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紫玉
《奧賽羅》作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敘事語言優(yōu)美凝練,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塑造鮮明生動,可謂是英美文學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奧賽羅》主要講述了威爾斯公國的一名勇敢的將軍奧賽羅因輕信小人伊阿古的讒言,而殺害自己忠貞且單純的妻子,最終小人的謊言被揭穿,在真相大白之后,奧賽羅拔劍自刎的悲劇故事。《奧賽羅》最初的原型為意大利作家辛西奧創(chuàng)作的寓言故事《威爾斯的摩爾人》,經莎士比亞改編后,成了中外家喻戶曉的經典名劇。自此以后,對于《奧賽羅》的各種各樣的分析層出不窮,這充分體現(xiàn)了《奧賽羅》蘊含著深刻的內涵,戲劇張力十足,而這種戲劇張力主要得益于莎士比亞對敘事策略的巧妙運用。本文主要從莎士比亞在戲劇謀篇布局、情節(jié)推動以及敘事情境的角度對《奧賽羅》中的敘事策略進行探究。
一、精巧的謀篇布局
在敘事學中,故事與敘述是兩個核心概念。故事指的是敘述行為的核心,即何人發(fā)生何事;而敘述則指敘述人講述故事的過程與方式。著名文學評論家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對悲劇下了這樣的定義:“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行動的模仿,即悲劇?!痹谶@個意義上,悲劇的故事情節(jié)實質上是對人的行動的模仿,而對故事情節(jié)的安排與敘述行為則是戲劇的敘述結構安排。
《奧賽羅》是一個關于嫉妒與輕信的悲劇,在英美文學史上這樣的悲劇故事可謂是屢見不鮮,這樣的題材并沒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而《奧賽羅》之所以能夠讓這樣一個題材煥發(fā)出如此精彩絕倫的藝術張力,就在于莎士比亞在敘述故事時恰如其分地運用了巧合、誤會等敘事技巧,把這樣一個平淡無奇、屢見不鮮的故事放置在一個精巧的布局中,讓觀眾在一幕又一幕的場景中產生期待,情感一步步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震撼人心的悲劇效果。
莎士比亞時代戲劇體例大多為五幕劇,故事情節(jié)的轉折一般多在中間部分,劇情的高潮在結尾部分。莎士比亞的大部分悲劇創(chuàng)作體例基本符合那時所盛行的五幕劇要求,《奧賽羅》同樣如此,由五幕15場組成。
戲劇第一幕第一場,先是伊阿古與羅德利果出場,二人在街上相遇,在二人對話之中揭示了伊阿古對奧賽羅懷恨在心并伺機報復的原因——奧賽羅任卡西歐為副官。接著伊阿古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利用黛絲迪莫娜使羅德利果成了他的同伙,向元老告發(fā)了奧賽羅與其女兒私訂終身之事。這一場戲干凈利落,寥寥數語就清楚地揭示了這部戲中主要的人物關系以及故事背景與起因,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沓與廢話。不僅如此,這一場戲作為開幕第一場也充分地調動了觀眾的觀劇情緒。奧賽羅作為主人公在這一場戲中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劇中人物出現(xiàn)危機是極為有效地調動觀眾興趣的一種方式,觀眾這時會不由得為奧賽羅與黛絲迪莫娜這對戀人揪心,從而對后面的情節(jié)產生期待。
接著劇情出現(xiàn)了轉折點:塞浦路斯面臨著土耳其軍隊的大肆入侵,迫于時局威爾斯公爵出面調解,使得黛絲迪莫娜的父親不得不同意了這門親事。主人公奧賽羅躲過一劫。然而就在觀眾要為主人公的幸運而長舒一口氣的時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伊阿古所蒙騙的奧賽羅將自己心愛的妻子交給了伊阿古,托付他的妻子來照料。觀眾不由得再次為主人公感到提心吊膽,第一幕至此大致結束。發(fā)展到第二幕,羅德利果在伊阿古的蠱惑下激怒卡西歐,導致其被解職,推動了劇情的進一步發(fā)展。黛絲迪莫娜在卡西歐的央求下為其在奧賽羅面前說情,為奧賽羅對妻子的懷疑埋下了伏筆。至此,人物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萌發(fā)。
