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 周哲慧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黃浦分院老年科,上海,2000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OSAHS的主要機制是睡眠時氣道反復(fù)塌陷引起機體通氣不足或暫停,除破壞患者睡眠結(jié)構(gòu),引起困乏、頭痛等癥狀外,還會影響患者心血管功能及機體代謝水平[1]。目前臨床上多以正壓通氣(PAP)治療OSAHS患者,能在患者睡眠過程中支撐氣道,改善通氣功能。但有相關(guān)研究表明,對于大多數(shù)氣道分泌物較多的OSAHS患者,單用PAP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2]。厄多司坦是臨床常用的祛痰藥物,能有效降低患者痰液黏滯度,增強患者排痰功能[3]。此次研究選取64例OSAH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厄多司坦輔助PAP治療OSAHS的療效及安全性,旨在為臨床治療OSAHS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參考方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黃浦分院收治的OSAHS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2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齡(62.58±5.98)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5±1.23)年;觀察組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齡(60.37±6.32)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2.34±1.57)年。此次研究已通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黃浦分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患者臨床癥狀及相關(guān)檢查符合OSAHS的診斷標準[4];2)無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3)患者及家屬同意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意識障礙或有精神疾病無法正常溝通;2)有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3)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4)對此次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史。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每夜睡眠時予以正壓通氣治療,壓力值設(shè)為6~15 cmH2O。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予以厄多司坦(西安海欣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410)口服治療,300 mg/次,2次/d。2組均連續(xù)治療5周。
1.5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斷 觀察指標:1)運用多導(dǎo)睡眠監(jiān)測儀測定治療前后2組患者夜間最低血氧飽和度(LSaO2)以及AHI。2)治療前后取2組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離心取血清,用ELISA法測定2組患者血清中γ干擾素(IFN-γ)及白細胞介素-4(IL-4)水平。3)安全性指標:記錄治療過程中2組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療效判定:連續(xù)治療5周后,按標準[5]判定2組患者療效,分為顯效:呼吸暫停通氣指數(shù)(AHI)<20或降低≥50%,有效:AHI降低≥25%,無效:AHI降低<25%,總有效=顯效+有效。
2.1 2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5周后,2組總有效率比較χ2=4.010,P=0.045<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2.2 2組患者通氣功能比較 治療5周后,2組患者LSaO2較治療前均有升高(P<0.05),且觀察組LSaO2高于對照組(P<0.05)。2組AHI較治療前均有降低(P<0.05),且觀察組AHI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通氣功能比較
2.3 2組患者細胞因子比較 治療5周后,觀察組患者治療后IFN-γ較治療前降低(P<0.05),對照組IFN-γ較治療前升高(P<0.05),觀察組IFN-γ低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IL-4較治療前均無明顯改變(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2.4 安全性 治療過程中,2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yīng)。觀察組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yīng)1例,對照組出現(xiàn)頭暈1例。2組間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OSAHS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障礙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對低氧等刺激的敏感度降低及上氣道軟組織及肌肉塌陷有關(guān),同時遺傳、神經(jīng)、體液調(diào)節(jié)以及內(nèi)分泌等因素均對OSAHS的發(fā)病有一定影響[6]。OSAHS患者多表現(xiàn)為夜間打鼾、呼吸暫停、憋醒及睡眠行為異常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進而引起白天嗜睡、乏力、頭暈、頭痛以及記憶力和判斷力下降等癥狀。且OSAHS患者夜間多處在長期缺氧的狀態(tài),血清內(nèi)細胞因子調(diào)節(jié)紊亂,損傷機體正常細胞,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yīng),如不進行及時控制,會進一步損害患者全身器官,顯著增加高血壓、肺心病等疾病的發(fā)病率,甚至誘發(fā)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7]。
PAP是目前臨床治療OSAHS最常用的非手術(shù)方法,通過調(diào)定理想的壓力水平,阻止上氣道的塌陷,減輕患者睡眠過程中的通氣障礙,提升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8]。但相關(guān)研究表明,部分OSAHS患者排痰功能較弱,單用PAP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僅使用PAP長期治療,會進一步影響患者機體細胞因子調(diào)節(jié),加重機體炎癥反應(yīng),降低治療效果[9]。厄多司坦是常見的祛痰止咳類藥物,臨床上多用于治療呼吸道各類炎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此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遠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LSaO2明顯升高,且遠高于對照組,而AHI顯著降低,且遠低于對照組,說明厄多司坦輔助PAP治療OSAHS能有效減少患者睡眠時呼吸暫停頻次,改善患者通氣功能。其原因主要是厄多司坦的代謝產(chǎn)物能使氣道分泌物中黏蛋白、糖蛋白等成分的二硫鍵斷裂,降低痰液黏滯度,增強患者排痰功能,提升PAP的作用功效,進而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10]。
細胞因子調(diào)節(jié)紊亂是OSAHS患者機體發(fā)生炎癥反應(yīng)的主要因素之一。IFN-γ主要由Th1(輔助性T細胞)分泌,同時能促進Th1分化成熟并抑制Th2的分化,而血清中IL-4能有效促進Th2的形成,抑制Th1分化。正常情況下2種細胞及細胞因子相互作用調(diào)節(jié),能有效維持機體穩(wěn)態(tài),但OSAHS患者因機體的通氣功能異常以及外界有害因素刺激,體內(nèi)IFN-γ水平顯著增加,導(dǎo)致機體免疫細胞功能異常,損傷正常細胞及組織,引起機體的炎癥反應(yīng)[11]。此次研究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血清IFN-γ明顯降低,且遠低于對照組。同時IL-4并無明顯改變,說明厄多司坦能有效調(diào)節(jié)機體細胞因子水平,減輕機體的炎癥反應(yīng)。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厄多司坦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減輕外界刺激對機體細胞造成的損傷,抑制Th1的激活,從而降低血清IFN-γ的濃度,使血清中細胞因子的比例恢復(fù)到正常水平。此次研究過程中,2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yīng),說明厄多司坦輔助PAP治療OSAHS的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厄多司坦輔助PAP治療OSAHS的療效顯著,能顯著提升患者睡眠中的通氣功能,同時有效調(diào)節(jié)機體細胞因子水平,減輕炎癥反應(yīng)對機體造成的損害,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