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

      2021-08-04 10:53:46
      作文通訊·初中版 2021年8期
      關(guān)鍵詞:夏明翰趙一曼陳毅

      一 賀頁朵的“宣誓書”

      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一份入黨誓詞,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現(xiàn)存最早的入黨誓詞。雖然這份誓詞字跡模糊,但目睹者無不深深震撼于書寫者賀頁朵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對黨的無限忠誠。

      1927年10月,毛澤東帶領(lǐng)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來到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這一年,賀頁朵已經(jīng)41歲了。作為江西省永新縣北田村的一位普通農(nóng)民,他的前半生過得很艱難。由于家境貧寒,賀頁朵只能依靠幫人榨油為生。因此,當井岡山地區(qū)的農(nóng)民運動如火如荼開展的時候,他深受感染,懷著滿腔熱情投身革命,并且擔任了當?shù)剞r(nóng)民協(xié)會副主席。為了幫助紅軍搜集和傳遞情報,賀頁朵把自己家的榨油坊設為紅軍的秘密聯(lián)絡點,冒著生命危險,建起了一個地下交通站,為紅軍運送糧食、食鹽和彈藥。

      由于賀頁朵表現(xiàn)出色,1931年1月,永新縣的中共黨組織批準了他的入黨申請。1月25日夜晚,在昏暗的油燈燈光下,賀頁朵激動地拿出了一塊早已準備好的布,認認真真地在布中央寫下了那段入黨誓詞。

      其中,最能體現(xiàn)賀頁朵革命信念的,是他在布的兩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入黨的時間、地點:中國共產(chǎn)黨員賀頁朵,1931年1月25號,北田村。要知道,在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制造白色恐怖的年代,把名字和入黨地點寫在入黨誓詞上是非常危險的。一旦被敵人發(fā)現(xiàn),不但會威脅自己的生命,還會連累家人和朋友。

      1934年紅軍主力長征,賀頁朵因身負重傷無法跟隨大部隊轉(zhuǎn)移,后不幸與黨組織失去了聯(lián)系。在這種情形下,賀頁朵依然牢記自己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牢記在入黨誓言。為此,他不惜冒著被殺頭的危險保存自己的入黨誓詞。為了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他將入黨誓詞用油紙層層包裹,然后把它放在自家榨油坊的屋檐下。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常常把入黨誓詞取下來默默誦讀,并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

      1951年,中央派慰問團到南方老革命根據(jù)地慰問時,賀頁朵老人用顫抖的雙手,將這份入黨誓詞鄭重地交到慰問團負責人的手上。后來,這份入黨誓詞被中宣部轉(zhuǎn)存至中國國家博物館。這份入黨誓詞不僅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歷經(jīng)硝煙卻初心不改的歷史見證,更成為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貴素材。

      二 傅烈的“絕命書”

      “我這次犧牲并不出乎意外,父親不必過于悲傷……我自問沒有什么對不起家庭的地方,但是使你現(xiàn)在十分悲傷。我不悲傷,若干年后,你一定會理解的?!?/p>

      這是革命烈士傅烈1928年就義之前留給父親的一封遺書。

      傅烈,1899年生人,1920年赴法國留學。勤工儉學期間,他結(jié)識了周恩來、鄧小平等一大批共產(chǎn)主義者,成為旅歐共產(chǎn)主義組織“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的早期成員之一。1924年,他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秋天被選送蘇聯(lián)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5年7月,傅烈奉命回到祖國,到廣州參加革命,在中共廣東區(qū)委負責情報工作。后經(jīng)組織特許,妻子陳才用也來到廣州,和他一起投身革命。

      1927年,重慶發(fā)生“三三一”慘案,大批共產(chǎn)黨人被殺害,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傅烈臨危受命,被派往重慶重建四川省委。到達重慶后,傅烈采取堅強有力的措施,迅速打開工作局面。1927年8月,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成立,傅烈任書記。臨時省委立即著手整頓和發(fā)展黨的組織,恢復和開展黨的活動,積極開展宣傳與鼓動工作,并組織和發(fā)動武裝斗爭。1928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傅烈任省委書記兼軍委書記。

