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軍
君子貴慎獨。
所謂慎獨,即人在獨處之時,謹慎不茍?!抖Y記·大學》云:“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贝苏Z道出其境界,只有內(nèi)心至誠、至慎,才能在無人監(jiān)督,甚至處于誘惑之時能行為端方,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才是君子所為吧。
慎獨,能完善自我,凈化社會環(huán)境。
人生活在社會之中,時時處處面臨誘惑。酒色財氣,總會讓人心動神搖,內(nèi)心的欲念時刻推動著敏感的神經(jīng),稍有把持不住,欲念的野馬將脫韁而逸,將道德的底線踏得粉碎,此時唯有慎獨才能降服心魔,使紛擾的內(nèi)心安定下來。楊震“四知”之論,讓貪財之心化解;柳下惠坐懷不亂,令好色之念頓消;“我心有佛”的豫通大師、“我心有主”的許衡,令眾生肅然起敬的不正是他們的慎獨修養(yǎng)嗎?由此推而廣之,社會上的官員若能如楊震,何愁官場之風不為之一新?蕓蕓眾生,若能如柳下惠、許衡者,社會公德豈不纖塵不染?
相反,現(xiàn)在反腐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仍有極少數(shù)漠視黨紀國法之徒,他們進行權(quán)錢交易、權(quán)物交易、權(quán)色交易。而這些人并非生來如此,可能他們曾經(jīng)是各行各業(yè)的精英,是眾口皆碑的楷模,但因為他們?nèi)狈ι鳘氈?,面對種種誘惑時,不能嚴于律己,最終身敗名裂。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慎獨呢?
首先,要在“隱”與“微”上下功夫。古人云“禍患常積于忽微”,不管是人前人后,特別是在一些隱晦之處和微小之事上,我們都要嚴于律己,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有時時如履薄冰,始終不放縱自己的欲望,不愈矩,這才是我們涵養(yǎng)慎獨之德的真態(tài)度。
其次,是時時進行自我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是做到慎獨的不二法門,反省是在檢視自己過往的同時,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自己合乎道德規(guī)范。以人為鏡的唐太宗如果不能及時反省,哪來的“貞觀之治”?如能積極反省,做到慎獨,還會有人埋怨上網(wǎng)課的學習質(zhì)量不高嗎?
故曰,時時警示自己,鞭策自己,把自己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坦蕩為人,踏實做事,才能真正養(yǎng)成慎獨之風,成為當今時代的真君子。
(責編 / 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