍和深度進行拓展延伸,增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感悟,同時積累語文學習的素材。教師應該明確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以此為依據(jù)確定課外閱讀教學的內容,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重視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理念在課外閱讀教學中的落實,是提升教學實效性的關鍵,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外閱讀當中獲得進步與提高。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認知思維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果教師只采用同一套教學模式,將會導致部分學生難以適應。為此,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通過分層教學落實新課標要求,加快課外閱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低年齡段學生在認知能力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引導其開展課外閱讀時應該適當降低難度,適當增加閱讀素材當中的圖片數(shù)量,在圖文結合模式下調動其形象思維,使其逐步理解文本內容。對于高年齡段學生而言,則應該適當提升課外閱讀的故事性,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為其帶來豐富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對自身特點和需求進行深入分析,以便尋找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素材。教師應該做好摸底調查工作,隨時關注學生在學習當中的變化情況,以便增強因材施教工作理念的落實效果。
(三)注重靈活選擇課外讀物
課外閱讀好處多,但開卷未必有益。所以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絕大多數(shù)的同學經常寫讀書筆記,并愿意與他人交流分享讀書心得。但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只在其中做個陪讀角色,給老師帶來新的思考。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書,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課標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我們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允許他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教師可以依據(jù)課標的要求,加強對讀物的指導和點撥,以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還要推薦合適的讀物給學生。另外,建議家長為孩子購買一些經典書籍,并結合作業(yè)布置,把閱讀帶進家庭作業(yè)的時間里。要求學生準備專門的摘抄本,讓學生做讀書筆記,讀書卡片,文章賞析等??梢宰寣W生摘錄好詞佳句、精彩句段以及含義深刻的句子等,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寫寫心得體會等。還可以質疑釋疑。這樣的作業(yè),孩子們都很喜歡,完成的情況也很好。
(四)注重課內外結合
在上語文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注重對一些閱讀方法的指導,以促進課外閱讀。我們力求做到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結合起來,達到一種快速高效的閱讀方法。首先要精心準備。每次閱讀課前要精心準備圖書,選擇適合孩子們讀的書籍,課前先將其整理借好,集中在一起。其次要精心指導。無論是教室內閱讀,還是去圖書室閱讀。都要有教師的指導。這樣,學生就不會盲目閱讀,除了自己想要知道的問題以外,還會帶著老師布置的問題去閱讀,這樣在每次的閱讀中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從而日漸提高自己的閱讀分析能力。教師可在下一次的閱讀課上,簡要對讀書情況進行點評。其閱讀帶來的快樂感會悠悠而生。對于提高孩子們的信息量和寫作水平是大有益處的。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課外閱讀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同時滿足其全面發(fā)展的需求。教師應該提升對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視,積極落實教育改革的要求與理念,從而增強教學實效性。教師應通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重視因材施教、營造閱讀環(huán)境、開展合作閱讀、傳授閱讀方法和開展實踐活動等途徑,將課外閱讀教學與語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具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學周刊,2020(17):99.
[2]陳紅霞.提升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實效性研究[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7(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