      他親自起草了《四川暴動行動大綱》,經(jīng)省委同意后下發(fā)各地。在省委和傅烈的領(lǐng)導下,南溪、綿竹等地先后爆發(fā)武裝暴動,整個四川的革命形勢為之一新。

      正當四川革命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的時候,危機卻悄悄降臨。1928年3月9日,正在重慶興隆巷8號秘密開會的傅烈等人被捕入獄。在獄中,傅烈受盡各種酷刑,但他始終堅貞不屈。

      1928年4月3日,傅烈在朝天門外壯烈犧牲,年僅29歲。

      臨刑前,傅烈給父親和妻子各留下一封家書。在給妻子陳才用的信中,他寫道:“你是知道我怎樣死的和為什么而死的!你要為我報仇,要繼承我的遺志,為黨的事業(yè)奮斗到底?!痹谛诺哪┪?,他寫下了“拼將七尺男兒血,爭得神州遍地紅”的句子,充分表達了一個革命者的壯志豪情。

      傅烈用自己短暫而耀眼的一生,踐行了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誓言。

      三 尋淮洲的“請戰(zhàn)書”

      1934年12月14日,安徽省太平縣譚家橋鎮(zhèn),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遭遇國民黨軍,在搶奪制高點的戰(zhàn)役中,沖鋒在前的19師師長尋淮洲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2歲。臨終前,尋淮洲反復念叨著:“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滅敵人!消滅敵人!”

      尋淮洲家境貧寒,父母想盡辦法,讓他在9歲那年進入了當?shù)匦W讀書。13歲那年,尋淮洲又考入了高小,開始接觸進步思想,并萌發(fā)了革命志向。他曾在作文中寫道:“革命的意義,是革除腐劣而建新優(yōu):如社會黑暗,便起社會革命;政治腐敗,便生政治革命。”

      為了實現(xiàn)革命理想,1927年,尋淮洲告別親人,獨自趕往長沙,去投奔瀏陽工農(nóng)義勇隊。當時,他只有15歲,本來還不到參軍的年齡,但是他強烈表達了自己投身革命、參加武裝斗爭的決心,成了當時年齡最小的一名戰(zhàn)士。

      1927年9月,尋淮洲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又追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在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中,尋淮洲展現(xiàn)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屢建奇功,21歲便被任命為紅七軍團軍團長,成為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

      1934年7月,紅七軍團受命組成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尋淮洲擔任總指揮。同年11月,紅七軍團進入閩浙贛蘇區(qū),與方志敏領(lǐng)導的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尋淮洲任19師師長。

      1934年12月,紅十軍團首戰(zhàn)譚家橋。為了爭奪制高點,尋淮洲率部先后發(fā)起三次沖鋒,都失敗了。在發(fā)起第四次更大規(guī)模沖鋒時,尋淮洲不幸腹部中彈。但他依舊忍著劇痛,指揮戰(zhàn)士們往前沖。12月16日,部隊轉(zhuǎn)移至涇縣茂林鎮(zhèn),尋淮洲終因失血過多,英勇犧牲。

      1938年5月,陳毅率部開辟敵后抗日根據(jù)地,途經(jīng)茂林鎮(zhèn)時,為尋淮洲重建了墳墓,并為他親筆撰寫了墓志銘:“尋淮洲同志是畢生為革命利益、民族利益犧牲到底,足為抗日戰(zhàn)士之楷模?!?/p>

      “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滅敵人!消滅敵人!”這是尋淮洲的臨終遺囑,更是他的請戰(zhàn)書,展現(xiàn)了一個優(yōu)秀紅軍將領(lǐng)為國為民英勇犧牲的精神和初心。

      四 王爾琢的“托孤書”