到了第三幕,黛絲迪莫娜與卡西歐的“奸情”在奧賽羅眼中已成了既定事實,人物之間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極點,人物之間的關系趨于緊張狀態(tài)。第四幕中的手帕事件進一步催化矛盾,奧賽羅對妻子和卡西歐產生殺機,悲劇一觸即發(fā)。第五幕,奧賽羅在新婚的床上親手掐死了對自己忠貞不渝的妻子,人物之間的矛盾解決,悲劇也已然釀成。在這部五幕劇中,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第一幕第一場簡潔明了地交代了人物與背景,之后矛盾沖突一步步推進升級,觀眾的情感也在一次次的危機與誤會中走向高潮,產生了震撼人心的戲劇效果。整部戲劇結構巧妙而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成功地加強了戲劇的藝術表現(xiàn)力。
二、強烈的情節(jié)動力
情節(jié)動力是關系著敘述行為成敗的關鍵要素,情節(jié)推動力是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力量,缺乏動力是無法講好故事的?!秺W賽羅》最值得稱道的便是其強烈而又始終如一的情節(jié)推動力,《奧賽羅》中推動情節(jié)不斷演進發(fā)展的力量可以分為內外兩種,即人物的情感欲望與觀眾的期待視野。這兩種情節(jié)動力在本質上又是相一致的,人物的情感欲望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觀眾對后面的情節(jié)進行預設,產生期待,人物的情感欲望進而調動觀眾的期待視野。
就人物的情感欲望而言,伊阿古作為這部戲劇的重要角色,可以稱作是這部戲劇的“動力源泉”,他的欲望是促使故事情節(jié)不斷推進的關鍵要素。故事開場第一幕,伊阿古直接表露了自己對奧賽羅提拔卡西歐的不滿與嫉妒,再加上對妻子與奧賽羅奸情的猜疑,促使他產生了推動故事情節(jié)最為關鍵的欲望報復奧賽羅與卡西歐,對他們的人生造成摧毀性的打擊。這個欲望可謂是整部戲劇發(fā)展的推動力,其他人物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在這股推動力之下才做出相應的舉動的,卡西歐的酒后失職,奧賽羅解除卡西歐副官的職務,卡西歐請求黛絲迪莫娜說情,奧賽羅看到在卡西歐手中的手帕,奧賽羅掐死黛絲迪莫娜,等等。人物的種種行為、種種情節(jié)的發(fā)展都是在伊阿古的推動下產生的。
而從觀眾的視角來看,這部戲劇中的人物是透明的,伊阿古心懷不軌,奧賽羅不明就里,人物好壞分明,觀眾從始至終都抱著對伊阿古詭計被拆穿的期待觀劇。在全能全知的觀眾面前,伊阿古的陰謀詭計就是一些雕蟲小技。因此,觀眾看到奧賽羅被蒙在鼓里會不由得滿心焦急,期待伊阿古的伎倆被戳穿。這種全能全知的上帝視角會讓觀眾產生這樣的預設:伊阿古的伎倆是不足為患的,是輕而易舉就能夠揭穿的,但劇情的發(fā)展卻總是在將揭未揭的臨界點,讓觀眾時刻帶著有人去揭穿陰謀、阻止悲劇的期待去觀劇。不僅如此,莎士比亞還借助人物獨白來調動觀眾的期待視野,第一幕與第二幕的結尾處,莎士比亞安排主要人物伊阿古進行獨白,向觀眾表露自己的欲望與計劃,暗示后面情節(jié)之驚險,讓觀眾時刻處于精神緊繃的狀態(tài)中,為奧賽羅與黛絲迪莫娜的命運捏一把汗,這便是這部戲劇的外在的情節(jié)推動力,觀眾的期待視野使其沒有出神與離場的欲望,推動故事情節(jié)走向高潮。
三、含蓄的敘事情境
莎士比亞在敘事情境的構建上極其擅長運用意象。意象是人物情感的含蓄表現(xiàn),是將人物抽象、主觀、含蓄的內在情感通過具體形象的物象呈現(xiàn)出來,在構建敘事情境上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烘托環(huán)境氛圍、塑造人物形象、強化人物情感、深化作品主題,作家多借助比喻等修辭方式來創(chuàng)設理想的敘事情境,多方面地調動觀眾的感官體驗,激發(fā)讀者深刻感悟作品語言的欲望與興趣。
