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芳
◆摘? 要: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初中英語教學仍然還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授課模式。這種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很好地適應新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導學案是在新課程標準推行背景下新興的一種教學方式,以導學為學習的方法,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教師引導的一種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導學案的利用對英語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下文筆者對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應用導學案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合作探究;導學案;策略
新課標提出改變舊的教學模式的理念,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我們嘗試把傳統(tǒng)的教師的“教案”改為師生共享的“學案”。這種教學方式,以導學為學習的方法,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把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蟠筇岣吡苏n堂效率。
一、什么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學案導學”實質是以“學案”為載體、“導學”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學與教師的適時點撥相結合。概況括起來說,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個構成要素,即:“學案、導學、探究、點撥、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被動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可以根據(jù)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還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師生共同研究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自我意識發(fā)展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二、了解學案導學法的優(yōu)點
1.節(jié)約學生學習時間,利于學生思考。
導學案是教師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而編制的有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流程的學習活動方案,是指引學生自主、高效學習的路線圖,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 這可以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促進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導學案將教材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了歸納、總結,清晰地表達在學生的面前,這大大減少了學生在課堂上教師講授知識的反應時間,也節(jié)約了學生做筆記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2.方便教師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習慣養(yǎng)成。
在新課標教學的背景下,更加要求教師在學生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定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學習來完成導學案,學生在導學案中的作答情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所以方便教師對學生做出比較正確的評價,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導學案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學生及時改進。導學案是需要學生通過預習完成的,所以隨著時間的積累,學生就能夠養(yǎng)成預習知識的良好習慣,并且認識到自主學習、探究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導學案的設計
1.目標設計。
英語教學的每一堂課都應該有特定的教學目標。如果沒有了目標,一堂課將是一盤散沙,不知所云;所以,教學目標的設計非常重要,設計時要從英語學科的特點出發(fā),力求在課內完成,要做到切合實際,切合學情。不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2.問題設計。
“導學案”本身就是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提綱,設計問題是導學案設計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依據(jù)學情,精心設計問題。問題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趣味性,要通俗易懂準確,而且還要有一定的層次和難度度,要難易得當,統(tǒng)籌兼顧。
3.情境設計。
在導學案的設計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能使學生身臨其境,進入角色,從而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課堂教學設計要特別重視情感及其在教學中的作用。因此,情境設計是導學案的必備工作。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過程中適時、恰當?shù)剡\用多種方式方法,將抽象的知識化為具體的形象,讓學生“身臨其境”,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能充分激發(fā)學生情感,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教法與學法設計。
導學案不僅要設計教師如何講,還要設計學生如何學,只有把教師講的最優(yōu)化和學生學的最優(yōu)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證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應從教學內容和學情出發(fā),在教法與學法的方面動腦筋,下工夫,精心設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讀、主動說、主動練,使學生會讀、會說,教師通過靈活點撥、啟發(fā)指導,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緊密結合起來。
四、導學案的運用
1.課前預習,學生自學。
導學案編寫好后要提前發(fā)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jù)學案要求預習內容,教師要的學生預習提出指導,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地熟讀單詞跟課文,并利用相關工具書對一些特殊的語法和句型進行識記和理解。為了保證導學案的有效運用,教師應對課前預習的情況進行檢查,并作適當?shù)募?。同時通過檢查,教師還能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所了解,上課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2.課堂探究,師生共學。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每個學生在利用導學案自學后,都可以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學習情況,提出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小組成員通過討論交流,最大限度地解決本組同學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組織學生交流課前預習情況,并予以簡要的總結和評價,通過交流、評價,不僅僅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督促學生做好預習工作,也能全面掌握學生自學情況,梳理全班同學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歸納出普遍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進行集中講解。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圍,通過個體發(fā)言、小組討論、全班辯論等多種討論方式,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各抒己見。
五、導學案的利與弊
(一)導學案的利
1.可以讓學生明確每單元、每課時教學目標,增強學習的有效性。
2.指導學生預習教材,有利于推進“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
3.導學案體現(xiàn)了教材的重難點,有典型習題,有學生的自我小結可作知識鞏固、單元復習之用。
4.由于每位教師輪流制作,可相互學習,不斷改進;可節(jié)省教師的教學準備時間。
(二)導學案的弊
1.教師對導學案認識不到位。不少教師認為:導學案就是習題集;用導學案就是多了一種教輔資料。因而制作導學案就選編大量習題;用它時未認真指導學生閱讀教學目標、閱讀預習提示等文字,就是讓學生做上面的習題,如此,導學案的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xiàn)。我個人認為導學案與一般的教輔資料應嚴格區(qū)分。導學案重在讓學生明確目標,按照提示預習新內容(預習題一定要簡單,緊扣教材),適當鞏固所學內容( 當堂練習,課堂同步使用),課后總結課時、單元的重難點、易錯點。一定對習題反復審核,力求精煉。
2.不便于學生保管;未充分利用作為復習資料。
3.真正要把導學案制作精當,是要花大量時間、精力、智慧、心血的。教師日常教學任務較重,一些教師對此有怨氣,因而往往草草了事,導學案使用價值大打折扣。
總之,導學案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新課程標準對教學工作的一個新要求,導學案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使用英語進行對話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教與學有機的結合,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今后我會在我的課堂教學中適當嘗試導學案,希望可以使課堂效率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坤.淺析學案導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2):106-108.
[2]段志梅.淺析學案導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速讀(上旬),2015(21):100-102.