      “兒何嘗不想念著骨肉的團聚,兒何嘗不眷戀著家庭的親密……為了讓千千萬萬的母親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為了讓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皆可享樂天年,兒已以身許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鳳翠娘家父母雙亡,望大人善待兒媳,見鳳翠如見兒一般。”

      這是1927年6月北伐軍第四軍25師74團參謀長、共產(chǎn)黨員王爾琢寫給父母的信。信中提到的鳳翠,是他的妻子鄭鳳翠。

      王爾琢和鄭鳳翠都是湖南省石門縣官橋村人,兩人青梅竹馬。1923年10月,王爾琢與鄭鳳翠正式完婚。婚后僅僅三個月,王爾琢得知廣州黃埔軍校招生的消息,毅然辭別新婚妻子,前去報考。誰知這一走,竟成為這對恩愛夫妻的永訣。

      在離家的三年多時間里,王爾琢不僅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生,還在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培養(yǎng)下,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北伐戰(zhàn)爭中,他戰(zhàn)功赫赫。

      北伐軍攻克武昌后,牽掛妻子和從未謀面的女兒的王爾琢寫信讓母女倆到武漢團聚。沒想到,還沒等到一家團聚,就發(fā)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全國革命形勢發(fā)生急劇變化,王爾琢成了被通緝的“中共要犯”,不得不緊急離開武漢。

      1927年6月,鄭鳳翠帶著她三歲的女兒桂芳,幾經(jīng)周折,終于找到了丈夫王爾琢為她們租好的住處,屋內(nèi)卻空無一人。母女倆空等了十多日,也沒有等來親人,只得給王爾琢留下一封信遺憾返鄉(xiāng)。三歲的小桂芳出生后還未見過父親,父女倆一生中唯一的見面機會就這樣錯過了。等到幾天后王爾琢再回到武漢時,妻子和孩子已經(jīng)回了老家。王爾琢非常愧疚,就提筆給父母寫了一封信,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托孤書”。

      而后,王爾琢從武漢趕赴南昌,參加了南昌起義、湘南起義,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歷任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1師參謀長和紅四軍參謀長。1928年8月25日,王爾琢在江西省崇義縣思順圩追勸叛徒時,不幸英勇犧牲,年僅25歲。

      王爾琢犧牲后,鄭鳳翠獨自撫養(yǎng)女兒,可這唯一的女兒在二十歲時帶著終生沒有見過父親的遺憾因病去世。

      五 盧德銘的“行軍書”

      “現(xiàn)因時局轉(zhuǎn)變,為了不連累家庭,今后我暫時不寄家書,你們也不要來信。我沒有錢寄回來?!?/p>

      這是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wèi)團團長盧德銘給家人的最后一封家書。令人震驚的是,這位堂堂的國民革命軍團長,居然連貼補家用都無能為力。

      盧德銘,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貢市,黃埔軍校二期畢業(yè)。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東征和北伐中沖鋒陷陣、屢建奇功,是葉挺麾下的著名戰(zhàn)將,參加了著名的汀泗橋戰(zhàn)役。

      戎馬倥傯之際,他沒有忘記給家人寫信,將行軍途中的見聞、戰(zhàn)斗所遭遇的損傷,一一告訴家人:“這場戰(zhàn)役殲滅了很多敵人,但是我們的傷亡也不少。我們的營長曹淵同志也在這次戰(zhàn)役中犧牲了。我們這次北伐,有這樣的順利進軍,全靠群眾的支持。自廣州出發(fā)以來,沿途都有老百姓給我們做向?qū)?,并主動給我們搬運子彈等輜重?!?/p>

      在行軍路上,他也會像一名普通的青年人一樣,從與親人歡聚的夢中醒來:“我不是不懷念家庭,其實我也想念父母及兄嫂侄兒等。在夢中我曾發(fā)囈語,呼喊(侄兒)權(quán)一、少南。醒來時同志們笑我說,參謀長還在思鄉(xiāng)呢!”