《奧賽羅》中運用了一系列隱喻性很強的敘事意象,構建了一個含蓄蘊藉、暗流涌動的敘事情境,不僅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且也營造了濃厚的情感氛圍,能夠讓觀眾全身心地投入觀劇體驗中?!昂!边@一意象在《奧賽羅》中多次出現(xiàn),而且每次出現(xiàn)都伴隨著主人公奧賽羅強烈的情感轉變?!昂!钡谝淮纬霈F(xiàn)在奧賽羅對黛絲迪莫娜表明真心時:“如若我不是真摯熱愛美麗的黛絲迪莫娜,即便贈予我海洋中的一切寶物,也無法讓我舍棄我的自由。”在這一幕中,“?!毕笳髁藠W賽羅對黛絲迪莫娜真摯、熱忱的愛?!昂!庇忠淮纬霈F(xiàn)是奧賽羅誤會黛絲迪莫娜與卡西歐有奸情,胸中滿腔的恨意噴薄而出之時,此時“?!背闪瞬凉L滾、洶涌澎湃的黑海,象征著奧賽羅對愛人背叛的滿腔憤恨?!昂!钡膬纱纬霈F(xiàn),暗示著奧賽羅對黛絲迪莫娜由愛轉恨的強烈情感轉變,使得奧賽羅輕信小人、猜忌愛人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楊柳曲》也是《奧賽羅》中的一個重要意象,在構建敘事情境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奧賽羅已經完全被伊阿古的騙局所蒙蔽,產生了殺死愛人黛絲迪莫娜的動機并準備行動之時,一首憂傷的曲子《楊柳曲》徘徊在黛絲迪莫娜的心間。這首曲子如泣如訴,充滿了悲涼、哀怨之感,透出了死亡的氣息。悲劇不可避免地發(fā)生的那個夜晚,《楊柳曲》不自覺地從黛絲迪莫娜喉間溢出,在訴說著這個美麗的女子對丈夫的幽怨與困惑。這首曲子不僅暗示了這對苦命戀人的悲慘結局,也預示了黛絲迪莫娜慘死于深愛的丈夫之手的悲劇命運。
在《奧賽羅》中,莎士比亞使用了很多諸如此類的意象來構建敘事情境,它們內涵豐富,形象具體鮮明,不僅有力地推進了敘事節(jié)奏,也強化了人物情感表達,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感氛圍濃厚的敘事情境,極易激起讀者以及觀眾的情感共鳴。莎士比亞戲劇中的意象使用恰如其分,在敘事過程中達到了預期效果,可見在創(chuàng)作階段他已經對受眾狀況進行了充分分析。尤其是對于注重現(xiàn)場效果的戲劇創(chuàng)作,敘事情境是關系著戲劇成敗的重要因素,劇作家要充分考慮戲劇的現(xiàn)場舞臺效果,保證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中講好故事,抓住觀眾的心,將觀眾的情緒調動起來,這是需要劇作家構建敘事情境來引起觀眾共鳴的。《奧賽羅》的成功之處也就在于此。
四、結語
《奧賽羅》作為一部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的悲劇經典之作,最為動人之處不僅在于對人性之惡的深刻剖析、揭露,還在于莎士比亞敘述故事時對敘事策略的巧妙運用。在莎士比亞的謀篇布局之下,奧賽羅的悲劇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個人性格的悲劇,而是更加有普遍性的種族的悲劇、政治的悲劇,乃至是時代的悲劇,戲劇的主題也因此具有了更加深刻的社會意義。在《奧賽羅》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節(jié)奏緊湊的謀篇布局深諳人心,一以貫之的情節(jié)動力以及含蓄蘊藉、形象鮮明的敘事情境,使得這個原本司空見慣的老套悲劇故事展現(xiàn)出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直擊人心。正是莎士比亞這種對人性的敏銳洞察力以及對敘事策略的嫻熟運用,使得《奧賽羅》能夠在世界文學的長河中熠熠生輝,至今仍無可與之比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