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順笠 孫慧敏 劉新玲 席夢蝶 劉丹丹 李朝輝 劉帥鋒 許震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 河南洛陽471099)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明顯,發(fā)現(xiàn)時病情已進展至中晚期,失去手術治療的最佳時間,臨床主要通過化療延長患者生存期。奧沙利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XELOX)化療方案是目前臨床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其對腫瘤細胞有較好的殺傷作用,在抑制患者病情進展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治療后毒副反應較多[1]。中醫(yī)學認為[2],胃癌主要由飲食損傷、正氣虧虛、邪毒蓄結(jié)等引起臟腑功能損傷,氣血津液運行異常而引起,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內(nèi)生痰濕、中焦?jié)褡琛⒂魷鈾C、痰濕凝結(jié)等癥狀,因此臨床治療當以消散積結(jié)、補正益氣為主。益氣復生方主要成分包括黃芪、黨參、茯苓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開胃等功效,目前臨床關于益氣復生方治療胃癌的相關機制尚未明確。本研究分析采用益氣復生方聯(lián)合XELOX化療方案對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及安全性?,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30~68歲,平均(46.34±3.68)歲。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31~69歲,平均(46.43±3.70)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第四分冊,胃癌)》[3]中胃癌相關診斷標準;中晚期失去手術治療指征;既往無放療、化療史;臨床資料完整,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伴急性胰腺炎、腸梗阻、小腸無力等禁用腸內(nèi)營養(yǎng)的疾病者;腫瘤致胃穿孔或出血者;伴嚴重臟器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精神性疾病、交流障礙者。本研究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XELOX化療方案進行治療,130 mg/m2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2531)溶入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1次/3周;卡培他濱片(國藥準字H20073024)2.5g/(m2·d),口服,連續(xù)使用2周后休息1周。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益氣復生方,藥方組成:黨參20 g、肉豆蔻15 g、黃芪20 g、茯苓20g、炒白術15 g、八月札15 g,以水煎服,150 ml/次,2次/d。兩組均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1)免疫細胞水平:抽取患者治療前后清晨靜脈血5 ml,采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測兩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并計算CD4+/CD8+。(2)生活質(zhì)量:治療前后,采用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價量表對患者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進行評價,各項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3)不良反應:治療期間,比較兩組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惡心嘔吐、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細胞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細胞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CD3+(×106/L)CD4+(×106/L)CD8+(×106/L) CD4+/CD8+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4545 t P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545 t P 51.65±2.2251.53±2.720.2290.81959.39±2.56*52.81±2.0113.562<0.00134.86±1.9934.60±2.070.6070.54541.27±2.32*35.52±2.6111.046<0.00135.34±6.2334.62±6.930.5180.60632.43±6.58*35.77±5.272.9120.0050.99±0.261.00±0.270.1790.8581.27±0.25*0.99±0.211.2330.001
2.2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評分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 社會功能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4545 t P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545 t P 50.95±5.9250.79±5.050.1380.89187.26±5.03*62.64±4.96*23.379<0.00143.83±5.3943.95±5.630.1030.91883.28±5.96*63.03±6.93*14.862<0.00163.95±5.9363.06±3.020.8970.37283.72±5.85*74.74±3.52*8.823<0.00163.06±5.0563.03±3.820.0320.97582.02±4.57*71.95±3.52*11.710<0.001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惡心嘔吐、肝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XELOX化療方案主要藥物包括奧沙利鉑和卡培他濱,其中奧沙利鉑屬于鉑類抗癌藥物,以腫瘤細胞遺傳物質(zhì)作為靶位點,抑制胃癌腫瘤細胞遺傳物質(zhì)的復制和轉(zhuǎn)錄;卡培他濱進入機體后可經(jīng)肝臟轉(zhuǎn)化為氟尿嘧啶,代替尿嘧啶進入腫瘤細胞遺傳物質(zhì),進而有效抑制胃癌腫瘤細胞遺傳物質(zhì)的復制,與奧沙利鉑聯(lián)合可有效抑制患者病情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但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方面效果不佳[4]。
中醫(yī)學認為,胃癌發(fā)生病因在于正氣虛弱、邪毒蓄結(jié)、內(nèi)侵不除,病機在于脾胃虧損、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diào),而胃癌發(fā)生后,脾胃虧虛、正氣耗損太過,臟腑健運失職,導致患者氣血虧虛,瘀血內(nèi)阻,氣血生化不足,而加重患者病情[5]。益氣復生方中,黨參、肉豆蔻為君藥,利濕健脾、大補元氣;黃芪為臣藥,固表益胃、活血化瘀;茯苓、炒白術為佐藥,活血化瘀、健脾開胃、補血益氣;八月札為使藥,醒脾燥濕、疏肝解郁、行氣活血,全方調(diào)中焦、益胃氣,標本兼治,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且藥性溫和,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較大損傷,同時可有效緩解化療引起的副作用?,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黃芪中的黃酮類、黃芪多糖等可有效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黃芪多糖還可通過調(diào)節(jié)吞噬細胞以及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的活力,提高骨髓造血功能[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免疫細胞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優(yōu)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益氣復生方聯(lián)合XELOX化療方案可有效提高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同時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益氣復生方聯(lián)合XELOX化療方案對胃癌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同時安全性較好,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