      1927年9月,盧德銘奉中央指令率部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毛澤東任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任起義部隊總指揮,成為毛澤東革命軍事生涯的第一個軍事搭檔。

      9月19日,遭受很大損失的各路起義軍在瀏陽文家市會師。當晚,毛澤東召開前委會議,討論進軍方向問題,會上發(fā)生了激烈的討論。盧德銘批判了余灑度“取瀏陽直攻長沙”的錯誤意見,堅決支持毛澤東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的意見。由于盧德銘在部隊中具有很高的威信,會議最終通過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在農(nóng)村包圍城市這一正確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1927年9月25日,在起義部隊進軍井岡山途中,為掩護主力部隊突圍,盧德銘僅帶一連兵力在蘆溪山口巖一帶阻擊敵人,胸口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2歲,成為井岡山斗爭時期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lǐng)。

      六 張朝燮的“兩地書”

      “就是我們的感情也要社會化,不要把對于私人感情的熱烈,超過對于團體感情的熱烈。”“我們的特別關(guān)系是永久存在的,不過現(xiàn)在我們只能把它埋在深深的胸懷里。不然就要誤了我們公共的使命?!?/p>

      這是1927年3月27日張朝燮生前寫給妻子王經(jīng)燕的最后一封家書。

      張朝燮出身于官宦之家,王經(jīng)燕的父親是永修縣的“首富”,兩人均出身富貴,家境優(yōu)越,卻毅然放棄了安逸與悠閑,走上革命道路。1919年春節(jié)后,青梅竹馬的張朝燮和王經(jīng)燕喜結(jié)連理。

      1924年,張朝燮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國共合作期間當選為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工人部長。1925年,在丈夫的影響下,王經(jīng)燕也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1925年秋,王經(jīng)燕受黨組織派遣,準備前往萬里之遙的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以革命事業(yè)為重的張朝燮鼓勵內(nèi)心猶豫的妻子服從組織安排,不要留戀家庭和孩子。臨行前,張朝燮填詞一首,裝入信封,讓妻子在途中拆讀。這首《念奴嬌·送別》的詞中,沒有長亭送別的依依不舍,也沒有西出陽關(guān)的悲哀與凄涼?!懊瓦M猛進,學成歸來殺賊”的詞句催人奮進,激烈豪邁。

      此后兩年間,雖遠隔萬里,但夫妻二人鴻雁傳書、互訴衷腸。厚厚的信箋,見證了一對遠隔萬里的革命伴侶之間的兩情相悅、共同成長,他們?yōu)橹餐睦硐牒统跣牟幌侇^顱、灑熱血。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張朝燮被罷免了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工人部長的職位。他回到老家永修繼續(xù)革命工作,擔任中共永修地委組織部長。

      1927年3月27日晚,張朝燮給妻子王經(jīng)燕寫下了那封家書。張朝燮沒有想到,這封家書竟成了他給妻子的絕筆。十九天后的4月15日,張朝燮被百余名反動匪徒包圍,他在突圍求援過程中,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5歲。

      而此時,王經(jīng)燕已完成學業(yè),正準備回國。噩耗傳到莫斯科,王經(jīng)燕悲痛萬分,但她迅速抹干淚水,毅然回國。

      后來,王經(jīng)燕擔任了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長。1928年6月,江西省委機關(guān)被破壞時,王經(jīng)燕不幸被捕,后慘遭殺害,時年26歲。

      七 陳毅安的“無字書”

      1931年3月的一天,湖南省湘陰縣一個名叫李志強的女子接到了一封來自上海的信,然而兩張信紙上竟空無一字!

