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名著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點內(nèi)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語文教師要通過名著增長學生的知識和見識,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然而在教學中,由于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的問題,學生興趣不足,學生的名著閱讀水平不甚理想,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策略,注重趣味性名著導讀,傳遞名著閱讀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名著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思維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名著導讀;激趣法
對于小學生而言,“名著閱讀”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知識厚度主要渠道,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名著本身的字數(shù)量巨大,再加上當代快餐文學迅速發(fā)展,學生對于名著學習的興趣嚴重不足,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方法,從培育學生的名著學習興趣入手,在導讀中采用激趣法,傳遞閱讀技巧,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增長學生的見識,全面提升名著教學的實效性。
一、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教學缺乏有效的導讀策略
名著閱讀深受廣大語文教師的青睞,但在教學中,許多語文教師能夠做到游刃有余進行文章和知識點教學,但是對于名著材料的認知和閱讀教學目標上的確定上還存在一定的偏差。首先,教師在名著閱讀前沒有指導學生掌握書中的生詞,理清故事線,沒有傳授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然后,對于部分教師而言,名著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xiàn)為教學內(nèi)容具備較大的挑戰(zhàn)性,名著文體特征體現(xiàn)較弱,且容易出現(xiàn)肢解情節(jié)的問題,例如在《三國演義》中,教師通常會將其劃分為幾個階段或者幾條故事線進行分析,然而這種教學手段存在一定的限制,學生在閱讀中會出現(xiàn)云里霧里的情況,對于整篇文章的把控也會不甚清晰。此外,教師在名著導讀中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沒有讓學生感知到名著扣人心弦的故事,學生在名著閱讀時淺嘗輒止、興趣寥寥。
(二)學生沒有制定有效的閱讀計劃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要制定出自己的閱讀計劃,在閱讀過程中探尋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閱讀方法。然而在名著閱讀中,不僅存在閱讀量較少的問題,還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和娛樂化,功利化體現(xiàn)在只顧完成教師制定的閱讀目標,娛樂化體現(xiàn)在學生只是把名著當作一種娛樂放松的工具,不會思考名著中的人生哲理和深刻內(nèi)涵,在學和看之間存在極大的矛盾。例如《西游記》的故事性很強,且情節(jié)扣人心弦,并非枯燥無味的讀物,只有在閱讀中處理好“學書”和“看書”的矛盾,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小學語文名著導讀應用激趣法的策略
(一)設計問題帶入導讀 設置懸念
名著閱讀教學的本質就是學生和作者之間的對話,閱讀能讓學生能夠認識一個全新的世界并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將主人公堅韌不拔的意志作為自己成長的人生信條。為增強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就需要老師在導讀中設計一些問題或者懸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閱讀,促使其思維能力的形成。例如在六年級課外閱讀《莫泊桑短片小說精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順便講解一下莫泊桑另一篇《項鏈》當講解到項鏈失蹤后就戛然而止,部分學生對后續(xù)的故事情節(jié)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教師這時再設計問題:“同學們想知道后續(xù)的故事情節(jié)嗎?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查一下哦,或許同學們會產(chǎn)生較大的興趣?!边@時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將會顯著提升,開始對名著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再比如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導讀講解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看完導讀后,會產(chǎn)生怎樣的感悟?會對主人公的傳奇一生有何看法?”《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導讀部分涵蓋了保爾柯察金的一生,從早年家庭貧困,母親和哥哥做著廉價的工作維持生計,到十月革命保爾被關進監(jiān)獄,再到和冬妮婭產(chǎn)生愛情...這段導讀十分精彩和坎坷,學生在教師的問題和導讀的熏陶下,主人一生的經(jīng)歷仿佛歷歷在目,內(nèi)心產(chǎn)生了極大的共鳴,從而抱著更高地熱情進入名著閱讀中。
(二)采取有效的閱讀流程 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名著閱讀是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知識厚度的關鍵,這不僅是當前語文教學的明確規(guī)定,也是突出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主要地位的表現(xiàn)。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xiàn)有效閱讀:首先,從閱讀整體掌握課本的主要內(nèi)容。在閱讀過程中要明確標序,然后把每一段就進行一個詳細的概括,以掌握文章的整體內(nèi)容,將故事情節(jié)梳理好之后,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那些難以理解的生僻語句。其次是以讀促進背誦,讓學生學會欣賞文章中的經(jīng)典片段,并讓師生之間能夠進行一些心得交流,且最重要的就是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語言量,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最后,讓學生學會總結,讀一篇經(jīng)典讀物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對名著大致內(nèi)容進行總結,否則名著閱讀就毫無意義,讓學生寫下一些閱讀完之后的心得體會,提升他們的思維寬度和廣度,將之作為提升寫作能力的素材。
(三)利用課前導讀 讓學生愛上名著
為增強學生的名著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課前進分鐘進行名著推薦,每天派出一名學生就自己喜歡的名著進行課前演講,對名著的故事情節(jié)、作品梗概進行大致講解,或者講出幾個經(jīng)典片段,讓學生受到這些片斷的吸引,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在課余時間也能積極投入到名著閱讀當中。
三、總結
名著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增大知識厚度都有重大意義。所以,教師要意識到名著學習的意義,在開展名著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書中的內(nèi)涵和價值,并在此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全面提升其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釋霞.走進名著閱讀經(jīng)典激趣淺談[J].基礎教育課程,2016(08):92-94.
[2]史先波.多方激趣提高名著閱讀效率[J].考試(中考版),2010(08):4-5.
[3]高照江.激趣·欣賞·強化·提高——如何引領學生讀名著[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1(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