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冰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EICU,河南 鄭州 450000)
重癥顱腦損傷作為一種急危重癥,具有發(fā)病急驟、進展迅速等特征,多伴發(fā)繼發(fā)性腦損傷,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有嚴重損傷,發(fā)病后短時間內(nèi)可出現(xiàn)昏迷、腦疝及意識障礙等多種癥狀,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1-2]?,F(xiàn)階段,臨床治療重癥顱腦損傷多選用藥物方式,如依達拉奉、腦苷肌肽等,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癥狀及體征,但單用藥物療效并不理想,因此應考慮藥物聯(lián)用方案[3]。本研究以82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重癥顱腦損傷治療中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苷肌肽的應用效果及其對患者氧化應激、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2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41例) 與研究組(41例)。對照組男26例,女15例;年齡25 ~63歲,平均(44.58±6.26)歲;體質(zhì)量60 ~75 kg, 平均(67.62±3.15) kg。研究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25 ~64 歲,平均(44.71±6.43) 歲;體質(zhì)量59 ~75kg,平均(67.43±3.02) kg。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可比較(P>0.05)。
納入標準:①經(jīng)MRI、CT 檢查確診重癥顱腦損傷;②格拉斯哥昏迷評分3 ~8 分;③資料完整;④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用藥過敏;②伴臟器功能異常;③拒絕配合研究;④伴精神異常。
對照組單用腦苷肌肽治療。于250ml 5% 葡萄糖注射液內(nèi)置入10 mL 腦苷肌肽注射液( 生產(chǎn)廠家:吉林四環(huán)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5046,規(guī)格:20 mL×6 支/盒),予以靜脈滴注,每日靜脈滴注1 次。
研究組聯(lián)用依達拉奉、腦苷肌肽治療。腦苷肌肽使用同對照組一致;同時,于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內(nèi)置入30 mg 依達拉奉注射液(生產(chǎn)廠家: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056,規(guī)格:20 mL:30 mg×2支/盒)予以靜脈滴注,每日靜脈滴注2 次。
兩組均治療2 周。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髓過氧化物酶、丙二醛)、神經(jīng)功能指標( 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膠質(zhì)原纖維酸性蛋白、腦鈉肽) 水平變化及臨床療效。兩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6 mL 肘靜脈血液樣本,置入抗凝管于3 000 r/min 下離心8 min,取上層血清置入低溫冰箱內(nèi)待測,氧化應激指標選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神經(jīng)功能指標選取放射疫分析法測定。療效評價:①顯效。治療后,患者癥狀基本消失,格拉斯哥昏迷評分下降40%以上。②有效。治療后,患者癥狀有所改善,拉斯哥昏迷評分下降10% ~40%。③無效。治療后,患者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治療有效率=( 顯效+ 有效)/ 總例數(shù)×100%。
使用SPSS 19.0 軟件統(tǒng)計資料,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高于治療前,髓過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對照組,髓過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比較(± s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比較(± s )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 <0.05。
組別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U·mL-1) 超氧化物歧化酶/(U·mL-1) 髓過氧化物酶/(mg·mL-1) 丙二醛/(mmol·m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1) 0.51±0.05 0.75±0.08① 89.81±8.63 146.02±11.26① 5.29±0.57 2.32±0.34① 4.87±0.59 2.11±0.19①對照組(n=41) 0.50±0.06 0.57±0.05① 89.63±8.72 112.57±10.43① 5.26±0.59 3.77±0.41① 4.89±0.58 3.18±0.28①t 1.248 18.597 0.143 21.242 0.356 26.534 0.236 30.821 P 0.214 <0.001 0.886 <0.001 0.722 <0.001 0.814 <0.001
治療前,兩組神經(jīng)功能指標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腦鈉肽水平高于治療前,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膠質(zhì)原纖維酸性蛋白水平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腦鈉肽水平高于對照組,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膠質(zhì)原纖維酸性蛋白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s )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 <0.05。
組別 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g·L-1) 膠質(zhì)原纖維酸性蛋白/(ng·L-1) 腦鈉肽/(pg·m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1) 21.08±2.73 9.68±1.09① 8.26±0.68 3.96±0.41① 13.43±1.38 24.28±1.79①對照組(n=41) 21.14±2.62 16.53±1.56① 8.33±0.74 6.44±0.62① 13.51±1.45 16.49±1.75①t 0.155 35.083 0.679 32.519 0.389 30.331 P 0.877 <0.001 0.498 <0.001 0.697 <0.001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重癥顱腦損傷是一種常見外傷,由頭部遭受暴力損傷所致,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神經(jīng)功能障礙、肢體偏癱、感覺障礙、意識障礙等,可誘發(fā)腦疝,危及生命,因此應重視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及時救治,糾正腦組織缺氧、缺血狀態(tài),促使神經(jīng)遞質(zhì)功能快速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防止神經(jīng)元細胞死亡[4-5]。
現(xiàn)階段,臨床治療重癥顱腦損傷多選用藥物方式,不同用藥方式的療效不盡相同[6]。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腦鈉肽水平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髓過氧化物酶、丙二醛、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膠質(zhì)原纖維酸性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顯著(P<0.05),提示重癥顱腦損傷治療中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苷肌肽的療效優(yōu)于單用腦苷肌肽,主要在于腦苷肌肽作為一種神經(jīng)營養(yǎng)劑,可改善血液及腦循環(huán),修復神經(jīng)元結(jié)果,還可促使腦組織神經(jīng)軸索形成,減輕腦組織損傷,但單一使用對氧自由基氧化反應的改善效果并不顯著[7-8]。依達拉奉作為一種氧自由基清除劑,可對機體氧化應激反應產(chǎn)生抑制作用,保護血管內(nèi)皮功能,改善腦組織循環(huán);兩種藥物聯(lián)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可進一步促進腦部微循環(huán)與減輕氧化應激反應,促進腦血屏障修復,抵抗氧自由基[9-10]。
綜上所述,應用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苷肌肽治療重癥顱腦損傷,效果顯著,可進一步改善患者氧化應激及神經(jīng)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