      這讓李志強傷心欲絕,因為寄信人是她的丈夫陳毅安。之前丈夫就曾對她講過:“如果哪天你要是收到我的一封無字書信,就說明我已經(jīng)離開人世,你就不要再等我了?!?/p>

      李志強和陳毅安相識于1923年。當年,18歲的陳毅安正在湖南省立第一甲種工業(yè)學校讀書。暑假期間,他回鄉(xiāng)拜望小學語文老師,正巧遇上了師母的外甥女———當時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就讀的李志強,兩人一見鐘情,于當年的中秋節(jié)訂下了婚約。

      在隨后的幾年里,兩人的婚約卻一拖再拖。因為從湖南省立第一甲種工業(yè)學校畢業(yè)后不久,陳毅安就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并受黨組織的派遣,進入黃埔軍校學習。畢業(yè)后,陳毅安參加了毛澤東領(lǐng)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跟隨部隊上了井岡山,屢立戰(zhàn)功,曾在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中大顯身手。

      這期間,陳毅安和李志強聚少離多,但一直書信不斷。通過這些書信,李志強漸漸理解了陳毅安執(zhí)著的革命追求。她把陳毅安的每一封來信都悉心保存,并一直默默等候著他的歸來。

      1929年3月,陳毅安在戰(zhàn)斗中受傷,秘密回到家鄉(xiāng)養(yǎng)傷,并與李志強完婚。

      1930年7月,陳毅安告別已有身孕的李志強,應彭德懷之約重返戰(zhàn)場,任紅三軍團第八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在長沙戰(zhàn)役中擔任前敵總指揮。正是在這場戰(zhàn)役中,陳毅安不幸犧牲,年僅25歲。

      在收到陳毅安的無字信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李志強都不愿相信愛人已經(jīng)犧牲。1937年她專門給八路軍總部寫了一封信,詢問陳毅安到底怎么樣了。彭老總親自給她回了一封信,說:陳毅安1930年犧牲了。

      確定了陳毅安去世的消息,李志強終身沒有再嫁。

      1982年李志強去世后,如愿與陳毅安合葬在了一起。

      八 夏明翰的“就義書”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湖北省武漢市警予中學曾是大革命時期向警予、夏明翰等革命先烈就義的地方,夏明翰烈士氣壯山河的《就義詩》,就是在這里用生命寫就的。

      夏明翰的故居坐落于湖南省衡陽縣洪市鎮(zhèn)禮梓村,這是一座有著四十多間房屋的深宅大院。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還有他的父親都曾任高官。夏明翰兄弟姐妹十人,他排行第三。1917年,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yè)學校。在校期間,他接觸到進步思想,并組織參加了響應五四運動和反對北洋軍閥的大游行。這讓他的祖父大為惱火。

      1920年,夏明翰毅然離家出走,并在長沙結(jié)識了毛澤東,后經(jīng)毛澤東、何叔衡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入黨之后,夏明翰積極投身工農(nóng)運動,參與發(fā)動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領(lǐng)導發(fā)動了平江農(nóng)民暴動,他還帶動了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同他一起鬧革命。

      1928年1月,夏明翰奉命到湖北省委擔任領(lǐng)導工作。此時,整個武漢都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臨行前,夏明翰特意買來一顆紅珠贈予妻子,并留下一首明志詩:“我贈紅珠如贈心,但愿君心似我心?!?/p>

      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入獄后,分別給妻子、母親和姐姐寫了三封信。

      在給妻子鄭家鈞的信中,他寫道:“紅珠留著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信中提到的“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兒夏蕓,當時只有4個多月。

      在給母親的信中,夏明翰寫道:“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guī)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p>

      夏明翰在給姐姐的信中寫道:“我們沒有罪,我們要斗爭。”

      夏明翰被捕后,敵人對他施用了種種酷刑,但都不能使他屈服。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赴漢口余記里刑場。就義之前,他寫下了這首“就義詩”。

      夏明翰犧牲后,他的弟弟夏明震、夏明霹、妹妹夏明衡、外甥鄔依莊也先后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九 趙一曼的“示兒書”

      60歲的退休工人陳紅一直珍藏著一封特別的信件。這是83年前她的奶奶寫給她的父親的一封家書。雖然不是原件,只是父親的手抄版,但隨著歲月的沉淀,它在陳紅心底的分量越發(fā)沉重。

      “寧兒,母親對于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jīng)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s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

      寧兒,是陳紅父親陳掖賢的小名。陳掖賢的母親,名叫李坤泰。另外,她還有一個更為人們所熟知的化名———趙一曼!

      曾經(jīng)縱橫馳騁于東北大地的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是一個地道的川妹子。她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賓一個富裕家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進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

      1927年9月,趙一曼被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那里,她與同是黃埔軍校出身的陳達邦相識并結(jié)婚。婚后不久,已有身孕的趙一曼接受黨組織安排,辭別丈夫,回到國內(nèi)從事地下工作。

      1932年春,趙一曼將不滿3歲的寧兒送到了漢口,交給丈夫的堂哥陳岳云撫養(yǎng),并留下一張母子的合影,從此杳無音信。

      1950年,陳掖賢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也正是在這一年,隨著電影《趙一曼》的上映,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的事跡被廣泛傳播。尤其是她面對日軍各種殘忍酷刑仍舊堅貞不屈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感動了無數(shù)觀眾。但趙一曼的真實身份當時卻還是一個難解之謎。

      1956年,已經(jīng)在北京工業(yè)學校任教的陳掖賢,才終于得知自己的母親就是趙一曼。1957年,陳掖賢到東北烈士紀念館憑吊母親,第一次見到了母親留給他的遺書。

      這是趙一曼1936年8月2日就義當天寫下的:“我最親愛的孩子??!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誓志為人不為家,

      跨江渡海走天涯。

      男兒若是全都好,

      女子緣何分外差?

      未惜頭顱新故國,

      甘將熱血沃中華。

      白山黑水除敵寇,

      笑看旌旗紅似花。

      ———趙一曼于《濱江述懷》

      十 左權(quán)的“決心書”

      1937年冬,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quán)隨八路軍總部來到山西省洪洞縣。

      在匆忙轉(zhuǎn)戰(zhàn)之余,左權(quán)給已經(jīng)12年沒有見面的母親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誓死抗日的決心:“日寇不僅要亡我之國,并要滅我之種,亡國滅種慘禍,已臨到每一個中國人民的頭上……

      “我們也決心與華北人民共艱苦,共生死。不管敵人怎樣進攻,我們準備不回到黃河南岸來。

      “我全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xiàn)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準備將來也不要一個銅板,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

      年少離家的左權(quán),在歷經(jīng)戰(zhàn)火的淬煉后,已經(jīng)成長為一位足智多謀的軍事家。

      1940年8月,為了打擊日寇,他和朱德、彭德懷一起指揮八路軍主力,發(fā)起了歷時三個半月的百團大戰(zhàn),打破了日軍對抗日根據(jù)地的“囚籠政策”。

      1942年5月,日軍抽調(diào)重兵,再次對太行抗日根據(jù)地發(fā)動了“大掃蕩”。

      1942年5月25日,左權(quán)在山西遼縣麻田十字嶺指揮八路軍總部突圍轉(zhuǎn)移。他堅決讓彭德懷先撤退,又從容指揮大家有序疏散,完全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不幸被日軍炮彈擊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

      將星隕落,天地同悲!左權(quán)是抗日戰(zhàn)爭中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lǐng)。與左權(quán)情同手足的彭德懷含淚寫下了《左權(quán)同志碑志》:“壯志未成,遺恨太行。露冷風凄,慟失全民優(yōu)秀之指揮;隆冢豐碑,永昭堅貞不拔之毅魄?!?/p>

      朱德總司令賦詩悼念:“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wèi)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p>

      1949年7月,解放軍南下,朱德總司令要求入湘部隊繞道醴陵去看望左權(quán)將軍的老母親。英雄母親這才知道,自己日思夜念的小兒子已經(jīng)在7年前為國捐軀。

      堅強的母親沒有慟哭,而是請人代筆撰文悼念兒子:“吾兒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兒。現(xiàn)已得著民主解放成功,犧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兒有知,地下瞑目矣!”

      十一 陳然的“明志書”

      …………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這首充滿浩然正氣的《我的“自白”書》早已是廣為流傳的不朽詩篇,它的作者正是《挺進報》的印制者陳然。

      1947年2月28日,國民黨封閉了設在重慶的中共四川省委和《新華日報》報社。

      7月,重慶地下黨決定編印《挺進報》,陳然被任命為《挺進報》特支書記,并一個人承擔起最機密的油印工作。他白天是機械廠的管理員,晚上則秘密印制《挺進報》。

      在白色恐怖籠罩之下,《挺進報》的出現(xiàn),立即受到了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群眾的歡迎,影響不斷擴大,起到了教育人民、鼓舞斗志的作用。這也讓敵人十分震驚,他們千方百計搜尋《挺進報》的線索。

      1948年4月22日傍晚,由于叛徒的出賣,陳然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后轉(zhuǎn)押到白公館監(jiān)獄。

      為了找到中共重慶地下市委機關(guān),敵人急于從陳然口中得到情報,對他使用了種種酷刑,但他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

      在獄中,陳然把從國民黨高級將領(lǐng)黃顯聲那里得到的消息寫在紙條上,秘密傳給難友,這些紙條被稱為“獄中挺進報”。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監(jiān)獄時,陳然和難友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親手縫制了一面五星紅旗。

      重慶解放前夕,軍統(tǒng)特務驚恐萬分,他們開始屠殺被關(guān)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館的“政治犯”。1949年10月28日,陳然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于重慶渣滓洞附近的大坪刑場。

      在就義前,陳然曾告訴他的獄友———小說《紅巖》的作者羅廣斌,他想要寫一首詩,并將詩的主題內(nèi)容告訴了羅廣斌。

      羅廣斌脫險后,便整理寫成了《我的“自白”書》。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

      今天,奔騰的長江與嘉陵江依然川流不息,經(jīng)過歲月的淬煉,烈士的精神和風采更加璀璨,永遠激勵著后人。

      (根據(jù)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整理完成,有刪改)

      猜你喜歡
      夏明翰趙一曼陳毅
      星夜(清唱劇《冰凌花一一永遠的趙一曼》第七樂章)
      清唱劇 冰凌花 永遠的趙一曼
      劇作家(2023年1期)2023-02-06 07:01:48
      夏明翰妙對審問
      紅色家書
      當代音樂(2020年11期)2020-11-24 05:15:27
      陳云鳳:夏明翰烈士之母的革命人生
      公民與法治(2020年8期)2020-05-21 07:39:40
      民族英雄趙一曼之歌
      中華魂(2017年5期)2017-11-21 01:53:23
      示兒書—趙一曼就義前留給兒子的信
      夏明翰詩諷蠢法官
      故事林(2006年4期)2006-03-07 01:37:44
      憶陳毅給我印象最深的幾件事
      軍事歷史(2001年6期)2001-08-21 06:50:38
      陳毅的參謀人員談陳毅
      軍事歷史(2001年4期)2001-08-21 02:50:10
      都兰县| 墨竹工卡县| 郑州市| 凤冈县| 仁布县| 双辽市| 博湖县| 五峰| 墨脱县| 舞钢市| 延安市| 宁河县| 慈溪市| 梁河县| 新田县| 鲜城| 农安县| 彝良县| 永安市| 商洛市| 岳池县| 饶阳县| 临武县| 江城| 丰原市| 泰顺县| 壤塘县| 普定县| 莒南县| 珲春市| 德昌县| 固始县| 华亭县| 桐乡市| 祁门县| 丹巴县| 上犹县| 怀来县| 通辽市| 松滋市|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